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琳佩专利>正文

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2323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包括托架组件和下肢组件,通过设置托架组件和下肢组件,将患者的下肢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一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后,通过联动装置带动患者的下肢运动,使患者能在下肢力量弱时顺利进入训练的初期阶段,同时,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上开设的波浪形的导向槽通过导向轮带动下肢组件跟随波浪形的导向槽左右摆动,增强训练效果,解决了目前康复科的平衡感训练设备在患者在腿部力量较弱时,不能顺利进行训练,导致整体恢复周期变长,同时康复科对患者的平衡感训练设备功能较为单一,导致训练效果不好的问题。导致训练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恢复训练
,具体涉及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康复科使用平衡感训练设备进行初期平衡训练时,由于部分患者腿部力量较弱,不能顺利进行训练,导致整体恢复周期变长,同时康复科对患者的平衡感训练设备功能较为单一,导致训练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通过设置托架组件和下肢组件,将患者的下肢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一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后,通过联动装置带动患者的下肢运动,使患者能在下肢力量弱时顺利进入训练的初期阶段,同时,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上开设的波浪形的导向槽通过导向轮带动下肢组件跟随波浪形的导向槽左右摆动,增强训练效果,解决了目前康复科的平衡感训练设备在患者在腿部力量较弱时,不能顺利进行训练,导致整体恢复周期变长,同时康复科对患者的平衡感训练设备功能较为单一,导致训练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装置,包括:托架组件,所述托架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承托平台、传动带、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被动轮、第一传动皮带、扶手、固定杆、第一防护外壳、支撑座和上下平台;其中,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分别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滚筒的一侧,所述第一主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被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筒的一侧,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被动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皮带连接,所述传动带套设于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的表面,所述承托平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位于所述传动带的内部,所述传动带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防护外壳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承托平台的一侧,所述扶手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所述上下平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下肢组件,所述下肢组件包括底座、连接板、连接装置、联动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导向轮和第二防护外壳;其中,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侧,所述联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分别与所述联动装
置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外壳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连接板、连接装置和所述联动装置的表面,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贯通所述第二防护外壳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连接。
[0005]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措施。
[0006]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表面开设的所述导向槽的形状为波浪形,所述导向槽首尾相接设置于所述传动带的表面。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限位杆,所述第二连接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贯通所述第二防护外壳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和所述限位槽的剖面形状为倒T字形,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电机座、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被动轮、第二传动皮带、连接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推拉杆、第二推拉杆、第一滑块、第一导轨、第二滑块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电机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座的顶部,所述第二主动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与所述第一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被动轮通过所述连接轴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被动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连接轴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所述导向轮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呈一字形排列。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托板、第一防护套、第一固定带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托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推拉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套设置于所述第一托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带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套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二托板、第二防护套、第二固定带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托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推拉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套设置于所述第二托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固定带设置于所述第二防护套上。
[0013]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护套粘接,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护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护套粘接。
[0014]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固定下肢,患者通过扶手和上下平台移动到传动带上,打开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将患者的下肢分别放置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上,通过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
将下肢进行固定;S2,平衡感训练,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第二主动轮通过第二传动皮带带动第二被动轮转动,第二被动轮通过连接轴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绕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别通过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带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运动,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跟随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上下起伏运动带动患者的腿部运动,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主动轮通过第一传动皮带带动第一被动轮转动,第一被动轮转动带动第一滚筒转动,第一滚筒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二滚筒转动,传动带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表面开设的波浪形的导向槽通过导向轮带动下肢组件绕连接装置左右摆动,患者通过扶手控制身体的平衡,训练平衡感。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托架组件和下肢组件,将患者的下肢通过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一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后,通过联动装置带动患者的下肢运动,使患者能在下肢力量弱时顺利进入训练的初期阶段,解决了目前康复科的平衡感训练设备在患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架组件,所述托架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承托平台、传动带、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被动轮、第一传动皮带、扶手、固定杆、第一防护外壳、支撑座和上下平台;其中,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分别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滚筒的一侧,所述第一主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被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滚筒的一侧,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被动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皮带连接,所述传动带套设于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的表面,所述承托平台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位于所述传动带的内部,所述传动带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防护外壳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承托平台的一侧,所述扶手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所述上下平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下肢组件,所述下肢组件包括底座、连接板、连接装置、联动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导向轮和第二防护外壳;其中,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侧,所述联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分别与所述联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底部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导向槽的内部,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外壳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连接板、连接装置和所述联动装置的表面,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贯通所述第二防护外壳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表面开设的所述导向槽的形状为波浪形,所述导向槽首尾相接设置于所述传动带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限位杆,所述第二连接座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贯通所述第二防护外壳与所述连接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和所述限位槽的剖面形状为倒T字形,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科全向摆动肢体平衡感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电机座、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轮、第二被动轮、第二传动皮带、连接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推拉杆、第二推拉杆、第一滑块、第一导轨、第二滑块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电机座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座的顶部,所述第二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琳佩陈联水
申请(专利权)人:叶琳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