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网群与低压配电网弱连接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817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电网群与低压配电网弱连接结构及方法,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电网层,电网层是以变压器为枢纽连接配电网与微电网,中层为信息协调控制层,信息协调控制层宝库解耦信息监控与数据处理平台,下层为微源层,微源层包括n个风光储微电网和风光可再生能源系统;所述信息协调控制层将电网层与微源层与可再生能源系统输出电压电流幅值、频率、储能系统的SOC的信息通过通讯手段将数据传到数据处理平台上,完成信息处理后再通过通讯系统反馈到电网层和微源层的风光储微电网和可再生系统中,形成闭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微电网群与配电网相互影响小、依赖关系低的一种弱连接状态。弱连接状态。弱连接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电网群与低压配电网弱连接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微电网群与低压配电网弱连接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在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中不断扩大,微电网以其经济、环保、灵活、高效等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研究手段。在传统的运行模式下,微电网群经过大功率变压器与配电网相连接。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越来越高,其有功功率的随机性、多变化性对微电网群以及配电网造成不小的影响。在能源管理系统的支持下,配电网与微电网群在日内实时进行能量交互,这会使整个系统结构以及算法更加复杂。配电网频繁的根据日内负荷变化向微电网输送能量,也会大大增加变压器、连接设备的老化损坏几率。
[0003]若配电网与微电网群实时能量交互,微电网群发生故障要与低压配电网断开连接转换为孤岛状态以及微电网故障恢复要与低压配电网重新并网连接时,此时微电网群内部瞬时三相电流冲击将非常大。这对于微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改变传统两者连接模式,突出低压配电网在电网系统中的辅助性功能。为构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网群与低压配电网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电网层,电网层是以变压器为枢纽连接配电网与微电网,中层为信息协调控制层,信息协调控制层宝库解耦信息监控与数据处理平台,下层为微源层,微源层包括n个风光储微电网和风光可再生能源系统;所述信息协调控制层将电网层与微源层与可再生能源系统输出电压电流幅值、频率、储能系统的SOC(剩余电量值)的信息通过通讯手段将数据传到数据处理平台上,完成信息处理后再通过通讯系统反馈到电网层和微源层的风光储微电网和可再生系统中,形成闭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群与低压配电网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光储微电网包括风力机组、光伏发电以及储能系统,储能系统用于实现弱连接的控制方式为恒功率控制和恒压频比控制,三者经功率转换装置汇入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再通过变压器连接到低压配电网侧,所述弱连接点为变压器与PCC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电网群与低压配电网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为逆变器,用于将风力机组、光伏发电以及储能系统输出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群与低压配电网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当SOC值小于20%为低阶段;SOC值在20%到85%之间为中阶段;SOC值在85%以上为高阶段,中层信息监控与数据处理平台用于检测各个储能系统的SOC值,当检测到储能系统SOC值小于低阶段值时改变储能系统工作模式,切换到充电模式,以最大功率充电至85%;当检测到储能系统SOC值在20%到85%之间时保持微电网系统处于弱连接状态;当检测储能系统SOC高于85%时,储能停止充电,微电网切换为弱连接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群与低压配电网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监控和数据处理平台用于获得储能系统侧有功和无功功率P
bat
、Q
bat
;配电网侧P
G
、Q
Gt
;风力机组侧有功和无功功率P
wind
、Q
wind
;光伏发电侧有功和无功功率P
pv
、Q
pv
;储能系统SOC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群与低压配电网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光可再生系统包括风力机组和光伏发电,风机和光伏通过功率转换装置汇聚到同一个交流母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硕开山金周旭苗浩田游洪灏赵立宁梁真黄森宇李潇凡李星辰康玉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