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八层复合软管挤出模头,涉及复合软管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内层模芯以及设置在内层模芯一端的流道分配板,内层模芯上依次套接有内PCR模芯、内粘剂模芯、阻隔剂模芯、外粘剂模芯、外PCR模芯、第二外层模芯、第一外层模芯和外筒,内层模芯上、内PCR模芯上、内粘剂模芯上、阻隔剂模芯上、外粘剂模芯上、外PCR模芯上、第二外层模芯上和第一外层模芯上均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螺旋流道,流道分配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螺旋流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分层流道,设置在外筒外端部的模唇芯和设置在外筒外端部的模唇之间形成汇合通道,螺旋流道的出料口均与汇合通道连通,本申请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八层复合软管挤出模头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软管制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八层复合软管挤出模头。
技术介绍
[0002]将消费后的塑料回收再生利用能够将工业垃圾变成极有价值的工业生产原料,实现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是一项既节约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化妆品包装软管制作过程中需要添加回收再生塑胶原料(简称PCR),但存在将其添加至容器内部容易污染化妆品膏体,将其添加至容器表面容易影响容器表面的印刷效果、原料损耗量大的问题,难以满足生产和使用需求,实用性低。
[0003]因此,急需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且效率高的复合软管挤出模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八层复合软管挤出模头,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八层复合软管挤出模头,包括内层模芯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层模芯一端的流道分配板,所述内层模芯上依次套接有内PCR模芯、内粘剂模芯、阻隔剂模芯、外粘剂模芯、外PCR模芯、第二外层模芯、第一外层模芯和外筒,所述内层模芯的外壁上、内PCR模芯的外壁上、内粘剂模芯的外壁上、阻隔剂模芯的外壁上、外粘剂模芯的外壁上、外PCR模芯的外壁上、第二外层模芯的外壁上和第一外层模芯的外壁上均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螺旋流道,所述流道分配板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螺旋流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分层流道,且所述流道分配板上的与位于同一模芯上的所有所述螺旋流道一一连通的所有所述分层流道位于同一圆环面上,设置在所述外筒外端部的模唇芯和设置在所述外筒外端部的模唇之间形成汇合通道,所述螺旋流道的出料口与所述汇合通道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流道分配板的远离所述内层模芯的一端固定设置有PCR进料盘,所述PCR进料盘的远离所述流道分配板的端面上开设有由外到内依次套设的第一环形流道和第二环形流道,所述第一环形流道和所述第二环形流道分别与设置在所述PCR进料盘侧面上的外PCR进料口和内PCR进料口连通,且贯穿所述第一环形流道底部的多个分流通道与位于所述流道分配板上的与软管第三层对应的多个分层流道一一连通,贯穿所述第二环形流道底部的多个分流通道与位于所述流道分配板上的与软管第七层对应的多个分层流道一一连通,位于所述流道分配板上的与软管第一层、第二层、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和第八层对应的所有分层流道一一与位于所述PCR进料盘对应位置上且轴向贯穿所述PCR进料盘的对应的分流通道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PCR进料盘的远离所述流道分配板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阻隔剂进料盘,所述阻隔剂进料盘的远离所述PCR进料盘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三环形流道和中心供料通道,设置在所述阻隔剂进料盘上的与所述PCR进料盘接触的端面上的多个与软管第八层
对应的分流通道均与所述中心供料通道连通,所述第三环形流道与设置在所述阻隔剂进料盘侧面上的阻燃剂进料口连通,且贯穿所述第三环形流道底部的多个分流通道与位于所述PCR进料盘上的与软管第五层对应的多个分流通道一一连通,位于所述PCR进料盘上的与软管第一层、第二层、第四层、第六层和第八层对应的所有分流通道一一与位于所述阻隔剂进料盘对应位置上且轴向贯穿所述阻隔剂进料盘的对应的分流通道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阻隔剂进料盘的远离所述PCR进料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内粘剂进料盘,所述内粘剂进料盘的远离所述阻隔剂进料盘的端面上开设有第四环形流道,所述第四环形流道与设置在所述内粘剂进料盘的侧面上的内粘剂进料口连通,且贯穿所述第四环形流道底部的多个分流通道与位于所述阻隔剂进料盘上的与软管第六层对应的多个分流通道一一连通,位于所述阻隔剂进料盘上的中心供料通道与轴向贯穿所述内粘剂进料盘的中心通道连通,位于所述阻隔剂进料盘上的与软管第一层、第二层和第四层对应的所有分流通道一一与轴向贯穿所述内粘剂进料盘的对应的分流通道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粘剂进料盘远离所述阻隔剂进料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外粘剂进料盘,所述外粘剂进料盘靠近所述内粘剂进料盘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五环形流道,所述第五环形流道与设置在所述外粘剂进料盘的侧面上的外粘剂进料口连通,且所述第五环形流道与位于所述内粘剂进料盘上的与软管第四层对应的各分流通道均连通,位于所述内粘剂进料盘上的中心通道与轴向贯穿所述外粘剂进料盘的中心通道连通,位于所述内粘剂进料盘上的与软管第一层和第二层对应的所有分流通道一一与轴向贯穿所述外粘剂进料盘的对应的分流通