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气囊吸痰喉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麻醉气道管理工具,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气囊吸痰喉罩。
技术介绍
[0002]喉罩为一种新兴的呼吸道管理工具,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 90年代引入国内。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喉罩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诱导期用药少、和发生并发症少的优点,有效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在临床麻醉中逐步推广应用。
[0003]我公司在2018年设计申请了相关吸痰喉罩专利,经过研发及试用,实现了极佳的吸痰功能,大大提高了喉罩使用的安全性,但同时也发现其缺点仍较为明显:
①
非气囊罩体变形适应性差,在大小与患者咽喉腔适配时密封很好,稍有来去,密封性下降,甚至导致通气失败。
②
气道检查及手术气道密封性较差,甚至需要中断呼吸支持。
③
非气囊罩体置入患者口腔时舌体容易卡入,导致置入极为困难。
④
非气囊罩体对咽喉部顶持压强较大,无法实现压力感知,容易导致患者咽喉痛。
⑤
用于气道内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气囊吸痰喉罩,由头端到尾端依次包括罩体(1)、通气柄(2)和呼吸接口(3),依次贯通呼吸接口(3)和通气柄(2)设有与罩体(1)罩腔(11)密闭连通的通气管路(4),其特征为:所述罩体(1)上半部环形设置密封气囊环(12),所述密封气囊环(12)设有充气管(111)和充气阀(112);依次贯通通气柄(2)和基底部(10)设置的胃减压管路(6),所述胃减压管路(6)头端开口设置于罩体(1)头端,胃减压管路(6)与通气管路(4)和罩腔(11)隔离;所述罩体(1)下半部为基底部(10),基底部(10)两侧分别与罩体(1)罩腔(11)隔离设置引流凹槽(101);在基底部(10)头端分别设置引流连管(5)使引流凹槽(101)与胃减压管路(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气囊吸痰喉罩,其特征在于:依次贯通通气柄(2)和基底部(10)尾部设置气道操作管路(7),所述气道操作管路(7)与罩腔(11)连通,所述气道操作管路(7)头端开口设置在基底部(10)尾部的罩腔(11)内;所述气道操作管路(7)在尾部开口设有第一盖塞(71),并在气道操作管路(7)设置第一锥形密封阀(72)。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多功能气囊吸痰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接口(3)头端设置用于插入通气柄(2)尾端内腔的通气插口(31)、胃减压插口(32)或/和气道操作插口(33);并在通气柄(2)尾部能与通气管路(4)、胃减压管路(6)或/和气道操作管路(7)密闭连通;所述呼吸接口(3)尾端设置第一呼吸机接口(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气囊吸痰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接口(3)侧方设置第二呼吸机接口(35),并在所述呼吸接口(3)尾部第一呼吸机接口(34)设置匹配的第二锥形密封阀(36)和第二盖塞(37),所述第二盖塞(37)能匹配密封连接在第二锥形密封阀(36)尾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气囊吸痰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接口(3)侧方设置第二呼吸机接口(35),并在所述呼吸接口(3)尾部第一呼吸机接口(34)开口处设置匹配的第二锥形密封阀(36)、第三锥形密封阀(38)和第二盖塞(37),所述第三锥形密封阀(38)和第二盖塞(37)均能匹配密封连接在第二锥形密封阀(36)尾端;所述第二锥形密封阀(36)锥形口直径为4
‑
6mm,第三锥形密封阀(38)锥形口直径为2
‑
5mm;所述呼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卫锋,王志萍,高巨,田鸣,高宏,黄东晓,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