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疝贴及脐疝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298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2
本申请提供一种脐疝贴及脐疝复位装置,该脐疝贴包括贴片、中间气囊以及环绕气管,贴片包括用于粘贴于患处皮肤的粘贴面;中间气囊设置在粘贴面上;环绕气管设置在粘贴面上且环绕在中间气囊外围,当贴片贴在脐疝处时,环绕气管用于由外向内加压皮肤。该脐疝贴无需进行手法复位即可自动复位脐疝,可有效提高治疗的疝内容物复位的成功率以及治疗效果。内容物复位的成功率以及治疗效果。内容物复位的成功率以及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脐疝贴及脐疝复位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脐疝贴及脐疝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脐疝是指腹腔内容物由脐部薄弱区突出的腹外疝。脐位于腹壁正中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腹壁最晚闭合的部位。脐部缺少脂肪组织,使腹壁最外层的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连在一起,成为全部腹壁最薄弱的部位,腹腔内容物容易从此部位突出形成脐疝。脐疝为婴儿常见疾病,在未成熟儿中发病率显著增加。
[0003]临床上,治疗脐疝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手术治疗,另一种是采用胶布敷贴疗法,即取宽条胶布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敷固定以防疝块突出,并使脐部处于无张力状态,而脐孔得以逐渐愈合闭锁。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一般采用胶布敷贴疗法。现有脐疝贴的用法一般是医疗人员通过手法复位脐疝后,再用脐疝贴将皮肤及皮下拉拢,减轻疝囊的张力,使得疝囊闭合并逐渐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脐疝贴及脐疝复位装置,该脐疝贴无需进行手法复位即可自动复位脐疝,可有效提高治疗的疝内容物复位的成功率以及治疗效果。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脐疝贴,该脐疝贴包括贴片、中间气囊以及环绕气管,贴片包括用于粘贴于患处皮肤的粘贴面;中间气囊设置在所述粘贴面上;环绕气管设置在所述粘贴面上且环绕在所述中间气囊外围,当所述贴片贴在脐疝处时,所述环绕气管用于由外向内加压皮肤。
[000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脐疝贴通过贴片贴附在脐疝处时,中间气囊位于脐疝的上方,环绕气管位于脐疝周围皮肤的上方,并对脐疝周围的皮肤施加由外向内的压力,以减轻中间皮肤的张力,进而减小疝囊的张力,疝内容物复位后疝囊可以自动闭合。若在皮肤及疝囊张力减小的情况下,疝内容物仍不能自行复位,充气的中间气囊进一步辅助复位疝内容物。因此本申请采用环绕气管与中间气囊配合可实现疝内容物的自动复位,且环绕气管可有效减轻疝囊的张力,提高了脐疝愈合的效率。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绕气管螺旋环绕在所述中间气囊的外围。
[000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环绕气管采用螺旋环绕的方式,同样长度的气管采用螺旋环绕的方式可以获得较大的皮肤覆盖面积,进而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皮肤的面积来减轻中间疝囊的皮肤张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环绕气管螺旋缠绕的密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00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环绕气管螺旋缠绕的密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可以使得环绕气管对脐疝周围的压力由外向内逐渐减小,促使皮肤张力向中间的疝囊区减轻。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脐疝贴还包括充气气囊,所述环绕气管与所述中间气囊连通,所述充气气囊与所述环绕气管远离所述中间气囊的一端连通,用于向所述环
绕气管与所述中间气囊内充气。
[00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采用充气气囊可实现对环绕气管与中间气囊的手动充气,当患儿哭闹、活动时,患儿腹腔压力增大,此时可通过充气气囊手动充气加压,以防止疝内容物突出;当患儿休息安睡时,腹腔压力减小,疝内容物往往不会突出,这时可通过放气降低中间气囊以及环绕气管的压力,避免皮肤持续受压,减少对皮肤的损害。采用充气气囊进行充气可使得脐疝贴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脐疝贴还包括硅胶保护层,设置在所述中间气囊与所述环绕气管远离所述贴片的一面。
[00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中间气囊与皮肤之间设置硅胶保护层,并在环绕气管与皮肤之间设置硅胶保护层,可避免中间气囊与环绕气管直接压迫皮肤,对皮肤造成损坏,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贴片为透明贴片,所述中间气囊为透明气囊,所述硅胶保护层为透明硅胶。
[00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贴片、中间气囊以及硅胶保护层均为透明材质,方便透过脐疝贴随时观察脐疝突出的回纳情况,得到有效的反馈,以便根据脐疝突出的回纳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调整,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脐疝带还包括束带,所述束带两端分别与所述贴片的两侧固定连接。
[00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束带可将脐疝贴整个固定在皮肤表面,避免意外脱落。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束带为魔术贴。
[00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采用魔术贴作为束带固定脐疝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2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脐疝复位装置,该脐疝复位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脐疝贴。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脐疝贴的俯视图;
[002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脐疝贴的侧视图。
[0025]图标:100

贴片;200

粘贴面;300

中间气囊;400

环绕气管;500

充气气囊;600

硅胶保护层;700

束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请参考图1与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脐疝贴,该脐疝贴包括贴片100、中间气囊300以及环绕气管400,贴片100包括用于粘贴于患处皮肤的粘贴面200;中间气囊300设置在粘贴面200上;环绕气管400设置在粘贴面200上且环绕在中间气囊300外围,当贴片100贴在脐疝处时,环绕气管400用于由外向内加压皮肤。
[002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当脐疝贴通过贴片100贴附在脐疝处时,中间气囊300位于脐疝的上方,环绕气管400位于脐疝周围皮肤的上方,并对脐疝周围的皮肤施加由外向内的压力,以减轻中间皮肤的张力,进而减小疝囊的张力,疝内容物复位后疝囊可以自动闭合。若在皮肤及疝囊张力减小的情况下,疝内容物仍不能自行复位,充气的中间气囊300进一步辅助复位疝内容物。因此本申请采用环绕气管400与中间气囊300配合可实现疝内容物的自动复位,且环绕气管400可有效减轻疝囊的张力,提高了脐疝愈合的效率。
[003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患处皮肤是指脐疝周围的皮肤。环绕气管400是指设置在中间气囊300的外围可提供由外向内的压力的气管。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脐疝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贴片,包括用于粘贴于患处皮肤的粘贴面;中间气囊,设置在所述粘贴面上;环绕气管,设置在所述粘贴面上,且环绕在所述中间气囊外围,当所述贴片贴在脐疝处时,所述环绕气管用于由外向内加压皮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脐疝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气管螺旋环绕在所述中间气囊的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脐疝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气管螺旋缠绕的密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脐疝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气囊,所述环绕气管与所述中间气囊连通,所述充气气囊与所述环绕气管远离所述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哲徐宏文杨清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婴医院广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