道连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外粘剂进料盘远离所述内粘剂进料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外二层料进料盘,所述外二层料进料盘的靠近所述外粘剂进料盘的端面上开设有第六环形流道,所述第六环形流道与设置在所述外二层料进料盘的侧面上的第一外层进料口连通,且所述第六环形流道与位于所述外粘剂进料盘上的与软管第二层对应的各分流通道均连通;所述外二层料进料盘的远离所述外粘剂进料盘的端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星型流道,所述星型流道与设置在所述外二层料进料盘的侧面上的第二外层进料口连通,且所述星型流道通过贯穿所述星型流道底部的多个分流通道与位于所述外粘剂进料盘上的与软管第一层对应的分流通道一一连通,其中,位于所述外粘剂进料盘上的中心通道与轴向贯穿所述外二层料进料盘的中心通道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料道盖板和内层进料接头,所述料道盖板位于所述内层进料接头与所述外二层料进料盘之间,所述外二层料进料盘的中心通道与轴向贯穿所述料道盖板的中心通道连通,所述料道盖板的中心通道与所述内层进料接头的内流道连通。
[0013]进一步地,同一模芯上的所述螺旋流道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所述螺旋流道均匀分布。
[0014]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5]1.本申请能够将回收再生塑胶原料添加至位于软管的中间间隔的两层内,既避免了与软管内部膏体直接接触污染膏体的风险又不影响软管表面的印刷效果,安全可靠,同时降低了生产过程的损耗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本申请结构紧凑、布局合理,通过在对应的模芯上设置的多个螺旋流道能够将熔融胶料均匀的挤出,提高了软管的品质。
[0016]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八层复合软管挤出模头的爆炸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内层模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流道分配板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PCR进料盘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层复合软管挤出模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模芯(1)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层模芯(1)一端的流道分配板(12),所述内层模芯(1)上依次套接有内PCR模芯(11)、内粘剂模芯(10)、阻隔剂模芯(9)、外粘剂模芯(8)、外PCR模芯(7)、第二外层模芯(6)、第一外层模芯(5)和外筒(4),所述内层模芯(1)的外壁上、内PCR模芯(11)的外壁上、内粘剂模芯(10)的外壁上、阻隔剂模芯(9)的外壁上、外粘剂模芯(8)的外壁上、外PCR模芯(7)的外壁上、第二外层模芯(6)的外壁上和第一外层模芯(5)的外壁上均设有多个呈环形分布的螺旋流道(20),所述流道分配板(12)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螺旋流道(20)一一对应连通的分层流道(30),且所述流道分配板(12)上的与位于同一模芯上的所有所述螺旋流道(20)一一连通的所有所述分层流道(30)位于同一圆环面上,设置在所述外筒(4)外端部的模唇芯(3)和设置在所述外筒(4)外端部的模唇(2)之间形成汇合通道,所述螺旋流道(20)的出料口与所述汇合通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层复合软管挤出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分配板(12)的远离所述内层模芯(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PCR进料盘(13),所述PCR进料盘(13)的远离所述流道分配板(12)的端面上开设有由外到内依次套设的第一环形流道(131)和第二环形流道(132),所述第一环形流道(131)和所述第二环形流道(132)分别与设置在所述PCR进料盘(13)侧面上的外PCR进料口(133)和内PCR进料口(134)连通,且贯穿所述第一环形流道(131)底部的多个分流通道与位于所述流道分配板(12)上的与软管第三层对应的多个分层流道(30)一一连通,贯穿所述第二环形流道(132)底部的多个分流通道与位于所述流道分配板(12)上的与软管第七层对应的多个分层流道(30)一一连通,位于所述流道分配板(12)上的与软管第一层、第二层、第四层、第五层、第六层和第八层对应的所有分层流道(30)一一与位于所述PCR进料盘(13)对应位置上且轴向贯穿所述PCR进料盘(13)的对应的分流通道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八层复合软管挤出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PCR进料盘(13)的远离所述流道分配板(12)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阻隔剂进料盘(14),所述阻隔剂进料盘(14)的远离所述PCR进料盘(13)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三环形流道(141)和中心供料通道(143),设置在所述阻隔剂进料盘(14)上的与所述PCR进料盘(13)接触的端面上的多个与软管第八层对应的分流通道均与所述中心供料通道(143)连通,所述第三环形流道(141)与设置在所述阻隔剂进料盘(14)侧面上的阻燃剂进料口(142)连通,且贯穿所述第三环形流道(141)底部的多个分流通道与位于所述PCR进料盘(13)上的与软管第五层对应的多个分流通道一一连通,位于所述PCR进料盘(13)上的与软管第一层、第二层、第四层、第六层和第八层对应的所有分流通道一一与位于所述阻隔剂进料盘(14)对应位置上且轴向贯穿所述阻隔剂进料盘(14)的对应的分流通道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层复合软管挤出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剂进料盘(14)的远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友平,
申请(专利权)人:周友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