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源热泵的油气田热能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0237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源热泵的油气田热能交换系统,系统包括压缩机热能储集模块和地源联合压缩机热能供热模块。地源联合压缩机热能供热模块包括集热端和释热端;集热端包括地源热源回路和压缩机热源回路;释热端包括储油罐加热回路和自定义使用端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油气田天然气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存储在地层中,或者用于油气田加热储油罐的加热工作,同时增加自定义使用端回路,用于满足油气田日常用热需求。充分利用油气田天然气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系统的安装布局简单,换热器二亦可利用油气田已经开发的废弃油气井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油气田经济的最大开发,系统管线浅埋地层,安全可靠性高,拥有良好应用前景。良好应用前景。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源热泵的油气田热能交换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交换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源热泵的油气田热能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石化工业的蓬勃发展,石化工业的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伴随着我国工业体系进步的同时,发展与环境的冲突愈演愈烈,目前国际上所呼吁的“碳达峰”与“碳中和”两座大山更是对我国石化工业体系构成严峻的挑战,如何将低碳节能与高效生产良好结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油气田站场建筑能耗在油气工业总能耗中占到30%以上,而油库供热能耗占油气田站场建筑能耗的50%~70%。值得注意的是,油气田站场每年都会释放大量的热能,特别是在天然气压缩作业时,压缩膨胀气体释放大量热能,热能浪费极其严重。现有的油气田油库中油罐供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而现用供热、供暖、供冷装置大多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与此同时大量化石能源消耗会加重碳排放。
[0003]在能源与环境问题受到全球普遍关注的今天,传统的供能系统显然已无法满足要求。而建立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清洁、高效、科学的供能系统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源热泵的油气田热能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压缩机热能储集模块和地源联合压缩机热能供热模块;压缩机热能储集模块包括天然气压缩机组(4)、加压水泵一(83)、控制阀一(15)、换热器一(3)、控制阀二(114)、加压水泵二(82)、控制阀三(113)、加压水泵三(81)、1号地源热泵机组(21)、控制阀四(111)、控制阀五(112)、加压水泵四(71)和换热器二(1);换热器一(3)的出口与控制阀一(15)、加压水泵一(83)以及天然气压缩机组(4)的入口通过管路顺次连接;天然气压缩机组(4)的出口与换热器一(3)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回路;1号地源热泵机组(21)的蒸发端由换热器一(3)、加压水泵三(81)、控制阀三(113)、控制阀二(114)以及加压水泵二(82)通过管路顺次连接形成蒸发回路;1号地源热泵机组(21)的冷凝端由换热器二(1)、控制阀四(111)、控制阀五(112)以及加压水泵四(71)通过管路顺次连接形成冷凝回路;地源联合压缩机热能供热模块包括集热端和释热端;集热端包括地源热源回路和压缩机热源回路;释热端包括储油罐加热回路和自定义使用端回路;地源热源回路由换热器二(1)、控制阀六(121)、2号地源热泵机组(22)、控制阀七(122)和加压水泵五(72)通过管路顺次连接组成;压缩机热源回路由换热器一(3)、加压水泵三(81)、控制阀六(121)、2号地源热泵机组(22)、加压水泵六(84)、控制阀二(114)和加压水泵二(82)通过管路顺次连接组成;储油罐加热回路由储油罐加热罐组(6)、控制阀八(123)、2号地源热泵机组(22)、控制阀九(124)、加压水泵七(91)、控制阀十(131)、控制阀十一(132)、控制阀十二(133)、加压水泵八(92)、加压水泵九(9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姝璇黄坤陈利琼常泰彭瑀张开许铎陆镜羊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