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泵站沉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547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泵站沉井施工方法,涉及沉井施工技术领域。该大体积泵站沉井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施工步骤:定位放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泵站沉井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沉井施工
,具体为一种大体积泵站沉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雨污水管网的建设发展,雨污水泵站施工规模越来越大,大体积泵站基础建设难度增大,泵站基础施工采用沉井基础形式安全可靠,因此,专利技术了一种大体积泵站沉井施工方法。
[0003]于是,本申请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大体积泵站沉井施工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体积泵站沉井施工方法。解决了大体积泵站基础建设难度增大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体积泵站沉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制作沉井结构;
[0009]S2:在沉井结构第一节制作后,将沉井结构中心和轴线的控制点引到结构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泵站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制作沉井结构;S2:在沉井结构第一节制作后,将沉井结构中心和轴线的控制点引到结构的底梁和井壁上,同时在沉井结构的四角布置沉降观测点,沉井沉井上部结构制作可运用井体的控制点进行测放结构的平面尺寸和控制井体制作的垂直度;S3:基坑刃脚铺设垫层,并在其上部浇筑混凝土垫层;S4:在混凝土垫层上铺设砂垫层;S5:第一层砂垫层铺设后,在砂垫层上沿四周刃脚设置集水井,并接真空泵,施工期间应连续抽水,防止砂垫层浸泡在水中;S6:模板施工;S7:内外模的稳定采取竖向和横向分节支设,对拉螺杆加固可根据情况做调整,但不超过80cm。每根对拉螺杆设置一道止水钢片,沉井下沉前割除外侧对拉螺杆并用水泥砂浆抹平,减小沉井下沉阻力;模板施工时,应根据结构轴线,弹出模板尺寸线,要求做到尺寸准确,拼缝严密;S8:混凝土浇筑前所有预留洞口的套环内用十字交叉钢管撑起,拆除模板后随即拆除钢管,并用水泥砂浆砌砖添实洞口;S9:拆除预留孔洞内的模板,拆模时应避免振动和碰伤孔壁,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S10:施工缝处理;S11:在沉井上、下节井壁间施工缝可设置止水钢板,分节两层混凝土钢板分别埋深15cm,钢板接头严格按焊接要求焊接牢固密实,施工缝凿毛,并用水冲清,充分湿润,不得有积水,沉井接高前,施工缝进行凿毛冲洗干净,使骨料外露,并用同标号水泥砂浆接浆,厚度1

2cm;S12:混凝土浇筑,开始浇筑时,为了保证导管底部立即被砼堆包围埋住,坍落度可适当减少,导管插入砼内深度一般控制在1m以上,当漏斗已达到最大高度不能再提升时,可拆卸上部的短管,以缩短导管的长度,为此,当导管内的砼下降到预备拆卸的管节下口时,迅速降低导管,使砼停止从导管内流出,然后进行拆除工作;浇筑临近结束,可采用流动性较大的砼,并适当增加导管埋在砼内的深度。砼表面标高已达到设计标高,并多浇筑10

20cm。在水下砼浇筑过程中,应经常不断测量水下砼面的上升情况,以及扩散半径和施工进度,并根据测量资料控制导管的埋入深度。S13:井点降水;S14: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填实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30cm

50cm;安装钻机: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垂线;钻进开孔时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钻进过程中要确保钻机的水平,以保证钻孔的垂直度小于1%,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0,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S15:清孔换浆:为了保证成孔中在含水层部位不形成过厚的泥皮,当钻孔钻至含水层顶板位置时即开始加清水调浆,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50cm,进行
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接近1.05,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S16:下井管:井管可选用无砂混凝土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或找中器,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下井管过程应连续进行;填砾:填砾前应用测绳测量井管内外的深度,两者的深度值均不能浅于沉淀管的深度以上50cm,填砾过程中应随填随测砾料的高度;S17:洗井:清除井壁上的泥皮,并把深入到含水层中的泥浆清洗干净,恢复含水层的孔隙;洗井应在下完井管、填好滤料后立即进行;S18:沉井从下沉开始到下沉结束,分为初沉、中沉、终沉三个阶段;S19:初沉时井的下沉系数大、重心高、稳定性差,因此取土要均匀、对称,取土时,先取中部土,后取周边土,井内要将土体取成深0.5~1.0m的浅锅底,然后再取周围的土体,刃脚下的土始终高于中间的土面,在该阶段控制点的高差容易偏大,应及时纠偏,对高处多取土,对低处少取土,调整井内刃脚踏面的土反力分布状况,使沉井改变倾斜状态,逐步过渡到垂直方向。初沉阶段测量要求每隔30分钟测一次,平面位移每2小时测一次,当测量报单反映沉井偏差超限时,应及时调整取土部位,但要控制好井内的取土深度,一般取土底面高差不宜大于50cm,当测量报单四角高差较好时,则对称取土继续保持正常状态下沉,但要限制挖土锅底的深度不宜超过1.0m,以防沉井发生突沉事故,应做到勤取、勤测、勤纠、取土均匀,控制好高差,确保沉井在初沉阶段能够进入正确的平面位置;S20:初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杨郭浩金玲玲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