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喷溅灌肠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31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专业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喷溅灌肠器具。所述防喷溅灌肠器具包括注射管,注射管的后端连接有储液袋;注射管的外周套接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与注射管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活瓣、集污部和防护吸盘;活瓣套设于注射管上;集污部套接于活瓣的外周;集污部的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且集污部的开口方向朝向注射管的前端;集污部开口端的外侧与防护吸盘连接;储液袋与注射管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设有进液阀;注射管的前端设有压力感应器,注射管的后端设有压力接收器,通过压力接收器反馈控制进药阀门的开启和关闭。该防喷溅灌肠器具通过特殊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医护人员在灌肠操作中的职业暴露。暴露。暴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喷溅灌肠器具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专业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防喷溅灌肠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灌肠器又叫灌肠袋、清肠器,国家药监局审批的名称叫做排便清肠器,灌肠器属于一类医疗保健仪器,灌肠器主要是利用温水、生理盐水、各种灌肠液或肥皂水等对大肠进行清洁,主要用于医疗机构治疗便秘,肛肠疾患等等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0003]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很多护理人员给患者进行常规灌肠时,由于每个患者的疾病类型和对灌肠液的敏感程度不同,常常在灌肠过程中会出现便意无法控制的情况,使排泄物意外外泄。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或在高致病性传染病病房、病区,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很多,护士在面对此类患者时,除了基本的治疗操作外,还要对他们进行生活护理,其中就包括为昏迷、虚弱且存在肠梗阻的病人进行灌肠,以进行胃肠减压改善病症,但是此类患者由于对自主控制排便的能力减弱或者是几乎没有,所以护士为他们进行护理操作时,经常面临患者排泄物喷溅到身上和周围环境中的情况,造成职业和环境暴露的潜在风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护士出现职业倦怠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喷溅灌肠器具,通过特殊设计减少或避免医护人员在灌肠操作中的职业暴露。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喷溅灌肠器具,所述防喷溅灌肠器具包括注射管,注射管的后端连接有储液袋,所述注射管的外周套接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与注射管外壁滑动连接;
[0007]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活瓣、集污部和防护吸盘;所述活瓣套设于注射管上,且活瓣与注射管的外壁滑动连接;集污部套接于活瓣的外周;集污部的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且集污部的开口方向朝向注射管的前端;所述防护吸盘套接于集污部开口端的外侧;
[0008]所述储液袋与注射管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设有进液阀;所述注射管的前端设有压力感应器,注射管的后端设有压力接收器,通过压力接收器反馈控制进药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0009]优选的,所述注射管的后端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储存药液的第一储液袋连接;第二连接管与储存灌肠液的第二储液袋连接。
[0010]进一步优选的,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进液阀,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进液阀。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并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设置第一进液阀和第二进液阀,可以实现对灌肠和给药的单独控制。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液阀与第一储液袋之间设有负压接头。通过设置负压接头保证第一储液袋内的药液单向流动,避免对第一储液袋内药液的污染。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吸盘与集污部的连接处设有可伸缩的连接部。通过可伸缩的连接部可以调节集污部的开口大小,并相应的调整防护吸盘的口径。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污部为环形的集污槽或环形的集污袋。
