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132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46
一种压缩空气站,其包括:至少两个产生废热的压缩空气部件,其中相应的压缩空气部件被设计成压缩机或者被设计为冷冻式干燥机,其中在排气道(13)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压缩空气部件,即冷冻式干燥机(12),并且其中在同一排气道(13)上连接有另外的压缩空气部件,其中在冷冻式干燥机(12)内预设有压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23),在其中,通过在制冷流体回路(24)中引导的制冷流体来冷却压缩空气,其中制冷流体回路(24)包括制冷流体压缩机(25)、冷凝器(26)、膨胀阀(27)和压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23),其中压缩空气站还包括干燥机排气道(15),其被预设用于排出被引导穿过冷冻式干燥机(12)的冷却空气流,并且将冷冻式干燥机(12)的冷却空气出口(19)与排气道(13)上的冷冻式干燥机接口(16)相连,其中冷冻式干燥机(12)具有风扇(20),其包括转速可调的风扇马达(21),并且风扇(20)被设计用于传送冷却空气流,甚至逆着目前在排气道(13)中占主导的背压,其中冷冻式干燥机(12)具有用于采集各个当前的冷却空气体积流值Vact的流量传感器(30),并且其中冷冻式干燥机(12)具有控制装置(22)或者与控制装置(22)共同作用,该控制装置被设置和设计用于采集并处理流量传感器(30)的数据并且操控风扇(20)的风扇马达(21),使得不依赖于排气道(13)内的当前背压,各个当前的冷却空气体积流Vact遵循冷却空气体积流额定值Vsoll。流Vact遵循冷却空气体积流额定值Vsoll。流Vact遵循冷却空气体积流额定值Vs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空气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站,其包括:至少两个产生废热的压缩空气部件,其中相应的压缩空气部件被设计成压缩机,特别地被设计为螺杆压缩机,或者被设计为冷冻式干燥机;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将废热排到空间外的排气道。

技术介绍

[0002]在冷冻式干燥机内预设有压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在其中,通过在制冷流体回路中引导的制冷流体来冷却压缩空气,其中制冷流体回路包括制冷流体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压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通常,已经通过一个或更多个排气道,从其中安装了压缩空气部件的工作间内排出由一个或更多个压缩机生成的废热。对于与存在于压缩空气站内的压缩机相比大多生成更少量废热的冷冻式干燥机而言,废热通常被引入到工作间内或者通过布置在冷冻式干燥机上方的抽吸罩得到排放。然而,特别是在将一个或更多个冷冻式干燥机的废热排出到工作间内时或者甚至在通过布置在冷冻式干燥机上方的抽吸罩仅不完全地排放时,会出现以下问题,即工作间内的环境空气变暖并且压缩机(特别是螺杆压缩机)和冷冻式干燥机的效率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与此相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缩空气站或者说一种对应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从工作间内改善地排放甚至是存在于压缩空气站内的冷冻式干燥机的废热成为可能。
[0004]在装置技术方面,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压缩空气站得以实现,而在方法技术方面,该目的通过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的特征的、用于操控冷冻式干燥机的风扇的风扇马达的方法得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有利的改进方案。
[0005]在装置技术方面,压缩空气站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干燥机排气道,该干燥机排气道被预设用于排出被引导穿过冷冻式干燥机的冷却空气流,并且将冷冻式干燥机的冷却空气出口与排气道上的冷冻式干燥机接口相连,其中冷冻式干燥机具有风扇,该风扇包括转速可调的风扇马达,并且风扇被设计用于传送冷却空气流,甚至逆着目前在排气道中占主导的背压,其中冷冻式干燥机具有用于采集各个当前的冷却空气体积流值V
act
的流量传感器,并且其中冷冻式干燥机具有控制装置或者与控制装置共同作用,该控制装置被设置和设计用于采集并处理流量传感器的数据并且操控风扇的风扇马达,使得不依赖于排气道内的当前背压,各个当前的冷却空气体积流V
act
遵循冷却空气体积流额定值V
soll

