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253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其中,包括:在所述停车场区域进出口设置有至少一个临时车位,用于进出车辆的临时停车;一用户请求模块,用于用户向系统发出停车或取车请求;一车辆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停车的车辆参数,该车辆参数至少包括该车辆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一停车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参数计算停放位置和移车路线;所述移车机器人用于根据系统控制单元的指令进行移车,形成停车列。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由于采用了在软件系统中实现的车辆参数获取单元以及停车匹配模块,充分地利用停车场内停车空间,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停车空间,实现最多数量车辆的停放。实现最多数量车辆的停放。实现最多数量车辆的停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停车场的智能实现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自动化管理停车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停车和停车场所设置,是人们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市中心或停车需求量较大的局部区域中,例如旅游景点和市政中心或某些大厦中,车位紧张,停车非常困难,对司机的驾驶技术考验很大。
[0003]目前常见的停车过程,一般都是由司机驾驶进入停车场,寻找相应的空位进行停车。由于司机之间有争抢行为,无法统筹调度,在繁忙时段,有人进有人出,从停车位开出停车场就需要很长时间,甚至达几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停车场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0004]目前很多停车库已经引入了智能化设备,比如车牌识别自动收费,空余车位统计和显示,也有少部分智能移车机器人技术使用,比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的移车机器人。用户开到机场停车库入口的指定房间内,扫码停车,机器人从房间内把车辆移到车位上。
[0005]但是这些电子化和智能化方法,并没有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停车场的停车排放方式。传统排放方式一般是单排或最多两排相邻进行排放,排列的间隔必须留出进出车通道(通道宽度一般保证至少一辆车能够宽裕通过和拐弯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购买停车位时,车位房产证上显示的建筑面积远远大于车辆停下来时本身占用的车位面积。
[0006]所以,如何充分利用停车的空间和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更多的停车位,一直是在高价值的地产路段需要思考的问题,不同的技术被提出来解决,比如一种立体车库改造技术。在车库中间增加支架,采用立体移车机器人,这种技术改造成本非常大。还有一些新建封闭式自动停车库的技术方案,利用一定的空间建立立体的多层停车建筑,并在其中设立自动升降系统,只需将车开入入口的停车盘内,并依照系统的管理要求进行了相关操作,就能将车辆交给系统进行存放管理。但这种系统目前的造价极高,而且因为停车场所天生需要靠近车流密集地带,本身就一地难求,新建停车场需要土地或建筑空间,非常难以实施。
[0007]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提供一种针对现有的停车场或停车库进行改造,以较少的技术和工程投入实现对停车场的自动化智能管理,并追求最大可能的存放车辆能力。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其应用在管理一划定的停车场区域,并设置有定位和导航装置的至少一移车机器人;其中,包括:在所述停车场区域的进出口设置有至少一个临时车位,用于进出车辆的临时停车;
一用户请求模块,用于用户向系统发出停车或取车请求;一车辆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停车的车辆参数,该车辆参数至少包括该车辆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一停车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参数计算车辆停放位置,以及车辆在停车位置和临时停车位之间的移动线路;所述移车机器人用于根据系统控制单元的指令进行移车,形成停车列。
[0010]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其中,所述移车机器人的移车方式是将车辆举升到行进路线上车辆最高高度以上,并移动到目标位置内放下。
[0011]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其中,在所述停车列之间设置为移车机器人的行进线位,所述移车机器人从待停车辆的两侧举升轮胎设置。
[0012]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其中,根据停车场所进场高峰和离场高峰时间段的不同,设定空闲的移车机器人处于就近的空闲待命位置中。
[0013]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其中,控制单元根据不同停车列的占用率,主动引导进场用户停放在离最空闲停车列最接近的临时停车位。
[0014]一种实现任一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A、用户通过用户请求模块向系统发出停车或取车请求;B、通过车辆参数获取单元获取待停车的车辆参数,该车辆参数至少包括该车辆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C、停车匹配模块根据所述车辆参数计算所述停车场的停车位置以及移车路线;D、所述移车机器人根据系统控制单元的指令进行移动车辆到目标停放位置,形成停车列。
[00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C1、确定将大致同样宽度的待移车辆移入同一停车列停车。
[00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还包括:C2、所述停车匹配模块确定停车场内的停车列中之停车位置能够容纳待移车辆,移车的最短移动距离或者最短移动时间作为优选停车位置。
[001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机器人空闲时间还设置有空位整理的步骤:E1、所述移车机器人移动离散的车辆到停车列中临近已停车位置的空间内,并将空闲的空间集中归并。
[001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移车机器人闲置时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将所述移车机器人,在离场高峰到来前,移动到停车列中部待命;或者,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将所述移车机器人,在进场高峰到来前,移动到接近进场临时停车位待命。
[0019]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由于采用了在软件系统中实现的车辆参数获取单元以及三维停车空间匹配模块,用来对停车场的停车空间进行停车使用,无须预先绘制任何规划线,而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进行停车使用,而且在停车列之间仅保留移车机器人的狭窄通道即可,由此可以充分地利用停车场内停车空间,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停车空间,实现最多数量车辆的停放,而且尤其是针对任何临时规划的场地,无须大规模施工就可以迅速实现运营。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模块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的停车场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的单出入口即出入口混合布局的停车场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的出入口分开的停车场示意图。
[0024]图5为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停车场运行的中间阶段空间碎片化示意图。
[0025]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停车场的另一实现示例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的移车机器人示例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的移车机器人工作原理示例示意图。
[0029]图10为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移车机器人示例工作原理的举升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智能化管理停车流程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中的智能化管理取车流程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及方法较佳实施例中的正常不举升时的移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其应用在管理一划定的停车场区域,并设置有定位和导航装置的至少一移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停车场区域的进出口设置有至少一个临时车位,用于进出车辆的临时停车;一用户请求模块,用于用户向系统发出停车或取车请求;一车辆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停车的车辆参数,该车辆参数至少包括该车辆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一停车空间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参数计算车辆停放位置,以及车辆在停车位置和临时停车位之间的三维移动线路;所述移车机器人用于根据系统控制单元的指令进行移车,形成停车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车机器人的移车方式是将车辆举升到行进路线上车辆最高高度以上,并移动到目标位置内放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停车列之间设置为移车机器人的行进线位,所述移车机器人从待停车辆的两侧举升轮胎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停车场所进场高峰和离场高峰时间段的不同,设定空闲的移车机器人处于就近的空闲待命位置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停车管理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单元根据不同停车列的占用率,主动引导进场用户停放在离最空闲停车列最接近的临时停车位。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生刘诗聪陈百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吉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