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助行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单元,在支撑单元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且两个支撑单元通过第二支撑杆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套有能够转动的面板,所述面板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供第一支撑杆穿过的销孔,面板的另一端固接有弹性材质的卡接部,卡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卡接部与面板上开设有同心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固接有固定件,固定件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拐杖的固定凹槽。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过程中,能够为患者提供休息的场所,便于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需要休息的时候,进行休息,并能方便患者对拐杖进行携带。患者对拐杖进行携带。患者对拐杖进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助行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助行器。
技术介绍
[0002]脑血栓、中风、脑梗等疾病均会导致人体脚部神经损伤的情况发生,进而导致偏瘫。当人体脚部神经出现损伤的时候,患者的行动会受到影响,伴随着医院药物的治疗,还需要使用到助行器来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0003]助行器一般具有两个相同的支撑单元,这两个支撑单元之间会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且支撑单元内也会具有支撑杆进行支撑加固。在其使用的时候,患者用手握住其上端,并将其稍微向前挪动,当挪动一段距离后,再以其作为身体的支撑点,使得身体向前移动,进而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0004]但一般的助行器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会消耗非常多的体力,往往是患者移动较近的距离的时候,就会出现疲劳的现象,此时患者会需要进行休息,一般的助行器只能辅助患者进行移动,并不能给患者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且此时若患者四周没有可供休息的场所时,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将会产生较大的弊端;其次,患者康复训练的后期,对助行器的需要会有所减少,配合着拐杖进行康复训练,效果会更加优异,但患者在出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若再携带一个拐杖,对患者来说会增加一定的负担,且拐杖是一种长条形的棒状物,携带起来也不够方便,一般的助行器并不能将拐杖安装在其上,从而给患者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助行器,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助行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单元,在支撑单元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且两个支撑单元通过第二支撑杆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套有能够转动的面板,所述面板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供第一支撑杆穿过的销孔,面板的另一端固接有弹性材质的卡接部,卡接部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卡接部与面板上开设有同心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固接有固定件,固定件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拐杖的固定凹槽。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沿分为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高端大于第二端面的高度,且在面板转动时,所述第二端面能够越过支撑单元。
[0008]优选的,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有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上设置有扶手,在扶手的下端固接有伸长部,伸长部的下端能够盖在第二端面上。
[0010]优选的,所述所述伸长部远离支撑单元的端面为倾斜面。
[0011]优选的,所述扶手的两个侧面上均开设有指槽。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套,且在两个支撑单元之间还固接有把手。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面板,能够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通过将面板转动搭在两个第一支撑杆上,从而能够使得本装置具有椅子的功能,能够使得患者进行休息,进而方便了患者的使用;
[0015]2)、通过设置有固定件,能够在本装置使用的时候,将拐杖固定在固定件内,从而方便了用户对拐杖进行携带,且当患者需要使用拐杖的时候,取下也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面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支撑单元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面板放至水平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撑单元;2、扶手;21、指槽;22、伸长部;3、第一支撑杆;4、面板;41、通孔;42、卡接部;43、销孔;44、第一凹槽;45、第一端面;46、第二端面;47、第二凹槽;5、第二支撑杆;51、固定件;52、固定凹槽;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由图1
‑
5给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助行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单元1,在支撑单元1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杆3,且两个支撑单元1通过第二支撑杆5相连,第一支撑杆3上套有能够转动的面板4,面板4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供第一支撑杆3穿过的销孔43,面板4的另一端固接有弹性材质的卡接部42,弹性材质制作而成,可以在面板4收纳的时候,方便第一凹槽44卡在支撑单元1上,卡接部4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44,卡接部42与面板4上开设有同心第二凹槽47,第二支撑杆5上固接有固定件51,固定件51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拐杖的固定凹槽52。
[0025]在本装置使用的时候,面板4能够围绕第一支撑杆3转动,当患者需要使用面板4的时候,患者可以将其转动至水平位置,面板4上的第二凹槽47能够搭在另一个支撑单元1内的第一支撑杆3上,从而使得面板4能够固定在水平位置,此时患者可以坐在面板4上,即实现了为患者提供休息场所的目的。且在本装置实施的时候,面板4可以用塑料制作,以减轻面板4的重量。
[0026]固定件51的设置,能够在患者需要携带拐杖的时候,将拐杖卡在固定凹槽52内,从
而方便患者将拐杖进行携带。
[0027]第一凹槽44的上沿分为第一端面45与第二端面46,第一端面45的高端大于第二端面46的高度,且在面板4转动时,第二端面46能够越过支撑单元1,当面板4转动至竖直位置,即将其进行收纳的时候,第一端面45的高度大于第二端面46的高度的,第一端面45能够避免面板4转动至支撑单元1的外侧,第二端面46的设置,能够便于将第一凹槽44卡入到支撑单元1内。
[0028]面板4上开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有通孔41,以使得面板4为格栅结构,从而能够减轻面板4的重量,使得本结构更加实用。
[0029]支撑单元1上设置有扶手2,在扶手2的下端固接有伸长部22,伸长部22的下端能够盖在第二端面46上。伸长部22的使用,能够在本装置使用的时候,避免患者除拇指以外的手指扣到第二端面46上,对患者的手指造成损伤。
[0030]伸长部22远离支撑单元1的端面为倾斜面,倾斜面的设置能使得伸长部22的外侧为光滑面,进一步对患者的手指进行保护。
[0031]扶手2的两个侧面上均开设有指槽21,指槽21的开设,能够方便用户在对本装置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将手指卡入到指槽21内,进而方便了用户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助行器,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单元(1),在支撑单元(1)内设置有第一支撑杆(3),且两个支撑单元(1)通过第二支撑杆(5)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上套有能够转动的面板(4),所述面板(4)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开设有供第一支撑杆(3)穿过的销孔(43),面板(4)的另一端固接有弹性材质的卡接部(42),卡接部(4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44),所述卡接部(42)与面板(4)上开设有同心第二凹槽(47),所述第二支撑杆(5)上固接有固定件(51),固定件(51)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拐杖的固定凹槽(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44)的上沿分为第一端面(45)与第二端面(46),所述第一端面(45)的高端大于第二端面(46)的高度,且在面板(4)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敏,杨娜娜,周伟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