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84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包括数字化保护模块、区块链传输模块、验证检验模块、相关机构和公共数据库,所述数字化保护模块用于建立文化遗产数字化数据库、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模型库和搭建文化资产数字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结合区块链技术和非物质文化数据化技术提出,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等特性。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等特性。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等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处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0003]目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一种有效合理的管理技术,也无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结合了区块链技术和非物质文化数据化技术,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等特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包括数字化保护模块、区块链传输模块、验证检验模块、相关机构和公共数据库;
[0007]所述数字化保护模块用于建立文化遗产数字化数据库、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模型库和搭建文化资产数字平台;
[0008]所述区块链传输模块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对已经经过多方验证的非物质文化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同步,并将数据的校验证明存储到区块链上;
[0009]所述验证检验模块用于检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被误传篡改;
[0010]所述相关机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发现者、收集者和验证者,所述相关机构用于将整理收集的数据存储到所述公共数据库中,并提取出摘要和验证信息发布到区块链上,其他相关机构对发布的数据进行验证和评估;
[0011]所述公共数据库用于存储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其中数据的摘要、发现者和存储路径信息保存在区块链中。
[0012]优选的,所述数字化保护模块包括:
[0013]建立文化遗产数字化数据库,包括采集、存储并整理实物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
料和影像资料,相关机构将收集整理的数据上传到公共数据库,并发布到区块链中,其他相关机构在完成区块链共识的过程中也对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进行验证和评估,使得在区块链中存储的文化遗产数据是权威无误的;
[0014]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模型库,搭建各类文化遗产虚拟模型和虚拟场景;
[0015]搭建文化资产数字平台,包括利用互联网技术、全息影像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建立数字博物馆数字媒介以展示数字文化遗产。
[0016]优选的,所述区块链传输模块包括传输单元、共享单元和提取单元;
[0017]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网络层建立各个节点的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各个节点与多个所述相关机构一一对应;
[0018]所述共享单元用于各个节点上的相关机构利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对已经经过多方验证的非物质文化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同步;
[0019]所述提取单元用于为已经经过多方验证的非物质文化数据进行提取操作得到数据校验证明,并将数据的校验证明存储到区块链上。
[0020]优选的,所述区块链传输模块还包括安全单元,所述安全单元用于对所述相关机构进行安全评估,根据安全评估结果判断是否添加新的相关机构为区块链节点,以及将不符合评估标准的相关机构从区块链节点中删除;
[0021]所述安全单元的工作具体包括:
[0022]判断相关机构参数是否满足成为区块链节点的预设阈值;
[0023]当相关机构满足预设阈值时,将该相关机构添加为新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工作数据交互;
[0024]每隔预设时间重新验证已成为区块链节点的相关机构参数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如果不满足,将该相关机构从区块链节点中删除。
[0025]优选的,所述区块链传输模块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0026]对传输的数据进行至少两次哈希运算,获得第一摘要信息;
[0027]利用至少两个私钥对第一摘要信息进行多次加密,获得传输的数据的数字签名信息;
[0028]将传输的数据、传输的数据的数字签名信息以及至少两个私钥对应的至少两个公钥发送给区块链节点。
[0029]优选的,所述验证检验模块包括获取单元和校验单元;
[0030]所述获取单元用于通过面向用户的接口获取非物质文化数据;
[0031]所述校验单元用于利用区块链中存储的不可篡改的校验证明,用户可对获取的非物质文化数据进行完整性验证。
[0032]优选的,所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还包括分类模块,所述分类模块用于对所述公共数据库存储的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进行分类;
[0033]所述分类模块对所述公共数据库存储的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进行分类包括:
[0034]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样本,并对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样本进行预处理后,初始设定权值;
[0035]利用分类模型对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样本分类,结合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样本的正确分类信息获得所述分类模型对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样本的错判结果以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样本中与所述错判结果对应的错判样本;
[0036]根据所述错判样本的权值计算所述分类模型的错判率,根据所述分类模型的错判率计算所述分类模型的权值,利用所述分类模型的权值更新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样本的权值;
[0037]利用权值更新后的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样本重复上述步骤迭代所述分类模型,根据所述错判率在迭代获得的多个所述分类模型中筛选出多个目标分类模型;
[0038]利用各所述目标分类模型对待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分类,基于各所述目标分类模型的权值确定所述待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的分类结果。
[0039]优选的,对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样本进行预处理包括:
[0040]去除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样本中的非文本部分,并对剩余的文本进行分词和去除停用词处理;
[0041]从去除停用词后的结果中提取关键部分,并将提取的所述关键部分作为预处理后的结果。
[0042]优选的,根据所述分类模型的错判率计算所述分类模型的权值包括:
[0043]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分类模型的权值:
[0044][0045]其中,a
i
为第i次迭代获得的分类模型的权值,ε
i
为第i次迭代获得的分类模型的错判率,其中i=1,2,3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化保护模块、区块链传输模块、验证检验模块、相关机构和公共数据库;所述数字化保护模块用于建立文化遗产数字化数据库、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模型库和搭建文化资产数字平台;所述区块链传输模块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对已经经过多方验证的非物质文化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同步,并将数据的校验证明存储到区块链上;所述验证检验模块用于检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被误传篡改;所述相关机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发现者、收集者和验证者,所述相关机构用于将整理收集的数据存储到所述公共数据库中,并提取出摘要和验证信息发布到区块链上,其他相关机构对发布的数据进行验证和评估;所述公共数据库用于存储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其中数据的摘要、发现者和存储路径信息保存在区块链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保护模块包括:建立文化遗产数字化数据库,包括采集、存储并整理实物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相关机构将收集整理的数据上传到公共数据库,并发布到区块链中,其他相关机构在完成区块链共识的过程中也对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进行验证和评估,使得在区块链中存储的文化遗产数据是权威无误的;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模型库,搭建各类文化遗产虚拟模型和虚拟场景;搭建文化资产数字平台,包括利用互联网技术、全息影像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建立数字博物馆数字媒介以展示数字文化遗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传输模块包括传输单元、共享单元和提取单元;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网络层建立各个节点的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各个节点与多个所述相关机构一一对应;所述共享单元用于各个节点上的相关机构利用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对已经经过多方验证的非物质文化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同步;所述提取单元用于为已经经过多方验证的非物质文化数据进行提取操作得到数据校验证明,并将数据的校验证明存储到区块链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传输模块还包括安全单元,所述安全单元用于对所述相关机构进行安全评估,根据安全评估结果判断是否添加新的相关机构为区块链节点,以及将不符合评估标准的相关机构从区块链节点中删除;所述安全单元的工作具体包括:判断相关机构参数是否满足成为区块链节点的预设阈值;当相关机构满足预设阈值时,将该相关机构添加为新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工作数据交互;每隔预设时间重新验证已成为区块链节点的相关机构参数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如果不满足,将该相关机构从区块链节点中删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验证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传输模块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对传输的数据进行至少两次哈希运算,获得第一摘要信息;利用至少两个私钥对第一摘要信息进行多次加密,获得传输的数据的数字签名信息;将传输的数据、传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阳刘凌孙汉杰赵俊峰柴润泽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