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脉瘤血管支架的释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血管瘤支架领域,具体是一种主动脉瘤血管支架的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瘤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性极大,死亡率甚高的全球性常见病。传统外科手术损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且尚有大批患者因合并其它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而难以实施外科手术治疗。1998年首次提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和器材日新月异的发展,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逐步走向成熟。由于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不开胸、不开腹,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和适应证广泛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这类疾病,尤其是高危病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并应用于胸主动脉瘤及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治疗。尽管TEVAR具有上述诸多优势,全身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占10%),然而,其在胸主动脉动脉瘤的治疗中却受到一定限制。
[0003]现有技术中的支架释放装置不能在释放前很好的夹紧支架,在往人体输送的过程中往往会有移动或者倾斜,对于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支架倾斜,很容易造成手术失败,现有技术中的释放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脉瘤血管支架的释放装置,包括套筒(1)和位于套筒(1)内部左端的支架本体(2),所述支架本体(2)设有主支架(4)、副支架(5)和固定支架(6),所述副支架(5)位于主支架(4)的两侧,所述固定支架(6)位于主支架(4)和副支架(5)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2)的两端设有夹紧块(7),所述夹紧块(7)的另外一段连接设有升降装置(8),所述支架本体(2)的右侧设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另一端设有螺栓(9),所述套筒(1)的内部设有螺纹(11),所述套筒(1)的左端设有出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脉瘤血管支架的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8)的顶端设有连接杆(8.1),所述连接杆(8.1)的底端设有升降杆(8.2),所述升降杆(8.2)的内部设有螺纹杆(8.3),所述螺纹杆(8.3)的底端连接设有微型电机(8.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登沈,刘达兴,罗亮亮,张建,国科,汤全,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