[0006]在方法技术方面提出了,操控压缩空气站内的冷冻式干燥机的风扇,以便也补偿排气道内的波动的背压,其也由至少一个另外的压缩空气部件供料,其中以如下方式配置该方法:
[0007]一种用于操控压缩空气站内的冷冻式干燥机的风扇的风扇马达的方法,其中压缩空气站包括:至少两个产生废热的压缩空气部件,其中相应的压缩空气部件被设计成压缩
机,特别地被设计为螺杆压缩机,或者被设计为冷冻式干燥机;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将废热排到空间外的排气道,其中在排气道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压缩空气部件,即冷冻式干燥机,并且其中在同一排气道上连接有另外的压缩空气部件,
[0008]其中在冷冻式干燥机内预设有压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在其中,通过在制冷流体回路中引导的制冷流体来冷却压缩空气,其中制冷流体回路包括制冷流体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压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
[0009]其中压缩空气站还包括干燥机排气道,其被预设用于排出被引导穿过冷冻式干燥机的冷却空气流,并且将冷冻式干燥机的冷却空气出口与排气道上的冷冻式干燥机接口相连,
[0010]其中冷冻式干燥机具有风扇,该风扇包括转速可调的风扇马达,并且风扇被设计用于传送排出空气,甚至逆着目前在排气道中占主导的背压,
[0011]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
预先确定冷却空气体积流额定值V
soll

[0013]‑
采集各个当前的冷却空气体积流值V
act
,并且
[0014]‑
操控风扇(20)的风扇马达(21),使得各个当前的冷却空气体积流V
act
遵循分别预先确定的冷却空气体积流额定值V
soll

[0015]本专利技术的核心考虑在于,进行冷冻式干燥机中的风扇的风扇马达的调节,使得冷冻式干燥机的排出空气流的剩余压强适应于与至少一个螺杆压缩机共同使用的排气道系统的压力水平。就这点而言,改变风扇的风扇马达的转速,使得单位时间的冷冻式干燥机的排出空气量,即冷冻式干燥机的冷却空气体积流不依赖于排气道内的当前背压而保持不变。
[0016]就这点而言,冷冻式干燥机的凝结气压和制冷功率都不依赖于当前背压而保持在相同的水平,其中根据其它标准,仍有可能改变凝结气压或者说制冷功率,但是仍保持排气道内或者说排气道系统内的当前给定的背压,而不会影响冷冻式干燥机的凝结气压或者说制冷功率。在此,当前给定的剩余压强理解为当前给定的风扇压力储备,其用于克服例如排气道的额外流动阻力。当能够克服得自与其它部件(例如所连接的螺杆压缩机以及尤其在常见长度的排气道中出现的额外流动阻力)的相互作用的背压时,用在冷冻式干燥机中的风扇的最大可实现的剩余压强被视为充分的。
[0017]虽然关于制冷流体回路,一方面要谈及冷凝器,而另一方面要谈及膨胀阀,但要阐明的是,制冷流体回路并非必然必须以气液/液气的相变而进行操纵,而是在特定的制冷剂下,还通过跨临界的过程进行工作,诸如在CO2(R

