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宗荣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67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成物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蒸馏提取的方式对苦参、当归、地黄、知母、甘草、白芷、白藓皮和防风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且对肤子、苍耳子、金银花、野菊花、连翘、艾叶、海桐皮、苦楝子和紫草进行挥发油提取,在提取结束后使用煎煮法对其药渣进行二次提取,能够最大程度的将中药内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其次,通过将蝉蜕磨粉能够最大化的保留蝉蜕的药用有效成分,将蝉蜕粉末与上述中药制成的浆液混合,将本中药组成物涂抹在皮肤病患处时,能够使蝉蜕发挥其最大药用价值,从而使其与其它中药的有效成分相配偶达到治疗皮肤病的效果。病的效果。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成物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不但繁多,多种内脏发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肤上有表现。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引起恐慌与社会歧视,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麻风等传染病在全世界已经得到明显控制。其他引起皮肤病的内外在因素,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内分泌性、免疫性等,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对皮肤病治疗时常会用到由中药药材所制得的药膏。
[0003]然而现有的中药药材药膏中中药材种类较少,导致中药材药药膏的治疗功效不够全面,治疗效果较差,且现有中药材药膏在制备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药材浪费的现象,无法实现药材的充分利用,而且中药提取的效率较差,不能够最大化的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旨在使其能够最大化的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而且使其能够对皮肤病的治疗起到更佳的效果。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粉碎预处理:称取30

35份苦参、35

40份当归、35

38份地黄、22

26份知母、25

28份甘草、28

30份白芷、28

30份白藓皮和30

32份防风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进行多次润洗并烘干,烘干结束后将上述组分进行粉碎;S2、蒸馏提纯:将经过S1处理后的组分置于圆底烧瓶中,接着加入8

10倍量的去离子水,浸泡3

4h后进行水浴回流,水浴回流3次,每次1h,回流结束后进行抽滤,所得滤液记为提纯药液,所得药渣收集备用;S3、提取预处理:称取22

25份地肤子、18

20份苍耳子、45

50份金银花、43

45份野菊花、35

38份连翘、48

50份艾叶、32

36份海桐皮、28

30份苦楝子和46

48份紫草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进行多次润洗并烘干,粉碎过筛后收集粉末;S4、挥发油提取:将S3中经过处理后的粉末置于圆底烧瓶中,接着加入2倍量的去离子水和若干玻璃珠,连接挥发油测定器和冷凝管后用电热套加热,保持微沸5

6h直至测
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放置3

5min后收集浅黄色透明的挥发油,并且以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所得记为中药挥发油,且所得药渣收集备用;S5、煎煮药渣:将S2和S4中收集的药渣置于煎煮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进行循环煎煮3次以上,每次1

2h,煎煮结束后进行过滤,所得记为煎煮药液;S6、混合和浓缩:将S2中的提纯药液和S5中的煎煮药液导入同一容器内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将其浓缩成蜂蜜状的浆液备用;S7、中药组成物的获得:将S4中的中药挥发油与S6中的浆液混合,在混合的过程中加入蝉蜕粉末,混合均匀后所得即为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S1中的润洗次数为1

2次,且S1中的烘干温度为48

50℃,烘干时间为30

35min。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S1中粉碎后的中药粒径为0.5

0.8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S2中的回流温度为82

85℃。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S3中过筛的目数为200

300。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S6中的搅拌速度为200

300r/min,搅拌时间为10

15min。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S7中蝉蜕粉末的制备方法:a、称取38

40份蝉蜕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进行多次润洗并在45

50℃的条件下烘干;b、将烘干后的蝉蜕置于紫外杀菌灯下照射10

15min,照射结束后对其进行粉碎,过筛后所得即为蝉蜕粉末,其中过筛目数为500目。
[0012]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所述中药组成物由上述任意一项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的制备方法生产得到,其主要原料组成如下:苦参、当归、地黄、知母、甘草、白芷、白藓皮、防风、地肤子、苍耳子、金银花、野菊花、连翘、艾叶、海桐皮、苦楝子、紫草和蝉蜕粉末。
[00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公知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蒸馏提取的方式对苦参、当归、地黄、知母、甘草、白芷、白藓皮和防风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且对肤子、苍耳子、金银花、野菊花、连翘、艾叶、海桐皮、苦楝子和紫草进行挥发油提取,在提取结束后使用煎煮法对其药渣进行二次提取,能够最大程度的将中药内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而且在蒸馏提取和挥发油提取前对中药进行粉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提取过程中的有效成分获得率;其次,通过将蝉蜕磨粉能够最大化的保留蝉蜕的药用有效成分,将蝉蜕粉末与上述中药制成的浆液混合,将本中药组成物涂抹在皮肤病患处时,能够使蝉蜕发挥其最大药用价值,从而使其与其它中药的有效成分相配偶达到更好的治疗皮肤病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粉碎预处理:称取35份苦参、38份当归、37份地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组成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粉碎预处理:称取30

35份苦参、35

40份当归、35

38份地黄、22

26份知母、25

28份甘草、28

30份白芷、28

30份白藓皮和30

32份防风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进行多次润洗并烘干,烘干结束后将上述组分进行粉碎;S2、蒸馏提纯:将经过S1处理后的组分置于圆底烧瓶中,接着加入8

10倍量的去离子水,浸泡3

4h后进行水浴回流,水浴回流3次,每次1h,回流结束后进行抽滤,所得滤液记为提纯药液,所得药渣收集备用;S3、提取预处理:称取22

25份地肤子、18

20份苍耳子、45

50份金银花、43

45份野菊花、35

38份连翘、48

50份艾叶、32

36份海桐皮、28

30份苦楝子和46

48份紫草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进行多次润洗并烘干,粉碎过筛后收集粉末;S4、挥发油提取:将S3中经过处理后的粉末置于圆底烧瓶中,接着加入2倍量的去离子水和若干玻璃珠,连接挥发油测定器和冷凝管后用电热套加热,保持微沸5

6h直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放置3

5min后收集浅黄色透明的挥发油,并且以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所得记为中药挥发油,且所得药渣收集备用;S5、煎煮药渣:将S2和S4中收集的药渣置于煎煮容器内,并向其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进行循环煎煮3次以上,每次1

2h,煎煮结束后进行过滤,所得记为煎煮药液;S6、混合和浓缩:将S2中的提纯药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宗荣
申请(专利权)人:范宗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