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156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工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将振动杆(1)的两端支撑在承载台上,使得所述振动杆(1)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杆体处于悬空状态;在所述杆体上拼焊钢筋以形成钢筋笼(3),所述钢筋笼(3)和所述振动杆(1)匹配形成吊装组件;利用起重设备对所述吊装组件进行起吊,并将其放入已成孔的桩基内成桩。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常规的长螺旋钻机成桩的钢筋笼为预制,而钢筋笼和振动杆的对位是在置入桩基孔前进行的,且需要匹配多台起重设备辅助完成对位安装,导致长螺旋钻机成桩生产成本高、施工进度慢、且在振动杆穿入钢筋笼的过程中钢筋笼存在较大的被损坏的风险的技术问题。筋笼存在较大的被损坏的风险的技术问题。筋笼存在较大的被损坏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工程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长螺旋钻机成桩的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螺旋钻机成桩在长螺旋钻机成孔后,钻杆上升过程中泵送压入混凝土至设计标高,提出钻杆,压入钢筋笼成桩,此过程振动杆如何顺利穿入钢筋笼放入孔内成为施工难题。
[0003]常规情况下,长螺旋钻机成桩的钢筋笼是预制的成品,振动杆在钢筋笼放入孔内前穿入钢筋笼。由于振动杆是钢制的,虽然其根据桩基长度可长可短,但自身重量大,单靠人工无法完成穿入的,需要配备四台起重设备才能完成振动杆穿入钢筋笼的对位和安装,这种情况下施工成本会增加,施工进度会变慢,且在振动杆穿入钢筋笼的过程中钢筋笼存在较大的被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常规的长螺旋钻机成桩的钢筋笼为预制,而钢筋笼和振动杆的对位是在置入桩基孔前进行的,且需要匹配多台起重设备辅助完成对位安装,导致长螺旋钻机成桩生产成本高、施工进度慢、且在振动杆穿入钢筋笼的过程中钢筋笼存在较大的被损坏的风险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有助于提高长螺旋钻机施工速度、节约施工成本,并有效保护成品钢筋笼。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长螺旋钻机成桩的施工的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
[0006]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将振动杆的两端支撑在承载台上,使得所述振动杆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杆体处于悬空状态;在所述杆体上拼焊钢筋以形成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和所述振动杆匹配形成吊装组件;利用起重设备对所述吊装组件进行起吊,并将其放入已成孔桩基内。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长螺旋钻机成桩的施工的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通过将振动杆悬空设置后下振动杆上设置钢筋笼,以此替代了常规的施工过程中对振动杆吊装后置入钢筋笼中的施工作业,从而避免了振动杆吊装对位钢筋笼需要多台起重设备共同辅助完成,且钢筋笼在置入振动杆的过程中容易因为振动杆置入错位而导致结构损坏的情况的发生。进而解决了由于常规的长螺旋钻机成桩的钢筋笼为预制,而钢筋笼和振动杆的对位是在置入桩基孔前进行的,且需要匹配多台起重设备辅助完成对位吊装,导致长螺旋钻机成桩生产成本高、施工进度慢、且在振动杆穿入钢筋笼的过程中钢筋笼存在较大的被损坏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8]优选地,所述承载台包括钢筋笼操作台和振动杆支撑台,所述振动杆支撑台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钢筋笼操作台相对的两端的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所述振动杆支撑台
的支撑面位于所述钢筋笼操作台的台面上方,所述振动杆支撑台的支撑面与所述钢筋笼操作台的台面之间的区域形成拼焊所述钢筋笼的操作空间。
[0009]优选地,在所述杆体上拼焊钢筋以形成钢筋笼的步骤包括所述钢筋笼的本体的制作和所述钢筋笼的底部锥体的焊接;其中,所述本体至少包括钢筋笼加强圈和主筋,所述本体的制作过程包括:在所述杆体上套设多个所述钢筋笼加强圈,使多个所述钢筋笼加强圈沿所述杆体的轴向间隔排布,然后在所述钢筋笼加强圈上焊接所述主筋。
[0010]优选地,所述本体还包括螺旋箍筋,所述本体的制作过程还包括:将所述螺旋箍筋缠绕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主筋上。
[0011]优选地,所述底部锥体的焊接过程包括:在完成所述本体的制作后,利用起重设备沿所述振动杆的轴向向一侧抽拉所述振动杆,使所述振动杆的一端落在所述钢筋笼操作台上,在所述本体的与所述振动杆的所述一端对应的一端上进行加工以形成所述底部锥体。
