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结构、焊接方法及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10239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结构、焊接方法及电池,该焊接结构包括外接极耳和至少一个涂覆有活性材料的复合集流体极片,该复合集流体极片上设有区极耳,该区极耳包括:第一区极耳,其包括第一上导电层、第一下导电层和位于所述第一上导电层、第一下导电层之间的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隔离层;第二区极耳,其包括沿第一区极耳边缘向外延伸的上极耳,沿上极耳边缘向下弯折的中极耳及沿中极耳的边缘向靠近第一区极耳的方向弯折的下极耳;通过对区极耳的弯折处理,不仅可以实现各区极耳两面的导电连通,而且减少了箔材的用量,减轻电池的重量,具有导电性稳定,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生产成本,工艺简单,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有益效果。的有益效果。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结构、焊接方法及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开发
,具体涉及到一种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结构、焊接方法及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破坏、能源匮乏等原因,世界各国都在制定政策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器件,锂离子电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长循环寿命等优异的性能,使得其广泛应用于3C数码产品、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0003]要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从结构件轻量化的角度进行提升。在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中,正极集流体采用铝箔,负极集流体采用铜箔,可以用部分轻质结构的集流体代替传统金属箔材集流体,如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合物薄膜两侧各镀一层较薄的金属层(正极采用铝,负极采用铜)。这种集流体一方面因为具有较低的面密度,减轻集流体的重量,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由于聚合物薄膜较高的延展性,在锂离子电池受到异物冲击时,聚合物层可以将断裂面包裹住,避免断裂处刺穿隔膜而造成短路,降低热失控的风险,提高安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结构,包括外接极耳和至少一个涂覆有活性材料的复合集流体极片,每个所述复合集流体极片上均设有一个区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极耳与所述区极耳之间及各个所述区极耳之间均为电连接,所述区极耳包括:第一区极耳,其包括第一上导电层、第一下导电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上、下导电层之间的第一隔离层;第二区极耳,其包括沿所述第一区极耳边缘向外延伸的上极耳,沿该上极耳边缘向下弯折的中极耳及沿该中极耳的边缘向靠近所述第一区极耳的方向弯折的下极耳,每个上极耳、中极耳、下极耳均含有上、下导电层和隔离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最下方的所述区极耳中,所述下极耳的下导电层和所述第一下导电层均抵接在所述外接极耳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上导电层、上极耳的上导电层、中极耳的上导电层、下极耳的下导电层、第一下导电层依次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上导电层与所述第一下导电层形成电流回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区极耳中,位于上方的所述下极耳的下导电层与位于下方的所述上极耳的上导电层相抵接;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下导电层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上导电层相抵接。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极耳为金属极耳,所述金属极耳靠近所述区极耳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终焊面和第二终焊面,所述第一终焊面与所述第一区极耳焊接连接,所述第二终焊面与所述第二区极耳焊接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区极耳层叠排列,自下而上,其左侧端依次向右侧缩进。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区极耳中,所述第一区极耳与所述上极耳通过过渡极耳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集流体极耳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极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雄雄盛鹏飞郭富李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