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253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基底和组织消融功能电路,组织消融功能电路设置在基底上,组织消融功能电路包括正极和负极,正极和负极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正极和负极相互隔离互不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现无创治疗;形成的物理场均匀、可调可控,治疗效率高的优点。效率高的优点。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利用消融电极将电场、磁场或电磁场的能量传递至人体局部组织,通过物理因子能量对病变组织原位毁损,是当前肿瘤物理消融技术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肿瘤物理消融技术的硬件系统通常包括物理能量源(发生器)、消融电极和连接电缆等,消融电极与人体接触后最终形成完整治疗回路。现有的消融电极主要为针式结构,根据所采用的物理能量需求不同,在治疗时可采用一根、一对或多根多对针式电极阵列,通过将针式电极刺入肿瘤组织中心或周围区域,以在肿瘤靶区内构成所需的物理场来实现治疗。但是,由于针刺式电极需要将电极本体穿刺入人体组织,无法避免对组织产生针刺式损伤,特别是容易引起穿行在肿瘤组织内的血管、神经、胆道或胃肠道等的管壁损伤,以及引起肿瘤组织沿针道播散转移等。此外,针刺式电极通常为刚性结构,主要通过经皮穿刺、开腹等途径进行治疗,无法经内窥镜或介入手段等借助人体自然腔道实现无创治疗。同时,针式电极因其特殊的结构特征,其所形成的物理场常表现为以电极为中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包括基底和组织消融功能电路,所述组织消融功能电路设置在基底上,所述组织消融功能电路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正极和负极相互隔离互不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消融功能电路为方环形、圆环形、梳齿状阵列形或工形阵列形极性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消融功能电路为方环形时,包括位于中心的纵行电路和位于外周的方形电路,所述纵行电路和方形电路互为正负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消融功能电路为圆环形时,包括位于中心的纵行电路和位于外周的椭圆环形电路,所述纵行电路和椭圆环形电路互为正负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侵入式组织消融电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消融功能电路为梳齿状阵列形时,包括一对呈中心对称的梳齿状电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冯刚吕毅张雨驰吴荣谦仵正韩鲁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