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段内零件焊接组合的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237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段内零件焊接组合的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创建管段内焊缝模型;基于管段内焊缝模型,将管段内零件的焊接进行预分组,形成包括自动角接焊预分组、自动对接焊预分组的预分组的对象;分别依据预创建的角接焊标准模型和对接焊标准模型,判断自动角接焊预分组和自动对接焊预分组是否可以实际成组;若所述自动角接焊预分组和所述自动对接焊预分组可以实际成组,则输出分组结果,并于管段内焊缝模型上标示焊缝的施工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产生的结果用于管段生产制作环节,以提升管段制作阶段自动焊比例,并为按工序提供制作信息提供前置条件,为管段智能制造打下数据基础,能极大提升现场生产效率。能极大提升现场生产效率。能极大提升现场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段内零件焊接组合的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管段制作
,涉及一种处理方法和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段内零件焊接组合的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管段是指将管路零件,如管子、法兰、异径、弯头、三通等零件装配焊接在一起,形成的一个预装小单元,该单元整体上船安装形成管路系统。管段内零件装配成型,主要在管段制作流水线上完成,流水线上工位一般布置如下:管材切割工位、角接焊自动焊工位、对接焊自动焊工位、开孔工位(包括主管开孔和支管开耳朵)、装焊平台手工焊工位。
[0003]管段制作过程中,焊接作业所占工时比例最高。焊接作业主要分布在三个工位,角接焊自动焊工位、对接焊自动焊工位、装焊平台手工焊工位。自动焊效率约为手工焊的3倍,但由于管段制作生产线上设备的限制,不是所有焊缝都能上自动焊机器。当前模式,是现场施工人员,根据管段制作图图纸拆解管段,人工确定能上自动焊的焊缝。存在以下问题:
[0004]1)人工确定能上自动焊机器的零件组合,没有实现自动化和批量化,效率低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段内零件焊接组合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创建管段内焊缝模型;基于管段内焊缝模型,将管段内零件的焊接进行预分组,形成包括自动角接焊预分组、自动对接焊预分组的预分组的对象;分别依据预创建的角接焊标准模型和对接焊标准模型,判断自动角接焊预分组和自动对接焊预分组是否可以实际成组;若所述自动角接焊预分组和所述自动对接焊预分组可以实际成组,则输出分组结果,并于所述管段内焊缝模型上标示焊缝的施工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段内零件焊接组合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创建管段内焊缝模型的步骤之前,所述管段内零件焊接组合的处理方法还包括:基于管段内零件之间的连接形式、连接形态、分组属性创建管段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段内零件焊接组合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管段内焊缝模型的步骤包括:从所述管段模型中提取连接方式为角接焊和对接焊的连接点,于所述连接点处添加焊缝,并于所述焊缝上记录该焊缝连接的零件,以形成管段内焊缝模型;所述管段内焊缝模型包括角接焊焊缝模型和对接焊焊缝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段内零件焊接组合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管段内零件的焊接预分组,形成自动角接焊预分组的步骤包括:于所述角接焊焊缝模型中提取焊缝两端零件的模型;若提取到的零件的模型为管子和端部连接类型的零件时,则将包含管子和端部连接类型、且连接方式为角接焊的零件定义为自动角接焊预分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段内零件焊接组合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预创建的角接焊标准模型判断自动角接焊预分组是否可以实际成组的步骤包括:依据预创建的角接焊标准模型,判断所述自动角接焊预分组中管子与管路零件相接的一端是否存在余量;若否,则继续下一步骤;若是,则表示不可以成组;判断管子与零件相接的直线段上,是否存在套设型零件;若是,则表示该管子的端部不能先焊接,则表示不可以成组;若否,则表示该管子的端部可以焊接,则表示可以成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段内零件焊接组合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管段内零件的焊接预分组,形成自动对接焊预分组的步骤包括:在管段内以直线段长度较长的一端为起点;从该起点开始,以此查找对应的对接焊焊缝模型;从所述对接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干朱煜李吉朱泳羌卫东年华远崔光润唐能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