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157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安装在外壳体前端的收割机构,所述外壳体的前侧面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处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外壳体中滑动设置有收集料物的集料仓,通过在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动力机构,由动力机构上的第二电机带动半锥齿轮转动,通过半锥齿轮与两个完全锥齿轮的啮合关系,使轴杆做往复的旋转运动,在当轴杆做往复旋转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套与轴杆螺纹关系,进而带动底板做往复水平运动,使集料仓在外壳体中水平滑动,能够将青蒿料物在湿润状态下的表面污水快速甩落下来,进而由集料仓底部渗透孔将污水甩出,并由下方的收集斗进行收集,增加青蒿料物的干燥性,避免青蒿料物在收集后腐烂。集后腐烂。集后腐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青蒿收集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青蒿是菊科蒿属植物,一年生草本。青蒿含挥发油,也含艾蒿碱及苦味素等。入药,但非中药“青蒿”之正品。据报道,该种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之效,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也止盗汗、中暑等,因此具有极高地使用价值。青蒿大规模种植已经实现。在青蒿成熟后需要对植株进行收割,传统的收割方法采用人工收割,随着时代的发展,青蒿的机械化收集已经代替人工。
[0003]现有的青蒿收集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青蒿收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受天气影响较大,在阴雨天气下,青蒿受到雨水打湿,在收集后其表面存在大量水滴,极易产生腐烂,而在天气晴好时,青蒿上附着的泥土易产生大量灰尘,造成扬尘情况,影响环境卫生,另外在收集至料仓中时,料物易出现堆积的情况,造成储存空间不均匀,影响储存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易腐烂、灰尘大与易堆积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包括外壳体,以及安装在外壳体前端的收割机构,所述外壳体的前侧面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处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外壳体中滑动设置有收集料物的集料仓,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晃动集料仓的动力机构,所述集料仓中设置有用于拍打散落料物的捶料机构,所述集料仓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收集散落污水的收集斗,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收集扬尘的吸尘器。
[0006]优选的,所述收割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与收料铲,所述收料铲固定在外壳体的前端,所述收料铲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灰板,所述挡灰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收料辊,所述收料辊的内部固定有轴心杆,所述轴心杆的两端与两侧的侧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侧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轴心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收料辊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收割刀片。
[0007]优选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与运输带,所述主动辊的两端与收料铲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的两端与外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运输带套设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上主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飞轮,所述飞轮通过皮带与轴心杆传动连接,所述运输带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多条阻挡条。
[0008]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与轴杆,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杆的两端与轴承座和外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半锥齿轮,所述半锥齿轮两侧的轴杆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完全锥齿轮,所述半锥齿轮均与两个完全锥齿轮啮合。
[0009]优选的,所述集料仓的两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集料仓通过两侧的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捶料机构包括底板与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固定在外壳体的两侧内壁上,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壳,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摆动杆,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摆动杆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套壳中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拍打板,所述第一转轴一侧的套壳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拍打板。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与轴杆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集料仓的底部开设有渗透孔。
[0013]与现有青蒿收集装置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集料仓滑动设置在外壳体中,而在外壳体的内壁上设置动力机构,由动力机构上的第二电机带动半锥齿轮转动,通过半锥齿轮与两个完全锥齿轮的啮合关系,使轴杆做往复的旋转运动,在当轴杆做往复旋转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套与轴杆螺纹关系,进而带动底板做往复水平运动,使集料仓在外壳体中水平滑动,能够将青蒿料物在湿润状态下的表面污水快速甩落下来,进而由集料仓底部渗透孔将污水甩出,并由下方的收集斗进行收集,增加青蒿料物的干燥性,避免青蒿料物在收集后腐烂;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集料仓中设置捶料机构,当底板做往复水平运动时,通过限位槽与摆动杆的滑动作用,使支撑杆做旋转摇摆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的联动作用使第一转轴同步做往复旋转运动,通过第一转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转轴上第二齿轮的啮合作用,使第一拍打板与第二拍打板做相对拍打动作,进而对掉落过程中的料物不断拍打,使青蒿料物在干燥状态下将表面灰尘飞散在空中,进而由外壳体内壁上的吸尘器将灰尘收集,避免收集过程中扬尘的产生,提高环境卫生,能够适用于多种工作环境,不限于阴雨及天晴时使用;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集料仓做往复水平运动,使其内部储放的青蒿料物能够保持均匀,能够充分占用集料仓的内部空间,减少空间浪费,同时提高料物压实性,增大储存量。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外壳体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捶料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外壳体;2、阻挡条;3、挡灰板;4、收割刀片;5、收料辊;6、侧板;7、第一电
机;8、收料铲;9、飞轮;10、运输带;11、捶料机构;12、支撑杆;13、吸尘器;14、集料仓;15、滑槽;16、第二电机;17、半锥齿轮;18、完全锥齿轮;19、轴杆;20、收集斗;21、螺纹套;22、轴承座;1101、底板;1102、限位槽;1103、摆动杆;1104、旋转块;1105、第一连杆;1106、第二连杆;1107、固定板;1108、第三连杆;1109、套壳;1110、第一拍打板;1111、第二拍打板;1112、第一齿轮;1113、第一转轴;1114、第二转轴;1115、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包括外壳体(1),以及安装在外壳体(1)前端的收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前侧面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处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外壳体(1)中滑动设置有收集料物的集料仓(14),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晃动集料仓(14)的动力机构,所述集料仓(14)中设置有用于拍打散落料物的捶料机构(11),所述集料仓(14)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收集散落污水的收集斗(20),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收集扬尘的吸尘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割机构包括第一电机(7)与收料铲(8),所述收料铲(8)固定在外壳体(1)的前端,所述收料铲(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灰板(3),所述挡灰板(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6),两个所述侧板(6)之间设置有收料辊(5),所述收料辊(5)的内部固定有轴心杆,所述轴心杆的两端与两侧的侧板(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7)安装在侧板(6)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与轴心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收料辊(5)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收割刀片(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与运输带(10),所述主动辊的两端与收料铲(8)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辊的两端与外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运输带(10)套设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上主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飞轮(9),所述飞轮(9)通过皮带与轴心杆传动连接,所述运输带(10)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多条阻挡条(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收料的青蒿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6)与轴杆(19),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2),所述轴杆(19)的两端与轴承座(22)和外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半锥齿轮(17),所述半锥齿轮(17)两侧的轴杆(19)上对称固定有两个完全锥齿轮(18),所述半锥齿轮(17)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乾堂王娅娟叶福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源海汇药物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