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电子感官融合快速评价中药饮片五味药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采用电子感官融合快速评价中药饮片五味药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瑰宝,在我国的医药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中医药理论。而四气、五味实质是中药饮片物质基础的生物体内活性与体外感官信息的全面体现,古代医药学家通过饮片的感官信息与临床实践疗效的功能味道的结合定义中药饮片的四气五味,这种定义方法固然具有准确性高,整体性强等特点,然而同样存在口尝味主观性强,功能味确定时间长的缺陷,这种缺陷极大阻碍了中药饮片四气、五味性质乃至整个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化发展。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可用于中药饮片四气、五味探索的分子对接、药效团虚拟筛选等技术,已有学者利用此类技术从多角度多侧面阐释了中药饮片四气、五味的药性规律,然而该类方法固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四气、五味辨识模式中主观性强的缺陷,但也存在样品前处理时间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电子感官融合快速评价中药饮片五味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
.数据采集,将经过处理后的n种中药饮片待测样品,分别放置于电子鼻和电子舌的两个样品池内,分别采集中药饮片的电子嗅觉数据和电子味觉数据;
②
.数据融合,将上述采集到的两类电子感官数据传输到数据融合系统,进行整合转换,得到一个n行c列的数据矩阵,称为融合数据x
i
,c代表两类电子感官传感器数量之和;
③
.找到对应的子模型,将融合后的数据x
i
传输到模式识别系统,将融合数据x
i
匹配到五味分类模型;该模型为事先建好的、经过验证的、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质量检测模型;
④
.模式识别,比较各模型正判率结果,选择正判率最高的模型作为五味分类模型,将融合数据x
i
代入该模型Y
i
=f(X
i
),最终给出该饮片的药性分类检测结果
ŷ
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电子感官融合快速评价中药饮片五味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味分类模型的构建方法为:
①
收集n批单味饮片,经鉴别为正品;
②
采集n批饮片的两类电子感官数据,得到n
×
a、n
×
b两个矩阵,a、b分别代表两类电子感官仪器的传感器数量;
③
将上述2个小矩阵进行转换融合,得到一个n
×
c的大矩阵XX,其中,n表示样品数量,c为a、b的总和;
④
根据药典项下记载的性味分类,得到n批饮片确切的五味分类信息YY;
⑤
利用计算机MATLAB软件及分类工具箱,分别构建DA、PCA
‑
DA、PLS
‑
DA、LS
‑
SVM模型,并经过优化验证选择正判率最高的模型作为最终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电子感官融合快速评价中药饮片五味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A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
通过Classification toolbox
‑
version 5.0载入XX的自变量、YY的分类信息,点击“检查多元正态性”来分析数据的多元正态分布,由输出的平方广义距离
‑
卡方百分位数图根据以下两种情况判断,假设数据符合多元正态分布,则有:1.样品在平方广义距离
‑
卡方百分位数图上的分布图形几乎是线性的;2.约一半的距离小于等于卡方分布分位数表0.5对应的检验值;
②
设置DA判别的参数:识别模式选择线性;验证方法选择百叶窗交叉验证,开始计算,在分类结果窗口查看哪些样品被正确或错误分类并计算正判率;
③
在查看窗口调取Wilks'lambda图,依次去除Wilks'lambda值最大的变量,再次进行步骤
②
的计算,通过删除冗余变量提高模型正判率;
④
多次重复步骤
③
直到删除变量后正判率出现降低,以前一次变量为最终选取变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新,王艳丽,桂新景,麻利杰,冯文豪,姚静,张慧杰,施钧瀚,张璐,李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