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心脏表面微创治疗穿刺引导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296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心脏表面微创治疗穿刺引导针,它解决了血管转流手术不易引导等问题,其包括呈中空状的手柄体,手柄体一端具有与手柄体同轴设置且呈空心状的外管体,手柄体内穿设有由手柄体远离具有外管体一端穿入且轴向穿设于外管体周向内侧的针芯体,且针芯体一端具有与手柄体相配合的针座体,且针座体周向外侧具有呈筒状且与针座体同轴设置的针座套体,且手柄体通过斜面式卡接定位结构定位于针座体和针座套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血管引导容易、卡接密封性好等优点。卡接密封性好等优点。卡接密封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心脏表面微创治疗穿刺引导针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经心脏表面微创治疗穿刺引导针。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维持性血透患者也日益增多,长期血诱导管逐渐成为血透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之一,其临床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展。最常选用自体静脉内瘘,但在实际的运用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自体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对此就需要人工血管转流手术,人工血管转流手术过程中需要将人工血管从皮下打隧道进行引导,目前人工血管从隧道引导时,无统一的器械,通常采用止血钳或普通铁丝打隧道。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易对人工血管管端损伤。除此之外,隧道内径与人工血管不易适配,导致之间受压过大或留下间隙。其血管引导较为不易,容易对血管内壁造成戳伤。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避免血管损伤的经皮肾穿刺针[201911394797.7],其包括针鞘和针芯,针鞘为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柱状结构,针鞘的前端呈圆头型,针芯内置于针鞘内,针芯的长度大于针鞘的长度。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心脏表面微创治疗穿刺引导针,包括呈中空状的手柄体(1),所述的手柄体(1)一端具有与手柄体(1)同轴设置且呈空心状的外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体(1)内穿设有由手柄体(1)远离具有外管体(2)一端穿入且轴向穿设于外管体(2)周向内侧的针芯体(3),且所述的针芯体(3)一端具有与手柄体(1)相配合的针座体(4),且所述的针座体(4)周向外侧具有呈筒状且与针座体(4)同轴设置的针座套体(5),且所述的手柄体(1)通过斜面式卡接定位结构(6)定位于针座体(4)和针座套体(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心脏表面微创治疗穿刺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式卡接定位结构(6)包括设置在手柄体(1)远离具有外管体(2)一端且呈筒状的手柄定位筒体(61),所述的针座套体(5)周向内侧和针座体(4)周向外侧之间形成供手柄定位筒体(61)穿入的环形定位间隙(62),且所述的手柄定位筒体(61)通过斜面式卡接定位组件(7)定位于环形定位间隙(6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心脏表面微创治疗穿刺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式卡接定位组件(7)包括设置在手柄定位筒体(61)远离手柄体(1)一端周向外侧且向外凸起的定位凸起(71),且所述的针座体(4)一端具有位于针座套体(5)周向内侧且超出针座套体(5)外侧的定位锥筒体(72),且所述的定位锥筒体(72)和针座套体(5)周向内侧之间形成上述的环形定位间隙(62),所述的定位锥筒体(72)位于针芯体(3)周向外侧且穿设于手柄定位筒体(61)周向内侧,在手柄定位筒体(61)周向内侧和定位锥筒体(72)周向外侧之间形成斜面导向结构(8),且所述的定位凸起(71)定位于环形定位间隙(6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心脏表面微创治疗穿刺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导向结构(8)包括形成于定位锥筒体(72) 周向外侧的环形定位锥面(81),且所述的定位锥筒体(72)靠近针座体(4)的一端的直径大小至另一端的直径大小逐渐变小,且所述的手柄定位筒体(61)周向内侧形成于环形定位锥面(81)相匹配的环形导向斜面(8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心脏表面微创治疗穿刺引导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凸起(71)靠近手柄定位筒体(61)一端的宽度大小至另一端的宽度大小逐渐变小,且所述的环形定位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