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反渗透浓水的回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0098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30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炼化反渗透浓水的回收方法。其包括:将炼化反渗透浓水进行氧化,以降解炼化反渗透浓水中的有机物,得到中间净化水;将中间净化水与软化药剂进行沉淀反应,得到一级净化水,软化药剂选自石灰乳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或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采用除钙镁树脂对一级净化水进行软化,得到软化水,除钙镁树脂选自硫脲基苯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炼化反渗透浓水的回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回收再利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炼化反渗透浓水的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由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盐废水以及高浓度氨氮废水,其中含盐废水是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高盐度废水有高浓度的可溶性无机盐,如Ca
2+
,Mg
2+
,Na
+
,Cl-,SO
42-等,含盐量为海水的3倍以上。含盐废水如果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水体中的生物产生严重的破坏,即高盐量会对生物产生抑制作用,如在普通活性污泥中,当废水含盐质量分数大于5%时,会引起微生物细菌质壁分离或丧失活性,导致传统生物系统的处理效率降低或失效。因此,含盐废水中盐分的去除及含盐废水的零排放已成为目前含盐废水的处理趋势,具有现实意义。
[0003]反渗透(RO)作为一种高效脱盐技术可用来生产高品质水源,已被广泛应用于炼化企业的含盐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工程。然而,在RO工艺运行中,大多数无机离子以及有机污染物都被拦截在浓水一侧,一般来说RO系统产水率只有75%左右,有25%左右的反渗透浓水需排放。RO装置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具有高COD、高盐、可生化性能差、色度高等特点,难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反渗透浓水的排放严重地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因此如何对反渗透浓水进行有效处理并实现最终的零排放成为反渗透技术广泛使用的一个瓶颈,是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0004]限于污水排放标准,国内对于炼化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有机污染物(COD)的去除方面,仅对炼化反渗透浓水进行COD去除为主,其它处理为辅的水质已经不能满足排放要求。
[0005]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必须提供了一种新的适用于炼化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化反渗透浓水的回收方法,以解决现有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以去除COD为主,这导致该方法得到的净化水仍无法直接排放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炼化反渗透浓水的回收方法,该回收方法包括:将炼化反渗透浓水进行氧化,以降解炼化反渗透浓水中的有机物,得到中间净化水;将中间净化水与软化药剂进行沉淀反应,得到一级净化水,其中软化药剂选自石灰乳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或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采用除钙镁树脂对一级净化水进行软化,得到软化水,除钙镁树脂选自硫脲基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型阳离子螯合树脂、氨基磷酸官能基苯乙烯共聚型阳离子螯合树脂和氟选择性官能基聚苯乙烯共聚型阳离子螯合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软化水中分离出硫酸钠和氯化钠,剩余的残液可作为氧化步骤的原料进行循环。
[0008]进一步地,从软化水中分离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步骤包括:将软化水输送至反渗
透装置中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水和第一回用水;使浓缩水在纳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得到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及分别对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和硫酸钠、凝结水以及剩余的残液,第一回用水和凝结水混合得到第二回用水,将蒸发结晶得到的剩余残液返回氧化步骤进行循环;优选地,氯化钠溶液的百分含量≥7%,硫酸钠溶液的百分含量≥10%。
[0009]进一步地,软化水的总硬度不大于2mg/L,COD不大于50mg/L。
[0010]进一步地,纳滤装置中纳滤膜选自聚酰胺膜、磺化聚醚砜膜或磺化聚砜膜;优选地,纳滤膜的孔径为1~5nm,孔隙率与膜厚之比为(0.2~0.75%):(15μm~75μm)。
[0011]进一步地,蒸发结晶过程在蒸发结晶装置中进行,且蒸发结晶装置的上部还设置有除沫装置与喷淋装置。
