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内科康复的知觉恢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0084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内科康复的知觉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安装板、枕垫、背垫、坐垫、安置槽、下滑槽、侧滑槽、内支撑板、固定转杆、按摩转轮、外连接耳、外支撑板、内连接耳、转轴、活动转杆、内轴、滑套、活动座、螺纹转杆、侧板、轴承、连接齿轮、步进电机、支脚和底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枕垫、背垫和坐垫采用透气海绵垫制成,提高舒适度,按摩转轮均匀分布,能按摩患者双腿,外支撑板呈翻折式滑动连接,便于调节翻折弧度,活动座与螺纹转杆呈螺纹转动连接,步进电机与螺纹转杆呈齿轮咬合连接,使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实现往复翻折运动,支脚有四个,底轮为万向轮,方便移动放置装置,支脚向外倾斜,也使装置具有较好稳定性。也使装置具有较好稳定性。也使装置具有较好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内科康复的知觉恢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训练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神经内科康复的知觉恢复训练装置,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而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在治疗或恢复过程中,其腿部不能正常活动,需要经常对其腿部进行按摩和辅助活动,因此往往在患者康复过程通过训练装置恢复患者腿部知觉。
[0003]现有的训练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其一、传统的康复训练往往采用人工刺激按摩,劳动强度大,效果不理想,其二、所使用的支撑板的弧形槽内没有设置按摩转轮,无法在患者进行知觉恢复训练时按摩患者双腿,达不到最有效的训练成果,增长了病人的恢复周期。
技术内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内科康复的知觉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枕垫(2)、背垫(3)、坐垫(4)、安置槽(5)、下滑槽(6)、侧滑槽(7)、内支撑板(8)、固定转杆(9)、按摩转轮(10)、外连接耳(11)、外支撑板(12)、内连接耳(13)、转轴(14)、活动转杆(15)、内轴(16)、滑套(17)、活动座(18)、螺纹转杆(19)、侧板(20)、轴承(21)、连接齿轮(22)、步进电机(23)、支脚(24)和底轮(25);所述安装板(1)、内支撑板(8)、外支撑板(12)、滑套(17)、活动座(18)、螺纹转杆(19)和步进电机(23)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枕垫(2)固定安置在安装板(1)背板上端,所述背垫(3)设置在安装板(1)背板下端,所述坐垫(4)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底板内端,所述安置槽(5)位于安装板(1)底板上表面,所述下滑槽(6)开设在安装板(1)底板外侧中央处,所述侧滑槽(7)位于安装板(1)底板两侧,所述内支撑板(8)通过固定转杆(9)安装在安置槽(5)内侧,所述按摩转轮(10)设置在内支撑板(8)弧形槽内,所述外连接耳(11)位于内支撑板(8)外侧,所述外支撑板(12)通过转轴(14)穿过外连接耳(11)和内连接耳(13)与内支撑板(8)进行连接,所述活动转杆(15)设置在外支撑板(12)外侧,所述内轴(16)焊接在活动转杆(15)中央凹槽内,所述滑套(17)套在内轴(16)上,所述活动座(18)焊接在滑套(17)下端,所述螺纹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