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折挤水式发泡棉拖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285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折挤水式发泡棉拖把,包括拖把杆、具有发泡棉的对折式拖把头、挤水架;所述对折式拖把头包括中部板体及两个折叠板,所述中部板体活动连接在拖把杆下端,两所述折叠板分别铰接在中部板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发泡棉直接或间接连接在所述折叠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水架设于拖把杆上并可上下滑移的,挤水架具有开口朝下的挤压腔,所述挤压腔的内部形成下大上小的挤压通道。拖把头经由下大上小的挤压通道挤压能更好实现对折挤水,下大上小的挤压通道也能使得套筒状的挤水架更利于成型脱膜。利于成型脱膜。利于成型脱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折挤水式发泡棉拖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折挤水式发泡棉拖把,其中发泡棉可以是胶棉头、海绵头或类似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发泡棉拖把的挤水方式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手拉挤水式;第二种是拖把头翻转整体挤水式;第三种是对折挤水式。
[0003]如专利号为ZL201320468680.0(公告号为CN20337908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对折挤水拖把》,专利号为ZL201621230208.3(公告号为CN206729843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对折式胶棉拖把》,专利号为ZL201821938901.5(公告号为CN209611033U)的中国技术专利《对折挤水胶棉拖把》,它们均披露了对折挤水式的拖把,其包括拖把杆、对折式拖把头、挤水架、驱动对折式拖把头进入或退出挤水架的驱动结构,现有对折式挤架均为呈U形的叉状,具有两左右间隔设置的挤水臂,对折式拖把头通过驱动结构能进入或退出由挤水臂构成的挤压口内,对折式拖把头在退出挤压口的状态下,对折式拖把头在自身弹簧作用下处于展开的拖地状态,对折式拖把头在进入挤压口的状态下,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折挤水式发泡棉拖把,包括拖把杆(1)、具有发泡棉(4)的对折式拖把头(2)、挤水架(3);所述对折式拖把头(2)包括中部板体(21)及两个折叠板(22),所述中部板体(21)活动连接在拖把杆(1)下端,两所述折叠板(22)分别铰接在中部板体(21)的左右两侧,所述发泡棉(4)直接或间接连接在所述折叠板(2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水架(3)设于拖把杆(1)上并可上下滑移的,所述挤水架(3)具有开口朝下的挤压腔(31),所述挤压腔(31)为下大上小的挤压通道,在挤水架(3)相对拖把杆(1)处于上移位置,对折式拖把头(2)脱离挤压腔(31),对折式拖把头(2)处于展开的拖地状态,所述拖把杆(1)仅能相对中部板体(21)朝折叠板(22)方向左右摆动;在挤水架(3)相对拖把杆(1)下移过程中,通过所述挤水架(3)与折叠板(22)接触,促使折叠板(22)摆动并进入挤压腔经由所述挤压通道挤压实现对折挤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折挤水式发泡棉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腔(31)呈环状,挤压腔(31)的周壁基本封闭,且对折后的对折式拖把头(2)全部藏于挤压腔(31)内;所述挤水架(3)的底面至少具有三个接触部(P),三个接触部(P)不在同一直线但在同一平面内,对折挤水状态下的对折式拖把头(2)底面位于所述接触部(P)的上方,三个所述接触部(P)均能接触地面而将拖把直立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折挤水式发泡棉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水架(3)与拖把杆(1)之间设有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能将挤水架定位在上移位置状态,定位结构解除定位后所述挤水架(3)能沿拖把杆(1)上下滑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折挤水式发泡棉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固定在拖把杆(1)上的定位块(5)及设置在挤水架(3)内的弹性卡槽(6),弹性卡槽(6)的开口朝上且弹性卡槽(6)的口径上小下大,在挤水架(3)受力上移过程中,所述定位块(5)经由弹性卡槽(6)的小口径部(61)卡入弹性卡槽(6)的大口径部(62)位内完成定位,在挤水架(3)受力下移过程中,所述定位块(5)经由弹性卡槽(6)的小口径部(61)脱离弹性卡槽(6)完成解锁;所述挤水架(3)内壁上还设有位于弹性卡槽(6)上方并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润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