[0014]优选的,所述活瓣为单向活瓣。进一步的,所述活瓣为防逆向脱垂活瓣。
[0015]优选的,所述压力接收器上带有信号指示的指示灯。
[0016]本技术防喷溅灌肠器具在使用时,护理人员在无菌条件下,根据患者病情要求选取体位,将防护吸盘吸附在患者肛门与臀部周围。然后将注射管经过肛门送入肠道内,达到大量或小量不保留灌肠的插管深度要求后,妥善固定;打开注射管的进液阀,开始灌肠清洗或给药,清洗液或药液进入肠道进行灌肠或给药操作,此时注射管前端的压力感受器开始接受信号,若压力感受器监测到肛门括约肌的压力值达到阈值,则压力接收器的指示灯亮起,护理人员关闭进液阀,停止进液防止病人抑制不住便意而引起的排泄物喷溅;若进液过程中出现喷溅,可通过集污部及时收集病人的排泄物,彻底避免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
附图说明
[0017]图1 本技术所述防喷溅灌肠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所述“前”、“后”等用语,仅为阐明各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0019]一种防喷溅灌肠器具,如图1所示,一种防喷溅灌肠器具,所述防喷溅灌肠器具包括注射管2,注射管2的外周套接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与注射管2外壁滑动连接;
[0020]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活瓣3、环形的集污袋4和环绕式的防护吸盘1;活瓣3套设于注射管2上,且活瓣3与注射管2的外壁滑动连接。活瓣3为防逆向脱垂活瓣,通过设置防逆向脱垂活瓣保证注射管2与防护装置的相对位置固定,避免使用过程中防护吸盘1固定不稳;
[0021]集污袋4套设于活瓣3的外周;集污袋4的开口端一侧与活瓣3固定连接,集污袋4的开口端另一侧与防护吸盘1连接。为了便于控制集污袋4的开口大小,集污袋4与防护吸盘1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接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PVC材质制成的锯齿状的连接环9,通过向外侧拉伸防护吸盘1或连接环9可打开集污袋4,向内侧合并折叠连接环9可闭合集污袋4,从而实现对集污袋4开口大小的调整。
[0022]注射管2的后端设有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第一连接管5与储存药液的第一储液袋(图中未画出)连接;第二连接管6与储存灌肠液的第二储液袋(图中未画出)连接。第一连接管5上设有第一进液阀51,第二连接管6上设有第二进液阀61。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并在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6设置第一进液阀51和第二进液阀61,可以实现对灌肠和给药的单独控制。第一进液阀51与第一储液袋之间设有负压接头11,保证第一储液袋内的药液单向流动,避免灌肠液或排泄物对第一储液袋内药液的污染。
[0023]注射管2的前端设有感受肛门括约肌压力的压力感应器7,注射管2的后端设有压力接收器8,压力接收器8上带有信号指示的指示灯,通过压力接收器8反馈控制进药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所选压力感应器和压力接收器为普通市售产品,由于不属于本申请的特定改进点,因而在此不再赘述压力感应器和压力接收器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
[0024]本技术防喷溅灌肠器具在使用时,护理人员在无菌条件下,根据患者病情要求选取体位,将防护吸盘1吸附在患者肛门与臀部周围;将注射管2前端经过肛门送入肠道内,达到大量或小量不保留灌肠的插管深度要求后,妥善固定。打开第二进液阀61,导入第二储液袋内的灌肠液(温水、生理盐水、肥皂水等)开始灌肠操作;若灌肠过程中或灌肠后需要给药,打开第一进液阀51,第一储液袋内药液通过负压接头进入注射管2,负压接头保证灌肠液或排泄物不会倒流入第一储液袋污染药液。灌肠开始后,注射管2前端的压力感受器7接受信号,若压力感受器7监测到肛门括约肌的压力值达到阈值,则压力接收器8的指示灯亮起,护理人员关闭第一进液阀51或第二进液阀61,停止进液防止病人抑制不住便意而引起的排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喷溅灌肠器具,所述防喷溅灌肠器具包括注射管,注射管的后端连接有储液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的外周套接有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与注射管外壁滑动连接;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活瓣、集污部和防护吸盘;所述活瓣套设于注射管上,且活瓣与注射管的外壁滑动连接;集污部套接于活瓣的外周;集污部的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且集污部的开口方向朝向注射管的前端;所述防护吸盘套接于集污部开口端的外侧;所述储液袋与注射管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设有进液阀;所述注射管的前端设有压力感应器,注射管的后端设有压力接收器,通过压力接收器反馈控制进药阀门的开启和关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喷溅灌肠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的后端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楠刘佳敏戴付敏赵亚莎李瑞玲李博屈晓远曲直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