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102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其中,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装置包括:冲击电流发生装置;油罐浮顶模拟装置,油罐浮顶模拟装置包括浮盘和电极,冲击电流发生装置和浮盘均通过导线与电极电连接,冲击电流发生装置与电极之间点连接并形成至少一个冲击点,油罐雷电流分流器设置在油罐浮顶模拟装置上;多个传感器,至少一个传感器与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电连接,至少另一个传感器与冲击电流发生装置电连接;检测系统,检测系统与冲击电流发生装置,并控制冲击电流发生装置的动作,检测系统还与传感器电连接,检测系统接收并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性能进行检测的问题。进行检测的问题。进行检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外浮顶油罐安全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标GB50074-2002规定,外浮顶油罐应采用两根导线在浮顶与罐体之间做电气连接,导线应选用横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复绞线。在实际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外浮顶油罐都能按照要求设置软铜复绞线,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为了配合外浮顶油罐浮盘起落的性能,软铜复绞线长度为20m左右,非常容易缠绕在浮盘的金属附件上,随着浮盘的下降,软铜复绞线可能被拉断。其次,在雷电流通过软铜复绞线时,趋肤效应使瞬时电感增大,导致电荷不能快速疏散,浮盘与罐壁之间形成电位差,可能造成火花放电。
[0003]为了减少和消除大型外浮顶油罐雷击着火事故,国内研制出雷电流分流器,以增强外浮顶油罐防雷安全性能。
[0004]雷电流分流器主要技术参数有分流装置最大冲击阻抗、分流装置最大通流量、监控系统感应范围误差、分流装置端对端电阻。上述技术参数只是标准确定,但没有实验室标准的检测方法,无法鉴定其产品能否达到标准要求。因此需要一套对雷电流分流器产品性能检测的标准检测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可以科学、准确地检测出分流装置最大冲击阻抗、分流装置最大通流量、监控系统感应范围误差、分流装置端对端电阻,确保产品质量。
[0005]现有防雷产品检测主要有以下几个系列:一是高压避雷器;二是电源浪涌过电压保护器;三是信号过电压保护器。这些产品已有系列的标准检测方法,主要是电源防雷方面的产品;而油罐雷电流分流器其性能与电源防雷产品不同,表征的考核技术参数也不尽相同,所以决定其检测的方法也不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雷电流分流器技术参数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性能进行检测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装置,包括:冲击电流发生装置;油罐浮顶模拟装置,油罐浮顶模拟装置包括浮盘和电极,冲击电流发生装置和浮盘均通过导线与电极电连接,冲击电流发生装置与电极之间点连接并形成至少一个冲击点,油罐雷电流分流器设置在油罐浮顶模拟装置上;多个传感器,至少一个传感器与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电连接,至少另一个传感器与冲击电流发生装置电连接;检测系统,检测系统与冲击电流发生装置,并控制冲击电流发生装置的动作,检测系统还与传感器电连接,检测系统接收并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
[0008]进一步地,冲击电流发生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能够发出冲击电流;标准
分流器,标准分流器与装置本体电连接;发生装置电压表,发生装置电压表与装置本体电连接,并检测装置本体中的剩余电压值。
[0009]进一步地,油罐浮顶模拟装置还包括罐体,浮盘设置在罐体上或者与罐体电连接。
[0010]进一步地,传感器为电流表。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方法,采用上述的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包括最大通流量检测、最大冲击阻抗检测、监控系统感应范围误差检测、分流器端对端电阻检测中的至少一项。
[0012]进一步地,最大通流量检测包括:启动检测装置的冲击电流发生装置;通过检测装置的检测系统调整冲击电流发生装置产生的冲击电流的幅值至通流量初始值;打开冲击电流发生装置的电流开关,并使冲击电流作用到检测装置的油罐浮顶模拟装置的电极上,以对油罐雷电流分流器进行冲击检测;按照通流量预设值依次增大冲击电流的幅值,且冲击电流的最大幅值大于100KA,并重复进行冲击检测;在每次冲击检测后,按标准查看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软复绞线是否有电熔损坏情况,若无电熔损坏情况,则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符合标准要求。
[0013]进一步地,最大冲击阻抗检测包括:启动检测装置的冲击电流发生装置;通过检测装置的检测系统调整冲击电流发生装置产生的冲击电流的幅值至阻抗初始值;打开冲击电流发生装置的电流开关,并使冲击电流作用到检测装置的油罐浮顶模拟装置的电极上,以对油罐雷电流分流器进行冲击检测;在冲击检测后,通过检测系统读取冲击电流发生装置的发生装置电压表中的剩余电流值,通过安装在油罐雷电流分流器上的传感器读取油罐雷电流分流器中的冲击电流值,并计算最大冲击阻抗=剩余电流值/冲击电流值,若最大冲击阻抗不大于3Ω,则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符合标准要求。
