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GIS和CSLE的区域土壤侵蚀评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域土壤侵蚀精准评价的相关技术,基于GIS和CSLE的区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技术介绍
[0002]土壤侵蚀是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灾害之一。土壤侵蚀模型的类型从能否直接反映土壤侵蚀的过程和机理,区分为经验模型和机理模型。所谓经验模型是从侵蚀产沙的基本成因出发,依据实际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坡面、流域或区域侵蚀产沙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目前国内外经验模型如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和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 (RUSLE)、中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中国土壤流失方程式(CSLE)等。
[0003]USLE应用于我国时,众多学者都对模型中各评价因子作了适当的修正,使其可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刘宝元在黄土高原地区建立了计算陡坡坡度因子的公式;章文波等探讨了降雨侵蚀力的各种简易算法;张科利等提出了我国不同地区及不同资料占有情况下的土壤可蚀性估算方法;张岩等计算了黄土高原7种作物覆盖因子值;江忠善等提出了浅沟侵蚀因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IS与CSLE的区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过程为:步骤1,将区域分成若干个栅格单元,计算每个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步骤2,将收集到的数据,用来提取土壤侵蚀各个因子值。步骤3,将计算的各个因子栅格图层相乘得到土壤侵蚀图。步骤4,用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区域土壤侵蚀评价。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与CSLE的区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利用日降雨数据计算降雨侵蚀力R值:述步骤2中利用日降雨数据计算降雨侵蚀力R值:式中:M表示某半月时段的侵蚀力[(MJ
·
mm)/(h
·
hm2)];k为该半月时段内的时间(d);P为半月时段内第j天的侵蚀性日降雨量,阈值的选择与我国侵蚀性降水标准一致,日雨量≥12mm;α和β为模型待定参数,与研究区降水特征有关,计算公式为:β=0.8363+18.177/P_d12+24.455/P_y12α=21.586
·
β^(
‑
7.1891)式中:P_d12为日降雨量≥12mm的日平均降雨量;P_y12为日雨量≥12mm的多年平均降雨量。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与CSLE的区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K={0.2+0.3exp[
‑
0.0256SAN(1
‑
SIL/100)]}*(SIL/(CLA+SIL))^0.3*[1.0
‑
0.25C/(C+exp(3.72
‑
2.95C))]*[1.0
‑
0.7SN1/(SN1+exp(
‑
5.51+22.9SN1))]式中,CLA为粘粒、SAN为砂砾、SIL为粉粒;SN1=1
–
SAN/100。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与CSLE的区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计算坡度坡长因子LS:述步骤2中计算坡度坡长因子LS:式中:θ为坡度(
°
);λ为坡长(m);m为可变的坡长指数。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鹏,郭伟玲,管礼松,蒋婷婷,潘政,王艳丽,宋洪炳,沈宝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