744)下。由此,不存在液化,更确切地说,热量被传递到制冷流体回路的高压侧上并且保持气相。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由此被视为与凝结温度等效的数值。
[0018]本专利技术意义上的转速可调的风扇马达理解为,可以特别地通过变频或者说通过相位控制调整其转速的风扇马达。
[0019]在本申请中,“被引导穿过冷冻式干燥机的冷却空气流”指的是冷却空气流本身。如果论及冷却空气体积流,那么指的应该是例如以m3/s为单位表述的体积流的数值,即每个时间间隔内由冷却空气流传输的冷却空气体积。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流量传感器被设计为压差传感器。
[0021]在本文提出的压缩空气站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冷冻式干燥机的风扇由此也被设计为径流式风扇。不可否认,通常使用的轴流式风扇在标称点处具有更低的功率消耗,并且由此,在能量方面最初看起来更有益。然而,这特别地适用于通常使用的冷冻式干燥机,其直接将其废热吹到安装其的工作间内。径流式风扇看起来更适合直接连接至排气道或者说排气道系统,因为其可以确保更高的剩余压强。
[0022]在一种更优选的设计方案中预设了,螺杆压缩机和冷冻式干燥机通过压缩空气管线相互连接,并且压缩空气管线被设计用于,为了干燥的目的,将由螺杆压缩机输出的压缩空气转运至冷冻式干燥机,其中螺杆压缩机的冷却空气出口通过压缩机接口,连接至排气道,而冷冻式干燥机也被连接至该排气道。在该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螺杆压缩机和冷冻式干燥机通过对应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压缩空气站,所述压缩空气站包括:至少两个产生废热的压缩空气部件,其中相应的所述压缩空气部件被设计成压缩机,特别地被设计为螺杆压缩机,或者被设计为冷冻式干燥机,其中在排气道(13)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压缩空气部件,即冷冻式干燥机(12),并且其中在同一所述排气道(13)上连接有另一压缩空气部件,其中在所述冷冻式干燥机(12)内预设有压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23),在其中,通过在制冷流体回路(24)中引导的制冷流体来冷却压缩空气,其中所述制冷流体回路(24)包括制冷流体压缩机(25)、冷凝器(26)、膨胀阀(27)和所述压缩空气/制冷剂热交换器(23),其中所述压缩空气站还包括干燥机排气道(15),所述干燥机排气道被预设用于排出被引导穿过所述冷冻式干燥机(12)的冷却空气流,并且将所述冷冻式干燥机(12)的冷却空气出口(19)与所述排气道(13)上的冷冻式干燥机接口(16)相连,其中所述冷冻式干燥机(12)具有风扇(20),所述风扇包括转速能调的风扇马达(21),并且所述风扇(20)被设计用于传送所述冷却空气流,甚至逆着目前在所述排气道(13)中占主导的背压,其中所述冷冻式干燥机(12)具有用于采集各个当前的冷却空气体积流值V
act
的流量传感器(30),并且其中所述冷冻式干燥机(12)具有控制装置(22)或者与控制装置(22)共同作用,所述控制装置被设置和设计用于采集并处理所述流量传感器(30)的数据并且操控所述风扇(20)的风扇马达(21),使得不依赖于所述排气道(13)内的当前背压,各个当前的所述冷却空气体积流V
act
遵循冷却空气体积流额定值V
s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传感器(30)被设计为压差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空气站,其特征在于,被设计为压差传感器的所述流量传感器(30)被归入到配属于所述风扇(20)的入流喷嘴(31)内,并且相较于基准压力采集在此处占主导的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式干燥机(12)的风扇(20)被设计为径流式风扇。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站,其特征在于,螺杆压缩机(11)和所述冷冻式干燥机(12)通过压缩空气管线(14)相互连接,并且所述压缩空气管线(14)被设计用于,为了干燥的目的,将由所述螺杆压缩机(11)输出的压缩空气转运至所述冷冻式干燥机(12),其中所述螺杆压缩机(11)的冷却空气出口(18)通过压缩机接口(17),连接至所述排气道(13),所述冷冻式干燥机(12)也被连接至所述排气道。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站,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制冷流体压缩机的负载状态和/或根据环境温度,调整所述冷却空气体积流
额定值V
soll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站,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式:V
soll
=V
nenn
*F
Hub/KMK
*F
T
,根据冷却空气体积流设计值V
nenn
得出所述冷却空气体积流额定值V
soll
,所述冷却空气体积流设计值对于包括给定的所述制冷流体压缩机(25)的给定的所述制冷流体回路(24)是特异性的,其中因子F
Hub/KMK
和F
T
是校正因子,所述校正因子能够分别交替地被设为1或者被设为0到1之间的数值。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22)与环境空气传感器共同作用,优选地与温度传感器(42)共同作用,以采集代表送风状态的数值,特别是代表送风温度的数值,并且将其转发至所述控制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空气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机排气道(15)中布置有排气风门,所述排气风门被设计和设置用于,在所述制冷流体压缩机(25)停机状态下,封闭所述干燥机排气道(15)。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空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风门(29)被设计为重力致动的排气风门,其中如果所述风扇(20)将废气传送通过所述干燥机排气道(15),则所述排气风门开启,而如果所述风扇(20)停止,则所述排气风门关闭。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空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风门(29)与驱动马达(39)共同作用,其中所述驱动马达(39)由所述控制装置(22)操控,从而根据所述风扇(20)的运行状态,开启或者关闭所述排气风门(29)。12.一种用于操控压缩空气站内的冷冻式干燥机(12)的风扇(20)的风扇马达(21)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空气站包括:至少两个产生废热的压缩空气部件,其中相应的所述压缩空气部件被设计成压缩机,特别地被设计为螺杆压缩机,或者被设计为冷冻式干燥机;以及至少一个用于将废热排到空间外的排气道(13),其中在所述排气道(13)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压缩空气部件,即冷冻式干燥机(12),并且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菲尔
申请(专利权)人:凯撒空压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