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高粱远缘杂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72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高粱远缘杂交方法,属于水稻远缘杂交育种领域,水稻高粱远缘杂交将成为解决栽培水稻遗传基础狭窄、扩大遗传变异及创造新种质资源有效途径之一,但水稻高粱远缘杂交异交结实率非常低,原因主要为水稻传统去雄方法对雌蕊柱头损伤大,高粱花粉采集时间与方法不正确所造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采用斜向上45度剪颖法,每穗剪颖结束后均匀点喷雾3%赤霉酸乳油600倍液,于次日早晨7点前将顶出颖壳的残留雄蕊花药通过捏除或手指轻弹去除,每日早晨6点左右将已开花的高粱穗取下放入底部铺湿纸巾的泡沫箱内,于上午8时30分左右授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大大提高水稻去雄效率,对水稻雌蕊伤害最小,同时可显著的提高水稻高粱异交结实率。稻高粱异交结实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高粱远缘杂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高粱远缘杂交方法,属于水稻杂交育种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全世界50%人口的口粮,具有种植区域广泛,产量高,丰富的种质遗传多样性的特点。水稻起源于中国,水稻总产世界第一,杂交水稻优势利用技术享誉世界,但随着栽培水稻长期大面积种植,品种间遗传差异变小,增产潜力放缓,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减弱,不利于国家粮食战略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0003]早在1978年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就提出了水稻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品种间、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我国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品种间、亚种间种质创新目前很难取得较大突破,导致当前水稻品种选育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而水稻远缘杂交将成为解决栽培水稻遗传基础狭窄、扩大遗传变异及创造新种质资源有效途径之一。
[0004]高粱(Sorghum bicolorL.)C4作物,具有光合效率高,光合产物运转通畅,结实性好,有良好的株叶形态,茎秆粗壮,根系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高粱远缘杂交方法,其特征主要包含前一日对目标稻穗保留下的小穗采用斜向上剪颖法剪颖并挂牌标注,每穗剪颖结束后对每个小穗均匀点喷低浓度浓度赤霉素溶液,次日7时前对伸出颖壳的残留的雄蕊花药进行手工捏除或手弹轻弹去除,为了提高水稻高粱异交结实率每日应适时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采集高粱花粉并适时进行授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斜向上剪颖法其方法为,沿每小穗中部1/2处剪颖,剪颖角度应控制在45度左右,同时注意剪破每个雄蕊的花药而不伤及雌蕊,此法其一可使颖花授粉通道面积最大,可增大高粱花粉落入雌蕊几率,其二可确保赤霉酸药液能够充分浸润到水稻雄蕊花丝确保赤霉酸溶液的药效,其三可保证喷施赤霉酸溶液后雄蕊花药膨胀不至于堵塞授粉通道,使得残留的雄蕊花药能顺利顶出小穗颖壳,第四将雄蕊的花药剪破的目的是保证花粉吸水后失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必波庄东英晏军李亚芳王伟义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洋试验站盐城市新洋农业试验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