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温控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61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温控床垫,包括框架、主垫和可弯曲的加热组件;主垫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的第一流通孔、多个的第二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多个的第一流通孔呈阵列式分布于主垫上,多个的第二流通孔呈阵列式分布于多个的第一流通孔之间,第二流通孔与相邻的四个第一流通孔均通过第三流通孔相连通,每个的第一流通孔的下端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沿;加热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的加热组件均设置于安装槽内,加热组件包括连接凹槽和加热端,加热端设置于连接凹槽内,加热组件通过凸沿伸入连接凹槽内以与主垫相连接,凸沿的下端与加热端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温控床垫表面加热温度的均匀性、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使用安全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温控床垫


[0001]本技术涉及家居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温控床垫。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特别对于可以温控的床垫,其加热方式主要为在其内设置加热层,如多片加热电阻丝组相互并联连接,通过外部电源对加热电阻丝通电,以实现对床垫表面进行加热,如专利CN204862175U所公开的一种加热床垫,但是无法克服电阻丝加热过程中容易导致加热温度不均匀、效果差等问题,同时存在用户触电或引发火灾等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好且加热均匀的智能型温控床垫。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型温控床垫,包括框架、主垫和可弯曲的加热组件;
[0005]所述框架的上端设置安装槽,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长条形的通气孔;
[0006]所述主垫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所述主垫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的第一流通孔、多个的第二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多个的所述第一流通孔呈阵列式分布于主垫上,多个的所述第二流通孔呈阵列式分布于多个的第一流通孔之间,所述第二流通孔与相邻的四个第一流通孔均通过第三流通孔相连通,每个的所述第一流通孔的下端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沿;
[0007]所述加热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的所述加热组件均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连接凹槽和加热端,所述加热端设置于连接凹槽内,所述加热组件通过凸沿伸入连接凹槽内以与主垫相连接,所述凸沿的下端与所述加热端相贴合。
[0008]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弹性支架、弹性杆、加热电阻丝和供电组件;
[0009]所述弹性支架为具有规则集合形状的长条,所述连接凹槽设置于弹性支架的上表面,所述弹性支架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安装槽的侧壁,所述弹性杆沿所述连接凹槽的长度方向被设置于所述连接凹槽内,所述加热电阻丝缠绕于所述弹性杆的外表面,所述供电组件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供电组件用于向加热电阻丝通电。
[0010]其中,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设置有多个,多个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依次设置于所述弹性支架的下表面,所述加热电阻丝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对应于多个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0011]其中,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为多个,多个的所述弹簧呈阵列式被布置于安装槽内。
[0012]其中,所述凸沿为导热阻燃材料制成。
[0013]其中,还包括封条,所述封条可拆卸式设置于通气孔内。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床垫上设置第一流通孔并与设置在安装槽内的加热组件相连接,以及在相邻的四个第一流通孔之间设置第二流通孔并通过第三流通孔将两者相连通,以形成热气循环通路,并通过热气在热气循环通路内不断循环的方式对床垫表面进行加热,有效提高床垫表面加热温度均匀性,同时有效提高温控床垫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的温控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的温控床垫的局部剖视图。
[0017]标号说明:1、框架;11、通气孔;12、安装槽;2、主垫;21、第一流通孔;211、凸沿;22、第二流通孔;23、第三流通孔;3、加热组件;31、弹性支架;32、弹性杆;33、加热电阻丝;34、第一连接端子;35、第二连接端子; 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9]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主垫内设置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以形成床垫内的热气循环通路,并通过第一流通孔与加热组件相互配合,以通过热气循环的方式对床垫表面进行加热,有效提高床垫表面加热温度的均匀性。
[0020]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一种智能型温控床垫,包括框架1、主垫2和可弯曲的加热组件3;所述框架1的上端设置安装槽12,所述框架1的侧壁上设置有长条形的通气孔11;所述主垫2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2的开口处,所述主垫2 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的第一流通孔21、多个的第二流通孔22和第三流通孔 23,多个的所述第一流通21孔呈阵列式分布于主垫2上,多个的所述第二流通孔22呈阵列式分布于多个的第一流通孔21之间,所述第二流通孔22与相邻的四个第一流通孔21均通过第三流通孔23相连通,每个的所述第一流通孔21的下端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沿211;所述加热组件3设置有多个,多个的所述加热组件3均设置于安装槽12内,所述加热组件3包括连接凹槽和加热端,所述加热端设置于连接凹槽内,所述加热组件3通过凸沿211伸入连接凹槽内以与主垫2相连接,所述凸沿211的下端与所述加热端相贴合。
[0021]具体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加热组件3以水平方向平行并间隔设置于框架1的安装槽12内,并且通过设置于第一流通孔21下端的凸沿211以被固定于同行或同列的第一流通孔21的下方;当加热组件3通过供电组件与外部电源相连通时,其加热端开始加热,此时热空气通过第一流通孔21向上流动,并依次通过第三流通孔23和第二流通孔22后重新流入安装槽12内,以实现热气在床垫内的循环,并且通过热气依次在第一流通孔21、第二流通孔22和第三流通孔23内流动以加热主垫2的表面;同时,加热组件3的加热端直接与凸沿 211的下端接触,以直接对主垫2进行加热。
[0022]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主垫2上设置第一流通孔21,并通过设置于第一流通孔21下端的凸沿211与加热组件3的连接凹槽相连接,以实现对加热组件3的固定,同时加热组件3与第一流通孔21、第二流通孔22和第三流通孔23相互配合,以通过热气循环方式对主垫2表面进行加热,并且凸沿211的下端与加热端直接接触,可
直接对主垫2进行加热,有效提高主垫2表面加热温度的均匀度;同时,通过将加热组件3设置于安装槽12内,有效提高温控床垫的安全性。
[0023]优选的,所述安装槽12的侧壁、槽底以及主垫2的底面均设置隔离层和阻燃层,以进一步提高温控床垫的安全性。
[0024]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3包括弹性支架31、弹性杆32、加热电阻丝33 和供电组件;所述弹性支架31为具有规则集合形状的长条,所述连接凹槽设置于弹性支架31的上表面,所述弹性支架31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安装槽12的侧壁,所述弹性杆32沿所述连接凹槽的长度方向被设置于所述连接凹槽内,所述加热电阻丝33缠绕于所述弹性杆32的外表面,所述供电组件设置于安装槽12内,所述供电组件用于向加热电阻丝33通电。
[0025]从上述描述可知,当用户挤压主垫2时,此时加热组件3跟随主垫2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弹性支架31带动弹性杆32弹性弯曲,设置于弹性杆32表面的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温控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垫和可弯曲的加热组件;所述框架的上端设置安装槽,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设置有长条形的通气孔;所述主垫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所述主垫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的第一流通孔、多个的第二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多个的所述第一流通孔呈阵列式分布于主垫上,多个的所述第二流通孔呈阵列式分布于多个的第一流通孔之间,所述第二流通孔与相邻的四个第一流通孔均通过第三流通孔相连通,每个的所述第一流通孔的下端均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沿;所述加热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的所述加热组件均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连接凹槽和加热端,所述加热端设置于连接凹槽内,所述加热组件通过凸沿伸入连接凹槽内以与主垫相连接,所述凸沿的下端与所述加热端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型温控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弹性支架、弹性杆、加热电阻丝和供电组件;所述弹性支架为具有规则集合形状的长条,所述连接凹槽设置于弹性支架的上表面,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发锋林瑞莲伊圣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永泰县安利席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