[0014]进一步地,监控系统感应范围误差检测包括:启动检测装置的冲击电流发生装置;通过检测装置的检测系统调整冲击电流发生装置产生的冲击电流的幅值至感应初始值;打开冲击电流发生装置的电流开关,并使冲击电流作用到检测装置的油罐浮顶模拟装置的电极上,以对油罐雷电流分流器进行冲击检测;依次增大冲击电流的幅值,并重复进行冲击检测;在每次冲击检测后,通过检测系统读取安装在冲击电流发生装置上的传感器的系统监测数据,读取油罐雷电流分流器上的分流器监测数据,并计算分流器监测数据相对于系统监测数据的误差,若误差不大于5%,则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符合标准要求。
[0015]进一步地,分流器端对端电阻检测包括:将油罐雷电流分流器中的软复绞线全部拉出;用毫欧表测试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软复绞线的末端与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转盘之间的接触电阻值;若接触电阻值小于30mΩ,则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符合标准要求。
[0016]进一步地,检测方法还包括在进行检测前的准备过程,准备过程包括将油罐雷电流分流器安装到检测装置的油罐浮顶模拟装置,并将检测装置的传感器与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电连接,将检测装置的冲击电流发生装置的电流引线连接到油罐浮顶模拟装置的电极上,并在电流引线上安装检测装置的传感器。
[0017]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油罐浮顶模拟装置和检测系统,从而能够将油罐雷电流分流器模拟到实际使用的场景中,从而可以根据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特性对油罐雷电流分流器进行最大通流量、最大冲击阻抗、监控系统感应范围误差、分流器端对端电阻等各项检测,从而确定油罐雷电流分流器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的技术指标值。上述设置方式
使得对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符合其应用在外浮顶油罐的实际情况,保证油罐雷电流分流器使用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0]图2示出了图1中的油罐浮顶模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2]10、冲击电流发生装置;11、装置本体;12、标准分流器;20、油罐浮顶模拟装置;21、浮盘;22、电极;30、传感器;40、检测系统;50、油罐雷电流分流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电流发生装置(10);油罐浮顶模拟装置(20),所述油罐浮顶模拟装置(20)包括浮盘(21)和电极(22),所述冲击电流发生装置(10)和所述浮盘(21)均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极(22)电连接,所述冲击电流发生装置(10)与所述电极(22)之间点连接并形成至少一个冲击点,油罐雷电流分流器(50)设置在所述油罐浮顶模拟装置(20)上;多个传感器(30),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30)与所述油罐雷电流分流器(50)电连接,至少另一个所述传感器(30)与所述冲击电流发生装置(10)电连接;检测系统(40),所述检测系统(40)与所述冲击电流发生装置(10),并控制所述冲击电流发生装置(10)的动作,所述检测系统(40)还与所述传感器(30)电连接,所述检测系统(40)接收并处理所述传感器(30)采集到的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流发生装置(10)包括:装置本体(11),所述装置本体(11)能够发出冲击电流;标准分流器(12),所述标准分流器(12)与所述装置本体(11)电连接;发生装置电压表,所述发生装置电压表与所述装置本体(11)电连接,并检测所述装置本体(11)中的剩余电压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浮顶模拟装置(20)还包括罐体,所述浮盘(21)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或者与所述罐体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30)为电流表。5.一种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罐雷电流分流器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方法包括最大通流量检测、最大冲击阻抗检测、监控系统感应范围误差检测、分流器端对端电阻检测中的至少一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通流量检测包括:启动所述检测装置的冲击电流发生装置(10);通过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系统(40)调整所述冲击电流发生装置(10)产生的冲击电流的幅值至通流量初始值;打开所述冲击电流发生装置(10)的电流开关,并使所述冲击电流作用到所述检测装置的油罐浮顶模拟装置(20)的电极(22)上,以对油罐雷电流分流器(50)进行冲击检测;按照通流量预设值依次增大所述冲击电流的幅值,且所述冲击电流的最大幅值大于100KA,并重复进行冲击检测;在每次冲击检测后,按标准查看所述油罐雷电流分流器(50)的软复绞线是否有电熔损坏情况,若无电熔损坏情况,则所述油罐雷电流分流器(50)符合标准要求。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思学娄仁杰马端祝何明俊张诗博董彬彬鲍立明李昊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