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出风结构和空调器。其中,混合出风结构,包括:空调风结构,所述空调风结构具有空调风出风口;新风结构,所述新风结构具有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与所述空调风出风口同侧间隔布置,所述新风结构内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连通于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导风通道朝向所述空调风出风口的一侧倾斜布置。通过将新风结构的导风通道朝向空调风出风口一侧倾斜布置,使得新风结构的新风出风口吹出的新风会偏向空调出风口一侧吹出,然后与空调风相汇混合,空调风带着混合后的新风后能使新风快速吹远,并可均匀的将新风吹入室内。室内。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设备,空调通过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满足了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需求。
[0003]目前,许多空调都会自带新风功能,新风功能是通过利用离心风扇,实现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换气,进而净化室内空气。
[0004]但是,市面上的新风空调大都是新风直接出风,出风口设置在机身后侧或左右侧,无法使新风很快速的吹远、实现均匀的将新风遍布室内,给用户不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出风结构和空调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使新风很快速的吹远、均匀的将新风遍布室内的缺陷,实现快速完成换新风。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出风结构,包括:
[0007]空调风结构,所述空调风结构具有空调风出风口;
[0008]新风结构,所述新风结构具有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与所述空调风出风口同侧间隔布置,所述新风结构内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连通于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导风通道朝向所述空调风出风口的一侧倾斜布置。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合出风结构,所述新风结构包括新风进风结构、新风风机以及新风出风结构,所述新风进风结构、所述新风风机以及所述新风出风结构依次连通。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合出风结构,所述新风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风道连接部和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风机具有新风出风风道,所述新风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连接部以及所述新风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口处设有饰板,所述饰板具有多个出风孔,所述新风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连接部以及多个所述出风孔构成所述导风通道。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合出风结构,所述出风孔朝向所述空调风出风口的一侧倾斜布置。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合出风结构,所述出风孔朝向所述空调风出风口的倾斜角度为15
°
~45
°
。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合出风结构,所述新风出风风道的边缘朝向所述空调风出风口的一侧倾斜布置。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合出风结构,所述新风出风风道的边缘朝向所述空调风出风口的倾斜角度为15
°
~45
°
。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合出风结构,所述出风风道连接部的侧壁朝向所述
空调风出风口的一侧倾斜布置。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合出风结构,所述出风风道连接部的侧壁朝向所述空调风出风口的倾斜角度为15
°
~45
°
。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种所述混合出风结构,所述空调风出风口和所述新风出风口均设于所述空调器的前侧。
[0018]本技术提供的混合出风结构和空调器,通过将新风结构的导风通道朝向空调风出风口一侧倾斜布置,使得新风结构的新风出风口吹出的新风会偏向空调出风口一侧吹出,然后与空调风相汇混合,由于空调风的出风风量远大于新风的出风风量,空调风的出风风速较新风的出风风速高,新风在与空调风相汇后,新风的风量提升、风速提高。相较于现有新风空调风结构而言,本技术给出的混合出风结构,空调风带着混合后的新风后能使新风快速吹远,均匀的将新风吹入室内,并且,使得换新风在冬季使用时,温差减小、享受更舒适的体感,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混合出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新风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00:空调器;10:新风结构;20:空调风结构;
[0025]11a:新风出风口;111:饰板;11b:出风孔;
[0026]112:出风风道连接部;12:新风风机;121:新风电机;
[0027]122:新风涡轮风扇;123:蜗壳;124:新风出风风道;
[0028]13:新风进风结构;131:新风进风腔室;132:新风进风风道;
[0029]133:新风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下面结合图1
‑
图3描述本技术的混合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0032]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3,其中,该混合出风结构,包括:
[0033]空调风结构20,空调风结构20具有空调风出风口;
[0034]新风结构10,新风结构10具有新风出风口11a,新风出风口11a与空调风出风口同
侧间隔布置,新风结构10内设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连通于新风出风口11a,导风通道朝向空调风出风口的一侧倾斜布置。
[0035]空调风结构20通过将室内的空气经换热器制冷或制热,然后从空调风出风口处排出至室内,从而使得室内达到适宜温度;新风结构10则通过将室外的空气经净化后,从新风出风口11a处排出至室内,从而使得室内有新鲜空气的流入。
[0036]需知的是,空调风出风口较新风出风口11a大,空调风结构20的空调风的出风风量是远大于新风结构10的新风的出风风量的,这也就意味着空调风结构20的风机转速功率较新风结构10的新风风机12大,空调风的风速较新风风速更高。
[0037]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新风结构10的导风通道朝向空调风出风口一侧倾斜布置,使得新风结构10的新风出风口11a吹出的新风会偏向空调出风口一侧吹出,然后与空调风相汇混合,由于空调风的出风风量远大于新风的出风风量,空调风的出风风速较新风的出风风速高,新风在与空调风相汇后,新风的风量提升、风速提高。相较于现有新风空调风结构20而言,本技术给出的混合出风结构,空调风带着混合后的新风后能使新风快速吹远,均匀的将新风吹入室内,并且,使得换新风在冬季使用时,温差减小、享受更舒适的体感,提升用户体验。
[0038]前述给出的新风出风口11a与空调风出风口同侧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风结构,所述空调风结构具有空调风出风口;新风结构,所述新风结构具有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与所述空调风出风口同侧间隔布置,所述新风结构内设有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连通于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导风通道朝向所述空调风出风口的一侧倾斜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结构包括新风进风结构、新风风机以及新风出风结构,所述新风进风结构、所述新风风机以及所述新风出风结构依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风道连接部和所述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风机具有新风出风风道,所述新风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连接部以及所述新风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新风出风口处设有饰板,所述饰板具有多个出风孔,所述新风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连接部以及多个所述出风孔构成所述导风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朝向所述空调风出风口的一侧倾斜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波,郝本华,赵中宣,柯靖,成汝振,石衡,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