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TM模型自动生成边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216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DTM模型自动生成边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点云数据,生成DTM模型;S2:利用红黑二叉树对DTM模型中的不规则三角网生成拓扑数据;S3:读取S2的拓扑数据,生成边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DTM模型自动生成边界简单高效,去除了DTM模型中的冗余数据,对提高DTM法计算土方量的自动化程度有一定参考意义。法计算土方量的自动化程度有一定参考意义。法计算土方量的自动化程度有一定参考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TM模型自动生成边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方量计算,尤其是一种DTM模型自动生成边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DTM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如地面温度、降雨、地球磁力、重力、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其他地面诸特征。或者说,数字地面模型是一个表示地面特征空间分布的数据库,一般用一系列地面点坐标(x,y,z)及地表属性(目标类别、特征等)组成数据阵列,以此组成数字地面模型。
[0003]该模型通常是以三角网或者是格网作为基础,在土方量的计算方面,一般会用到TIN法。它主要通过离散数据点来进行邻接三角形构造,由此获得网状结构。以该类模型作为基础的土方量计算可以合理地使用所测离散高程点以及地形特征点等来进行三角网的构建。而在工程区域进行野外测量时,则是基于地形起伏的情况来进行地形特征点的采集,通过所测数据而获得的数字地面模型具有良好的真实性,能够十分接近于真实的地形特点。它在地形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十分的适用。在构建好三角网以后,则可通过三角网来进行计算,首先将三角形构成的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TM模型自动生成边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点云数据,生成DTM模型;S2:利用红黑二叉树对DTM模型中的不规则三角网生成拓扑数据;S3:读取S2的拓扑数据,生成边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TM模型自动生成边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S2.1:首先建立结构体m_out,结构体内存放pointlist、pointattributelist、trianglelist、neighborlist四个数组;其中,pointlist用来存放三角形点的平面坐标,pointattributelist用来存放三角形点的高程坐标,trianglelist用来存放三角形顶点序号,neighborlist用来存放三角形各边三个相邻三角形序号,

1表示该方向没有相邻三角形;S2.2:建立红黑二叉树,对DTM中每个三角形迭代,对每个三角形的每个点设置索引值,初始值为0,根据迭代次数加1,随后按照红黑二叉树规则将点添加到树中;S2.3:将neighborlist数组中每个值设置为

1,对每个三角形进行迭代,将三角形的点放到红黑二叉树中查找,返回点的索引值,将该点的平面坐标存入pointlist中,关键字值根据索引值设定;将该点的高程值存入pointattributelist中,关键字值根据索引值设定;将该点的顶点存入trianglelist,关键字值初始值从0开始,根据迭代次数加1;S2.4:设立初始值为0,随迭代次数加1的整型变量nTriCount,建立数据结构map容器neighbourMap,两个成员变量由结构模板pair组成,第一个成员变量为三角形的边,第二个成员变量为当前边的左右三角形序号,而pair的两个成员变量由整型变量构成,在S2.3中迭代的三角形中三个点的索引值两两组成一条边,索引值小的在前,存放到pair中,将这条边放到neighbourMap中进行查找,如果没有找到,则将边存放到neighbourMap的第一个成员变量中,neighbourMap中第二个成员变量的前后两个变量分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琦李如仁关喜彬周宝春韩希平王松柏王刚周志达冀耀宇孙佳庆潘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远见吉星信息工程吉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