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坍塌式污水处理用斜管填料结构,包括斜管填料单元,斜管填料单元包括斜管填料框架和斜管填料机构,斜管填料框架包括正面框架、背面框架、左框架和右框架,正面框架设有第一嵌装槽和第一嵌装凸棱,背面框架外表面两侧设有第二嵌装凸棱和第二嵌装槽,左框架设有第三嵌装槽和第三嵌装凸棱,右框架设有第四嵌装凸棱和第四嵌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斜管填料结构设计成由若干个斜管填料单元组成,斜管填料单元包括斜管填料框架和安装于斜管填料框架内的斜管填料机构,可有效增强斜管填料单元的强度,进而增强整个污水池内斜管填料结构的强度,可有效保证斜管填料整体架构稳定性,降低后维护成本。降低后维护成本。降低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坍塌式污水处理用斜管填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坍塌式污水处理用斜管填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池需要使用到斜管填料,现有的污水处理池在装配斜管填料时,一般在生产厂家生产管状斜管填料单体,采用运输车将斜管填料单体运输至污水处理池安装现场,再采用熔融焊接的方式将斜管填料单体焊接到一起,再将焊接好的斜管填料堆叠于污水处理池内。斜管填料采用斜管填料单体熔融焊接后堆叠放置于污水处理池内,其整体结构稳定性差,容易坍塌,一旦斜管填料在污水处理池内出现坍塌现象,没有理想的修复方式对其进行修复,需要大面积对斜管填料进行拆除重装,有时拆除重装面积是坍塌面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时,由于斜管单体呈管状结构,运输时占用较大运输空间从而降低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坍塌式污水处理用斜管填料结构,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防坍塌式污水处理用斜管填料结构,包括若干个倾斜分布并相互连接的斜管填料单元,斜管填料单元包括倾斜分布的斜管填料框架、以及安装于斜管填料框架内的斜管填料机构,斜管填料框架包括正面框架、背面框架、左框架和右框架,正面框架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嵌装槽和第一嵌装凸棱,背面框架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嵌装槽相适配的第二嵌装凸棱和与第一嵌装凸棱相适配的第二嵌装槽,左框架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嵌装槽和第三嵌装凸棱,右框架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三嵌装槽相适配的第四嵌装凸棱和与第三嵌装凸棱相适配的第四嵌装槽。
[0006]进一步地,斜管填料机构包括并排分布的若干片斜管填料单体,相邻两片斜管填料单体通过螺钉固定,斜管填料机构通过螺钉与斜管填料框架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斜管填料单体呈瓦楞状,相邻两斜管填料单体相背分布,并且相邻两片斜管填料单体相贴合部分通过螺钉连接。
[0008]进一步地,正面框架和背面框架的顶框长度为1
‑
1.5m,左框架和右框架的顶框长度为1.5
‑
2m。
[0009]进一步地,斜管填料框架高度比水池深度低20
‑
50cm。
[0010]进一步地,正面框架上设有至少一根正面框架加强杆,正面框架加强杆与斜管填料机构通过螺钉连接。
[0011]进一步地,背面框架上设有至少一根背面框架加强杆,背面框架加强杆与斜管填料机构通过螺钉连接。
[0012]进一步地,左框架上设有至少一根左框架加强杆,左框架加强杆与斜管填料机构通过螺钉连接。
[0013]进一步地,右框架上设有至少一根右框架加强杆,右框架加强杆与斜管填料机构通过螺钉连接。
[0014]进一步地,左框架和右框架顶部设有手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将斜管填料结构设计成由若干个斜管填料单元组成,斜管填料单元包括斜管填料框架和安装于斜管填料框架内的斜管填料机构,如此可有效增强斜管填料单元的强度,进而增强整个污水池内斜管填料结构的强度,可有效保证斜管填料整体架构稳定性,降低后维护成本。
[0017]本技术斜管填料结构由若干个斜管填料单元嵌装组成,斜管填料框架四面设有嵌装凸棱和嵌装槽,安装时,将内设斜管填料机构的斜管填料框架从上往下插入污水池中,插装时从一侧并排插装,使相邻斜管填料框架之间的嵌装槽和嵌装凸棱镶嵌装,一排嵌装完毕,进行第二排嵌装,第二排斜管填料框架在嵌装时,除了与同排相邻斜管填料框架相嵌装外(相邻斜管填料框架左框架和右框架之间的嵌装),还需与前一排相邻斜管填料框架嵌装(相邻斜管填料框架正面框架和背面框架之间的嵌装),如此,位于中间的斜管填料框架分别与四周相邻斜管填料框架之间进行嵌装,斜管填料框架采用工程ABS材料,最终整个污水池内的斜管填料结构相当稳固,可有效延长污水池内斜管填料结构使用寿命,降低斜管填料结构发生坍塌现象。并且,由于外界因素导致斜管填料结构出现坍塌,也能方便维修,维修人员仅需将坍塌部分斜管填料单元取出,再嵌装入相应的斜管填料单元既可,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大面积拆除斜管填料,维修时不仅方便,还能节约维修材料。
