一种用于标记精神科患者特殊风险的佩戴式标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309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标记精神科患者特殊风险的佩戴式标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透明标识袋,所述透明标识袋上连接有翻合背盖,所述透明标识袋内装有提示卡,所述翻合背盖的一侧开设有插孔,所述透明标识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安装在插孔内,所述插板上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孔内连接有密码锁,所述透明标识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佩戴式标识牌的重量轻,可随身佩戴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过严格消毒后可以重复循环利用,不会增加患者医疗经济负担,解决了现有的指示牌固定在一个位置使用,使用方式单一,无法及时地告知医护人员患者具有的特殊高风险的问题。有的特殊高风险的问题。有的特殊高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标记精神科患者特殊风险的佩戴式标牌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用具
,具体为一种用于标记精神科患者特殊风险的佩戴式标牌。

技术介绍

[0002]精神科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精神科疾病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很多患者具有特殊高风险指示牌次量数大,特殊风险种类也较多,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纵观全院每年收治的高风险患者数量十分庞大,对这些患者的治疗需要多个部门的参与,并带患者去辅助科室接受检查,在此过程中都需要佩戴特殊的护理风险标识,对特殊护理风险进行有效的提示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度和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经济负担;
[0003]然而,现有的指示牌固定在一个位置使用,使用方式单一,无法及时地告知医护人员患者具有的特殊高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标记精神科患者特殊风险的佩戴式标牌,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标记精神科患者特殊风险的佩戴式标牌,包括:透明标识袋,所述透明标识袋上连接有翻合背盖,所述透明标识袋内装有提示卡,所述翻合背盖的一侧开设有插孔,所述透明标识袋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板,所述插板安装在插孔内,所述插板上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孔内连接有密码锁,所述透明标识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抑菌层,所述第一抑菌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层,所述第一加固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耐磨层,所述透明标识袋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抑菌层,所述第二抑菌层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固层,所述第二加固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耐磨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标识袋和翻合背盖均为高密度塑料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为防水薄膜。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抑菌层和第二抑菌层均为银离子抗菌涂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固层和第二加固层均为尼龙丝。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均为聚四氟乙烯薄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将把提示卡放在透明标识袋里面,把翻合背盖的插孔对准插板后并插入,使用密码锁的铁条部分穿过患者衣服的布孔和锁孔,最后把锁关好,患者的特殊风险能随患者的走动而移动,补充了固定标识牌的不足,佩戴式标识牌挂在患者衣服上,不受
空间的制约,实时标识患者的风险,能减轻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佩戴式标识牌在患者衣服上清晰可见,患者的护理风险能被更大范围的人群识别,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数,标识牌挂在身上也能时刻提醒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可提高标牌的防水性,第一抑菌层和第二抑菌层可提高标牌的抑菌效果,第一加固层和第二加固层可以增加标牌的使用稳定性,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可提升标牌表面的耐磨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佩戴式标识牌的重量轻,可随身佩戴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过严格消毒后可以重复循环利用,不会增加患者医疗经济负担,解决了现有的指示牌固定在一个位置使用,使用方式单一,无法及时地告知医护人员患者具有的特殊高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透明标识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透明标识袋;2、翻合背盖;3、提示卡;4、插孔;5、插板;6、锁孔;7、密码锁;8、第一防水层;9、第一抑菌层;10、第一加固层;11、第一耐磨层;12、第二防水层;13、第二抑菌层;14、第二加固层;15、第二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一并参阅图1

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透明标识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一种用于标记精神科患者特殊风险的佩戴式标牌,包括:透明标识袋1,所述透明标识袋1上连接有翻合背盖2,所述透明标识袋1内装有提示卡3,所述翻合背盖2的一侧开设有插孔4,所述透明标识袋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板5,所述插板5安装在插孔4内,所述插板5上开设有锁孔6,所述锁孔6内连接有密码锁7,所述透明标识袋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层8,所述第一防水层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抑菌层9,所述第一抑菌层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层10,所述第一加固层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耐磨层11,所述透明标识袋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层12,所述第二防水层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抑菌层13,所述第二抑菌层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固层14,所述第二加固层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耐磨层15。
[0019]所述透明标识袋1和翻合背盖2均为高密度塑料板。
[0020]所述第一防水层8和第二防水层12均为防水薄膜。
[0021]所述第一抑菌层9和第二抑菌层13均为银离子抗菌涂层。
[0022]所述第一加固层10和第二加固层14均为尼龙丝。
[0023]所述第一耐磨层11和第二耐磨层15均为聚四氟乙烯薄膜。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标记精神科患者特殊风险的佩戴式标牌,
通过将把提示卡3放在透明标识袋1里面,把翻合背盖2的插孔4对准插板5后并插入,使用密码锁7的铁条部分穿过患者衣服的布孔和锁孔6,最后把锁关好,完成了风险标识牌的佩戴,需要更换、增减风险种类时,只要把提示卡3放在标识牌收纳板即可,标识牌使用方法扩大化,增加佩戴方式,患者的特殊风险能随患者的走动而移动,补充了固定标识牌的不足,佩戴式标识牌挂在患者衣服上,不受空间的制约,实时标识患者的风险,能减轻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佩戴式标识牌在患者衣服上清晰可见,患者的护理风险能被更大范围的人群识别,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数,还能向患者给予标识牌健康宣教,告知该指示牌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病人间的相互识别,能避免患者之间的不必要矛盾,标识牌挂在身上也能时刻提醒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第一防水层8和第二防水层12可提高标牌的防水性,第一抑菌层9和第二抑菌层13可提高标牌的抑菌效果,第一加固层10和第二加固层14可以增加标牌的使用稳定性,第一耐磨层11和第二耐磨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标记精神科患者特殊风险的佩戴式标牌,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标识袋(1),所述透明标识袋(1)上连接有翻合背盖(2),所述透明标识袋(1)内装有提示卡(3),所述翻合背盖(2)的一侧开设有插孔(4),所述透明标识袋(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板(5),所述插板(5)安装在插孔(4)内,所述插板(5)上开设有锁孔(6),所述锁孔(6)内连接有密码锁(7),所述透明标识袋(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层(8),所述第一防水层(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抑菌层(9),所述第一抑菌层(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层(10),所述第一加固层(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耐磨层(11),所述透明标识袋(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层(12),所述第二防水层(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抑菌层(13),所述第二抑菌层(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加固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麦剑欣黄雄聂莎老帼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