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262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和系统,包括:配置土质养分传感器矩阵装置和柔性传感器集成装置实时采集红菇环境数据,配置3D深度摄像头定时采集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图像;根据3D深度相机获取的图像信息,计算出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红菇体积;根据红菇环境数据和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红菇体积,建立红菇生长模型,进而计算出优选生长环境参数;根据优选生长环境参数,对不同生长周期的所述生长环境参数设置阈值,若监测到红菇环境数据超出所述阈值,则进行报警提示;根据报警提示,调节控制设备,以使红菇环境数据未超出所述阈值。使得红菇处于一种优选生长环境中,从而实现红菇种植的监测和智能管理的一体化。和智能管理的一体化。和智能管理的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来说涉及一种农业种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红菇是一类大型菌根真菌,可食用,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菇中之王”的美称,系天然营养佳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0003]目前,由于红菇的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和种植环境要求极其苛刻,而传统种植步骤过于繁琐,需要经过人工测量土壤各种养分含量,以及对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湿度等生长环境的监测,在选择合适的土壤和适宜生长环境进行种植。这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没办法达到监测和智能管理的一体化,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红菇生产效率、效能、效益的效果,智能化程度非常低,一般都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辅助,对人员的依赖性极强,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0004]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监测和智能管理一体化的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种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没办法达到监测和智能管理的一体化的问题。
[0008]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包括:
[0010]配置土质养分传感器矩阵系统和柔性传感器集成装置实时采集红菇环境数据,配置3D深度摄像头定时采集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图像;
[0011]根据3D深度相机获取的图像信息,计算出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红菇体积;
[0012]根据红菇环境数据和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红菇体积,建立红菇生长模型,进而计算出优选生长环境参数;
[0013]根据所述优选生长环境参数,对不同生长周期的所述生长环境参数设置阈值,若监测到所述红菇环境数据超出所述阈值,则进行报警提示;
[0014]根据所述报警提示,调节控制设备,以使红菇环境数据未超出所述阈值。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红菇环境数据,包括采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以及土壤中的氮、磷、钾、pH值、盐分和水分等数据。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设置阈值,包括设置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上下限以及控制回差,设置土壤中氮、磷、钾、pH值、盐分和水分等的含量浓度。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报警提示包括屏幕显示、短信报警和邮件报警。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二氧化碳发生器、光照设备和喷洒器。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风机组设备联锁控制,包括新风循环风机和排风循环机。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红菇种植管理系统,包括:
[0021]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红菇环境数据,以及红菇不同生长周期内的红菇图像;
[0022]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出所述同一个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图像中红菇的体积,建立红菇生长模型,以及计算出优选生长环境参数;
[0023]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设备输出来改变红菇生长环境;
[0024]预警模块,用于红菇环境数据超出阈值时提示用户,并触发控制信号;
[0025]其中,采集模块与计算模块连接,计算模块与预警模块连接,预警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采集模块采集数据,经过计算模块分析处理,在将信号传输到预警模块,当红菇环境数据超出阈值时,预警模块触发控制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继而控制设备输出来改变红菇生长环境。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土质养分传感器矩阵装置、柔性创啊你集成装置和3D深度摄像头。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二氧化碳发生器、光照设备、喷洒器和风机组设备。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土质养分传感器矩阵装置包括检测仪与采样装置,所述检测仪包括传感器、显示器、限位面板和钻土机构,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土质养分;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传感器检测结果;所述限位面板,其设置有多个取样孔;所述钻土机构包括摇杆、螺杆、活动套、支架和钻头;所述螺杆上端配置有所述摇杆,所述螺杆下端配置有所述钻头,所述活动套可上下活动的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所述支架配置于所述活动套且支撑于所述限位面板。
[0029]所述柔性传感器集成装置包括基座、柔性基板和挂钩;所述基座配置有信号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柔性基板配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所述柔性基板设置向外延伸的第一段、第二段,所述柔性基板的第二段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挂钩配置于所述柔性基板的第一段;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光学传感器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所述通讯模块电性连接。
[003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和系统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31]本申请的红菇种植管理方法,通过土质养分传感器矩阵装置、柔性传感器集成装置和3D深度摄像头可以全天候监测红菇的生长状态,包括监测红菇生长环境数据和计算出
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红菇体积,量化红菇生长环境对红菇生长的影响程度,并对不同生长周期的生长环境参数设置阈值,若监测到红菇环境数据超出阈值,则进行报警提示。系统会自动调节控制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二氧化碳发生器、光照设备和喷洒器等,使得生长环境数据未超出阈值,让红菇处于一种优选生长环境中,从而实现红菇种植的监测和智能管理的一体化。
附图说明
[0032]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红菇种植管理系统的电性关系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土质养分传感器矩阵装置的电性关系图。
[003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土质养分传感器矩阵装置的采集装置图。
[0037]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土质养分传感器矩阵装置的钻土机构图。
[0038]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土质养分传感器矩阵装置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土质养分传感器矩阵装置和柔性传感器集成装置实时采集红菇环境数据,配置3D深度摄像头定时采集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图像;根据3D深度相机获取的图像信息,计算出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红菇体积;根据红菇环境数据和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红菇体积,建立红菇生长模型,进而计算出优选生长环境参数;根据所述优选生长环境参数,对不同生长周期的所述生长环境参数设置阈值,若监测到所述红菇环境数据超出所述阈值,则进行报警提示;根据所述报警提示,调节控制设备,以使红菇环境数据未超出所述阈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红菇环境数据,包括:采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以及土壤中的氮、磷、钾、pH值、盐分和水分等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阈值,包括:设置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上下限以及控制回差,设置土壤中氮、磷、钾、pH值、盐分和水分等的含量浓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报警提示包括屏幕显示、短信报警和邮件报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包括空调、加湿器、二氧化碳发生器、光照设备和喷洒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菇种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组设备联锁控制,包括新风循环风机和排风循环机。7.一种红菇种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红菇环境数据,以及红菇不同生长周期内的红菇图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出所述同一个红菇不同生长周期的图像中红菇的体积,建立红菇生长模型,以及计算出优选生长环境参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设备输出来改变红菇生长环境;预警模块,用于红菇环境数据超出阈值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奕鑫许书烟谢泽鑫王凌铭季宇轩盛明智范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闽南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