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
[0001]本技术涉及装载机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在使用时需要与输送带配合将挖出的物料运走,转载机每挖一次就需要调整车身角度将物料放到输送带上,然后再调整角度继续挖掘,工作效率较低,同时输料带需要配合运输车进行不断开启和关闭,输送车到位后输送带开启,输送车离开后输送带关闭,等下一辆输送车过来再次开启,从而防止煤矿掉落到地上,但不停开启和关闭输料带很容易对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工作过程中不需要调整装载机本体的车身角度,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且输送带不需要重复开启和关闭,提高了使用寿命。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包括装载机本体、第一支撑板、第一动力轮、第二动力轮、输送带、第一盒体、第一导料板、第二盒体、第二支撑板、挡料板、电动伸缩杆和滑块;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机本体、第一支撑板(4)、第一动力轮(5)、第二动力轮(6)、输送带(7)、第一盒体(8)、第一导料板(9)、第二盒体(11)、第二支撑板(12)、挡料板(14)、电动伸缩杆(16)和滑块(24);装载机本体包括驾驶室(1)、履带机构(2)和机械臂(3);履带机构(2)设置在驾驶室(1)底部,机械臂(3)设置在驾驶室(1)上;第一支撑板(4)倾斜设置在驾驶室(1)侧壁上,第一支撑板(4)最低点位于驾驶室(1)前方,第一支撑板(4)最高点位于驾驶室(1)后方;第一动力轮(5)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最高端位置处,第二动力轮(6)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最低端位置处,输送带(7)绕在第一动力轮(5)和第二动力轮(6)上,第一动力轮(5)、第二动力轮(6)和输送带(7)形成皮带输送机构;第一盒体(8)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最低点位置处,第一盒体(8)顶部开口,第二动力轮(6)位于第一盒体(8)内,第一盒体(8)朝向驾驶室(1)的侧壁上开设有供输送带(7)穿过的第一条形槽(10);第一导料板(9)倾斜设置在第一盒体(8)左侧内壁上,第一导料板(9)最高点位于第一盒体(8)左侧盒体顶部,第一导料板(9)最低点位于第二动力轮(6)正上方;第二盒体(1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最高端位置处,第二盒体(11)位于第一动力轮(5)下方,第二盒体(11)顶部开口;第二支撑板(12)倾斜且转动设置在第二盒体(11)左侧内壁上,第二支撑板(12)转动方向为顺时针和逆时针,第二支撑板(12)上沿其长度方向第二条形槽(13),第二条形槽(13)在第二支撑板(12)朝向挡料板(14)的端面上形成开口;挡料板(14)配合插入第二条形槽(13)内,挡料板(14)最低端与第二盒体(11)底部内侧贴合,第二盒体(11)底部开设竖直的落料孔(15),落料孔(15)位于挡料板(14)下方;滑块(24)滑动设置在挡料板(14)朝向电动伸缩杆(16)的端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红,董美玲,黄永超,齐海慧,郑磊,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白山泵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