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39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和设于所述罐体上的上盖,所述罐体的内腔被分隔为多个腔室组,每个所述腔室组包括至少两个腔室且同一腔室组的腔室相互连通,不同所述腔室组之间互不连通,所述腔室组均设有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处理效率低下且不适用于模块化污水处理的问题。用于模块化污水处理的问题。用于模块化污水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罐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用水的污染程度逐步加深,目前生活污水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大多为碳钢防腐结构或玻璃钢结构,其生产周期长,拆卸麻烦,因此不适用于模块化污水处理。
[0003]因此,急需一种污水处理罐,适用于模块化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罐,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处理效率低下且不适用于模块化污水处理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和设于所述罐体上的上盖,所述罐体的内腔被分隔为多个互不相通的腔室组,每个所述腔室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腔室,所述腔室组均设有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孔。
[0006]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多个所述腔室组,同一所述腔室组的所述腔室通过过水孔连通。
[0007]优选地,所述隔板为抽泥导流板,所述过水孔设于所述抽泥导流板的下方。
[0008]优选地,所述腔室组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腔室组均包括两个所述腔室。
[0009]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内腔被所述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腔室组包括第一腔室组和第二腔室组,所述第一腔室组包括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组包括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的大小均相同且其横截面均为扇形状,其圆心角为90度。
[0011]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侧面开设有多个所述连接孔,每一所述腔室均至少对应一个所述连接孔。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数量为四个且设于所述罐体的上侧面,每一所述腔室均对应有一个所述连接孔。
[0013]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外侧面还设有多个两两对称的吊耳,所述罐体的内底面设有定位孔。
[0014]优选地,所述上盖开设有与所述罐体内部相通的曝气连接孔,所述曝气连接孔与连接管道的连接方式为承插式连接。
[0015]实施本技术的一种污水处理罐,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6]通过在罐体内设置多个腔室组,且每个腔室组互不连通,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同时对污水进行多路处理、互不影响,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并且采用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罐,可适用于模块化污水处理,即通过连接管将不同污水处理罐的腔室组连接起来。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2;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3。
[0023]图中,
[0024]1、罐体,2、上盖,3、第一加强筋,4、第二加强筋,5、连接孔,6、吊耳,7、曝气连接孔,8、定位孔,9、腔室,91、第一腔室,92、第二腔室,93、第三腔室,94、第四腔室,10、隔板,11、过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结合图1

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罐,包括罐体1和设于罐体1上的上盖2,罐体1的内腔被分隔为多个腔室组,每个腔室组包括至少两个腔室9且同一腔室组的腔室9相互连通,不同腔室组之间互不连通,腔室组均设有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孔5。
[0028]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罐,通过在罐体1内设置多个腔室组,且每个腔室组互不连通,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同时对污水进行多路处理、互不影响,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并且采用本技术的污水处理罐,可适用于模块化污水处理,即通过连接管将不同污水处理罐的腔室组连接起来。
[0029]优选地,罐体1的内腔通过隔板10分隔为多个腔室组,同一腔室组的腔室9通过过水孔11连通。具体地,隔板10为抽泥导流板,过水孔11设于抽泥导流板的下方,且抽泥导流板上开设有垂直于罐体1底面的通孔(图中未示出),通过该通孔可将罐体1底部的污泥抽出。
[0030]优选地,腔室组的数量为两个,每个腔室组均包括两个腔室9,具体地,罐体1的内腔被隔板10分隔为四个腔室,包括第一腔室91、第二腔室92、第三腔室93和第四腔室94,第一腔室组包括第一腔室91和第二腔室92,第二腔室组包括第三腔室93和第四腔室94。
[0031]具体地,第一腔室91和第二腔室92通过过水孔11连通,第三腔室93和第四腔室94通过过水孔11连通,且第一腔室91与第四腔室94不连通,第二腔室92与第三腔室93不连通;在工作过程中,污水从第一腔室91和第四腔室94进入到罐体内,第一腔室91内的水流方向为通过第二腔室92,接着再通过连接孔5进入到下一个处理罐的第一腔室内;第四腔室94内的水流方向为通过第三腔室93,接着再通过连接孔5进入到下一个处理罐的第四腔室内,整个污水处理罐采用两进两出的模式,多个污水处理罐以这种方式连通在一起,提高了适用
性和兼容多种场景污水量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且方便根据污水处理规模的大小进行模块化污水处理设计。另外,本实施例采用全曝气工艺,不需要沉淀,即可达到排放SS要求。
[0032]优选地,第一腔室91、第二腔室92、第三腔室93和第四腔室94的大小均相同且其横截面均为扇形状,其圆心角为90度,且每个腔室内的处理污水所需要的微生物种类和功能都一样,相较于采用不同种类微生物进行流程化处理的方式,具有多次重复处理的优点,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0033]优选地,罐体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连接孔5,每一腔室均至少对应一个连接孔5。具体地,连接孔5的数量为四个且设于罐体1的上侧面,设于上侧面的好处在于只有当腔室9内的污水到达一定液面高度时,才可以通过连接孔5流入到下一污水处理罐内,保证了污水在罐体1的停留时间,以及通过保持一定液面高度使得罐体1具备一定的重量,避免污水处理罐在地下水的作用下造成上浮。
[0034]本实施例公开的污水处理罐,通过滚塑工艺成型的,其上的连接孔5可通过成型后二次开孔得到,从而达到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需要开设不同数量的连接孔5的要求。
[0035]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设于所述罐体上的上盖,所述罐体的内腔被分隔为多个互不相通的腔室组,每个所述腔室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通的腔室,所述腔室组均设有与外部连接的连接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为多个所述腔室组,同一所述腔室组的所述腔室通过过水孔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抽泥导流板,所述过水孔设于所述抽泥导流板的下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组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腔室组均包括两个所述腔室。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腔被所述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腔室组包括第一腔室组和第二腔室组,所述第一腔室组包括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组包括所述第三腔室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红王志雄彭义雄翟小燕苏蕾吴闪闪苏玉婷周刚张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