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黄曲霉毒素B1检测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分析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黄曲霉毒素B1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为I类致癌物,其衍生物约有20多种,在极低浓度下即可对生物体致癌、致畸、致突变。黄曲霉毒素B1是农作物产品在收获、储存、加工中产生的最易产生、最具毒性的一类代谢产物,具有耐高温特性,且自身的化学性质稳定。
[0003]当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膜基免疫法、荧光测定法等。酶联免疫吸附法相比其他方法得到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较差;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前处理复杂、耗时长、灵敏度低;膜基免疫法对前处理要求高、并要求准确的极化读数。而荧光测定法以荧光材料(有机荧光染料或荧光纳米材料)为信号平台,利用荧光纳米材料的猝灭和增强效果进而实现有效检测,其相较于上述其他方法具有简单、灵敏、易操作、低成本等优点。常用来检测黄曲霉毒素B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黄曲霉毒素B1检测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铝化合物、有机配体和尿素;优选地,所述铝化合物为铝盐的水合物,优选为六水合氯化铝;优选地,所述有机配体为氨基取代的苯甲酸类化合物;优选地,所述苯甲酸类化合物包括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或联苯二甲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有机配体为2
‑
氨基对苯二甲酸;优选地,所述铝化合物、有机配体和尿素的摩尔比为(3
‑
7):(3
‑
7):(5
‑
1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a)将铝化合物溶解后与有机配体混合,滴加尿素溶液,混合搅拌,于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得到初步合成的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b)将所述初步合成的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依次进行洗涤、一次分散、一次搅拌、一次离心收集、二次分散、二次搅拌、二次离心收集、干燥,得到所述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混合搅拌的时间为20
‑
40min;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20
‑
180℃,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
‑
6h;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洗涤采用去离子水,洗涤的次数在3次以上;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一次分散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二次分散的溶剂为甲醇;优选地,步骤(b)中,所述一次搅拌和二次搅拌均在黑暗中进行,所述一次搅拌和二次搅拌的温度各自独立地为20
‑
30℃,所述一次搅拌和二次搅拌的时间各自独立地为20
‑
30h;优选地,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40
‑
60℃,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为20
‑
30h。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分散于缓冲溶液中,得到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悬浊液,并检测其荧光信号强度;(2)配制一系列黄曲霉毒素B1的标准溶液,将黄曲霉毒素B1的标准溶液与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悬浊液进行混合,记录发射光谱的变化;(3)根据黄曲霉毒素B1的浓度与铝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荧光强度拟合曲线,根据荧光信号和工作曲线可以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缓冲溶液为磷酸盐缓冲溶液,优选为pH=7.0
‑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