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方法及互动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2467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方法及互动显示系统,属于互动显示领域。互动控制系统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检测装置、灯光信号接收模块、自控决策模块和灯光模块;检测装置用于向预设的互动区域发射探测信号,按照预设的判断规则对反射信号进行判断以生成判断结果,灯光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发出的灯光显示信号并解码输出自身地址对应的信号数据至自控决策模块;自控决策模块用于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判断结果对灯光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并生成控制信号;灯光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控制LED光源进行互动发光。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能够在复杂环境下使用,且不依赖辅助识别设备,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方法及互动显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互动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方法及互动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展览展示领域,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用传统的显示手段来简单的传递信息,人机互动显示凭借着新颖的展现形式,将信息对外传递的过程变得有趣,通过各种互动反馈的设计,信息的接收者仅需站在显示系统前,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即可得到相应的内容反馈,使信息的传达交互变得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人与显示内容的互动反馈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更生动有趣的信息呈现方式。
[0003]在互动显示领域,如图1所示,目前常用的技术手段是通过检测捕捉模块的光学摄像头采集影像并交由计算机处理,计算机根据内置的决策程序对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在判断出互动请求后发送决策信号至灯光模块,由灯光模块根据决策信号控制相应的灯光进行显示,从而达到互动的目的,例如公开号为CN11191845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0004]但是,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
[0005]1、检测捕捉模块一般捕捉的信号有以下三种:声音信号、光学影像信号和无线电信号。三种信号技术不足点如下:(1)声音信号在嘈杂的公共场所识别率较低,需要发出比较大的声响。(2)光学影像信号分为彩色视频影像与红外光学影像,其中,彩色视频影像采用摄像头模组拍摄视频影像,采集视角范围有限,且对环境光线有一定的要求,在环境光较暗的场景中往往识别率较低,因此还需要佩带专用的反光手环等配件增加识别率,手环配件的贮备及发放成本较高,在人流量大的复杂环境中的识别率往往不尽如人意。而红外光学影像虽不受暗光环境影像,但其分辨率非常有限识别精细度远不如彩色视频信号,且价格昂贵。(3)无线电信号一般也是以手环为载体佩带在用户手中,手环靠近检测捕捉模块后触发信号,手环为专用配件需要额外发放佩带,流量较大时需要储备大量手环。
[0006]2、整套系统搭建复杂,检测捕捉模块、灯光决策模块和灯光模块间级联需要很高的可靠性,发生级联断开或者模块损坏,整个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特别在大场景中,单个检测捕捉模块无法覆盖所有检测范围时,需要添加多个模块,系统安装调试难度较大,后期的运行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互动显示系统在低亮度或复杂环境下识别率差、需要外部辅助识别配件的协助、系统可靠性差以及系统安装调试复杂、后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方法及互动显示系统。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检测装置、自控决策模块和灯光模块;其中,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向预设的互动区域发射探测信号,
按照预设的判断规则对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所述自控决策模块;所述自控决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判断结果,并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灯光模块;所述灯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LED光源进行互动发光。
[0010]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为微波雷达。
[0011]优选的,所述预设的判断规则还包括:判断所述反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预设的强度阈值,是则所述判断结果为有互动,否则为无互动。
[0012]优选的,所述预设的判断规则还包括:判断反射信号与探测信号的时间差是否在预设的时差范围内,是则所述判断结果为有互动,否则为无互动。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灯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灯光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自控决策模块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灯光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发出的灯光显示信号,并将所述灯光显示信号发送给所述自控决策模块;所述自控决策模块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所述灯光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后生成所述控制信号,以便于所述灯光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LED光源进行互动发光。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灯光互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互动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检测装置向预设的互动区域发射探测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
[0016]S2、检测装置按照预设的判断规则对反射信号进行判断从而生成判断结果,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自控决策模块;
[0017]S3、自控决策模块接收所述判断结果,并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灯光模块;
[0018]S4、灯光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LED光源进行互动发光,所述互动发光包括改变LED光源的发光强度和/或色彩。
[0019]进一步的,当所述互动控制系统包括有灯光信号接收模块时,则在S3中,所述自控决策模块接收所述判断结果,并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灯光模块的步骤包括:
[0020]S31、自控决策模块获取由灯光信号接收模块发送而来的灯光显示信号,以及接收由检测装置发送而来的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灯光显示信号由上位机发送给所述灯光信号接收模块;
[0021]S32、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有互动时,所述自控决策模块按照预设的规则为对所述灯光显示信号添加变量以形成新的灯光显示信号,从而生成包含有所述新的灯光显示信号的控制信号;而当所述判断结果为无互动时,所述自控决策模块按照预设的规则为生成包含有所述灯光显示信号的控制信号;
[0022]S33、自控决策模块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灯光模块,以便于灯光模块控制LED光源进行互动发光。
[0023]优选的,在S31中,所述上位机以信号群的方式向所述灯光信号接收模块发送多个灯光显示信号,且每个所述灯光显示信号均携带有地址码;所述灯光信号接收模块内置有独立的地址,所述灯光信号接收模块通过地址比对输出与自身地址对应的灯光显示信号至所述自控决策模块。
[002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LED灯光互动显示系统,包括多个LED光源,每个所述LED光源均配置有如上所述的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
[0025]优选的,所述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中的检测装置具有各异的探测方向,以使得各个所述LED光源对应不同的互动区域;且多个所述LED光源以阵列形式分布从而构成LED点阵屏幕。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的设置,使得LED光源响应于互动动作的互动发光状态直接由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并且配置检测装置具备主动发射探测信号,并对接收的反射信号进行判断的设置,一方面使得LED灯光的互动发光不受亮度等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还避免了外部辅助识别配件的使用投入,另外,当LED灯光有多个时,能够使得各个LED灯光的互动发光可以互不影响,从而提高了互动显示过程的可靠性,降低了系统安装调试复杂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现有技术中互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检测装置、自控决策模块和灯光模块;其中,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向预设的互动区域发射探测信号,按照预设的判断规则对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所述自控决策模块;所述自控决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判断结果,并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所述判断结果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灯光模块;所述灯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LED光源进行互动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微波雷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判断规则包括:判断所述反射信号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预设的强度阈值,是则所述判断结果为有互动,否则为无互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判断规则还包括:判断反射信号与探测信号的时间差是否在预设的时差范围内,是则所述判断结果为有互动,否则为无互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光互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灯光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自控决策模块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灯光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发出的灯光显示信号,并将所述灯光显示信号发送给所述自控决策模块;所述自控决策模块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所述灯光显示信号进行处理后生成所述控制信号,以便于所述灯光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LED光源进行互动发光。6.一种LED灯光互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互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装置向预设的互动区域发射探测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S2、检测装置按照预设的判断规则对反射信号进行判断从而生成判断结果,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自控决策模块;S3、自控决策模块接收所述判断结果,并按照预设的规则根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蔚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