[0012]优选地,所述利用起重设备对所述吊装组件进行起吊,并放入已成孔桩基内的过程包括吊装组件的定位过程,所述吊装组件的定位过程包括通过起重设备将所述振动杆的所述一端向所述底部锥体中推动,使所述振动杆的所述一端紧贴着所述底部锥体的尖端内侧。
[0013]优选地,所述利用起重设备对所述吊装组件进行起吊,并放入已成孔桩基内的过程包括:在完成吊装组件的定位过程后,在钢筋笼的首尾两端悬挂吊装绳,并由起重设备的主副吊钩一起配合进行起吊,并将钢筋笼连带振动杆一并吊入桩基孔内。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或第二支撑台上设置有用于对振动杆的周向位置进行固定的凹槽。
[0015]优选地,所述钢筋笼操作台上沿垂直所述振动杆在振动杆支撑台上的搭接方向设有滚轴组件,所述滚轴组件用于辅助所述振动杆沿轴向拖拽时在钢筋笼操作台上移动。
[0016]优选地,所述滚轴组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在所述钢筋笼操作台上端面的滚筒。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的施工过程中将钢筋笼设置在振动杆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吊装前的施工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振动杆;2、操作空间;3、钢筋笼;301、底部锥体;302、钢筋笼加强圈;303、主筋;304、螺旋箍筋;4、钢筋笼操作台;5、振动杆支撑台;501、第一支撑台;502、第二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上”、“下”、“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
示的设备、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23]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6]如图1至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长螺旋钻机成桩的施工的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首先,将振动杆1的两端支撑在承载台上,使得振动杆1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杆体处于悬空状态;其次,在杆体上焊接钢筋以形成钢筋笼3,钢筋笼3和振动杆1匹配形成吊装组件;最后,利用起重设备对吊装组件进行起吊,并将其放入已成孔桩基内。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长螺旋钻机成桩的施工的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通过将振动杆悬空设置后下振动杆上设置钢筋笼,以此替代了常规的施工过程中对振动杆吊装后置入钢筋笼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用于长螺旋钻机成桩的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将振动杆(1)的两端支撑在承载台上,使得所述振动杆(1)的位于其两端之间的杆体处于悬空状态;在所述杆体上拼焊钢筋以形成钢筋笼(3),所述钢筋笼(3)和所述振动杆(1)匹配形成吊装组件;利用起重设备对所述吊装组件进行起吊,并将其放入已成孔的桩基内成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包括钢筋笼操作台(4)和振动杆支撑台(5),所述振动杆支撑台(5)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钢筋笼操作台(4)相对的两端的第一支撑台(501)和第二支撑台(502),所述振动杆支撑台(5)的支撑面位于所述钢筋笼操作台(4)的台面上方,所述振动杆支撑台(5)的支撑面与所述钢筋笼操作台(4)的台面之间的区域形成拼焊所述钢筋笼(3)的操作空间(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杆体上拼焊钢筋以形成钢筋笼(3)的步骤包括:所述钢筋笼(3)的本体的制作和所述钢筋笼(3)的底部锥体(301)的焊接;其中,所述本体至少包括钢筋笼加强圈(302)和主筋(303),所述本体的制作过程包括:在所述杆体上套设多个所述钢筋笼加强圈(302),使多个所述钢筋笼加强圈(302)沿所述杆体的轴向间隔排布,然后在所述钢筋笼加强圈(302)上焊接所述主筋(3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螺旋箍筋(304),所述本体的制作过程还包括:将所述螺旋箍筋(304)缠绕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主筋(303)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振动杆和钢筋笼匹配吊装的施工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泽锋李俊生刘青文杨道辉贺盼旬张建国裴娟文张北斗李青李赫然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