[0012]进一步地,软化药剂为石灰乳与碳酸钠的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为1:(1~8);软化药剂为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比为1:(0.5~6)。
[0013]进一步地,以每吨中间净化水所需的量计,软化药剂的用量为30~4000g。
[0014]进一步地,氧化步骤采用臭氧氧化-催化氧化联合工艺或臭氧氧化-电化学氧化联合工艺。
[0015]进一步地,除钙镁树脂的孔径为100~800nm,处理量为5~40床体积/h。
[0016]进一步地,炼化反渗透浓水中,COD为100~500mg/L,BOD为1~50mg/L,总硬度为50~2000mg/L,氯离子为500~5000mg/L,硫酸根离子为800~15000mg/L,钠离子为1000~10000mg/L。
[0017]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上述回收方法中,炼化反渗透浓水先进行氧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得到中间净化水;将上述中间净化水与软化药剂进行沉淀反应,以初步将所述中间净化水中的钙镁离子去除,得到一级净化水;采用除钙镁树脂对一级净化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吸附,以进行深度软化,得到软水;最后将软水中的氯化钠和硫酸钠进行分离,得到氯化钠固体、硫酸钠固体以及可以作为氧化步骤原料的废液。采用上述方法能够从炼化反渗透浓水中回收水分、硫酸钠、氯化钠,同时剩余的残液能够作为氧化步骤的原料进行循环,实现了炼化反渗透浓水的资源化及所含盐分的产品化,做到了废水“零排放”。
附图说明
[001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炼化反渗透浓水的回收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1]正如
技术介绍
所描述的,现有的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以去除COD为主,这导致该方法得到的净化水仍无法直接排放。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炼化反渗透浓水的回收方法,该回收方法包括:将炼化反渗透浓水进行氧化,以降解炼化反渗透浓水中的有机物,得到中间净化水;将中间净化水与软化药剂进行沉淀反应,得到一级净化水,
其中软化药剂选自石灰乳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或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采用除钙镁树脂对一级净化水进行软化,得到软化水,除钙镁树脂选自硫脲基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型阳离子螯合树脂、氨基磷酸官能基苯乙烯共聚型阳离子螯合树脂和氟选择性官能基聚苯乙烯共聚型阳离子螯合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软化水中分离出硫酸钠和氯化钠,剩余的残液可作为氧化步骤的原料进行循环。
[0022]上述回收方法中,炼化反渗透浓水先进行氧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得到中间净化水;将上述中间净化水与软化药剂进行沉淀反应,以初步将所述中间净化水中的钙镁离子去除,得到一级净化水;采用除钙镁树脂对一级净化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吸附,以进行深度软化,得到软水;最后将软水中的氯化钠和硫酸钠进行分离,得到氯化钠固体、硫酸钠固体以及可以作为氧化步骤原料的残液。采用上述方法能够从炼化反渗透浓水中回收水分、硫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化反渗透浓水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方法包括:将所述炼化反渗透浓水进行氧化,以降解所述炼化反渗透浓水中的有机物,得到中间净化水;将所述中间净化水与软化药剂进行沉淀反应,得到一级净化水,其中所述软化药剂选自石灰乳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或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采用除钙镁树脂对所述一级净化水进行软化,得到软化水,所述除钙镁树脂选自硫脲基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型阳离子螯合树脂、氨基磷酸官能基苯乙烯共聚型阳离子螯合树脂和氟选择性官能基聚苯乙烯共聚型阳离子螯合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从所述软化水中分离出硫酸钠和氯化钠,剩余的残液可作为所述氧化步骤的原料进行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软化水中分离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软化水输送至反渗透装置中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水和第一回用水;使所述浓缩水在纳滤装置中进行分离,得到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及分别对所述氯化钠溶液和所述硫酸钠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所述氯化钠和所述硫酸钠、凝结水以及所述剩余的残液,所述第一回用水和所述凝结水混合得到第二回用水,将所述剩余残液返回所述氧化步骤进行循环;优选地,所述氯化钠溶液的百分含量≥7%,硫酸钠溶液的百分含量≥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水的总硬度不大于2mg/L,COD不大于50mg/L。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霖李兴春王广道王均凤张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