[0018]本技术斜管填料机构采用呈瓦楞状的斜管填料单体通过螺钉连接而成,斜管填料单体并排分布,相邻斜管填料单体相背分布,如此前一个斜管填料单体凸面与后一个斜管填料单体凹面相贴合,而前一个斜管填料单体凹面与后一个斜管填料单体凸面则形成填料腔室,螺钉就固定在相贴合的凸凹面上。正面框架、背面框架、左框架和右框架也同样采用螺钉与相应相贴合的斜管填料单体通过螺钉,如此可有效保证整个斜管填料单体结构稳固。呈瓦楞状的斜管填料单体便于运输,运输时可有效节约运输空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斜管填料单元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斜管填料单元侧视结构示意图(左侧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前后两个斜管填料单元连接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斜管填料单元横截面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顶面示意图(仅示出四个斜管填料单元)。
[0024]图6为本技术正面框架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背面框架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左框架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右框架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斜管填料框架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技术斜管填料单体示意图。
[0030]图12为本技术相邻两斜管填料单体连接示意图。
[0031]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0032]1‑
斜管填料框架、2
‑
斜管填料机构、3
‑
正面框架、4
‑
背面框架、5
‑
左框架、6
‑
右框架、7
‑
第一嵌装槽、8
‑
第一嵌装凸棱、9
‑
第二嵌装凸棱、10
‑
第二嵌装槽、11
‑
第三嵌装槽、12
‑
第三嵌装凸棱、13
‑
第四嵌装凸棱、14
‑
第四嵌装槽、15
‑
正面框架加强杆、16
‑
背面框架加强杆、17
‑
左框架加强杆、18
‑
右框架加强杆、19
‑
手柄、20
‑
斜管填料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坍塌式污水处理用斜管填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倾斜分布并相互连接的斜管填料单元,斜管填料单元包括倾斜分布的斜管填料框架(1)、以及安装于斜管填料框架(1)内的斜管填料机构(2),斜管填料框架(1)包括正面框架(3)、背面框架(4)、左框架(5)和右框架(6),正面框架(3)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嵌装槽(7)和第一嵌装凸棱(8),背面框架(4)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嵌装槽(7)相适配的第二嵌装凸棱(9)和与第一嵌装凸棱(8)相适配的第二嵌装槽(10),左框架(5)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嵌装槽(11)和第三嵌装凸棱(12),右框架(6)外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三嵌装槽(11)相适配的第四嵌装凸棱(13)和与第三嵌装凸棱(12)相适配的第四嵌装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坍塌式污水处理用斜管填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斜管填料机构(2)包括并排分布的若干片斜管填料单体(20),相邻两片斜管填料单体(20)通过螺钉固定,斜管填料机构(2)通过螺钉与斜管填料框架(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坍塌式污水处理用斜管填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斜管填料单体(20)呈瓦楞状,相邻两斜管填料单体(20)相背分布,并且相邻两片斜管填料单体(20)相贴合部分通过螺钉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坍塌式污水处理用斜管填料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龙飞,万兆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德盛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