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五官科护理用药物喷头,包括输送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衔接部、波浪管和涂药头,所述波浪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接部和涂药头,且三者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环、转杆和移动部,所述转杆贯穿转环外壁,并转动连接于转环,所述转环转动连接于衔接部;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转杆带动移动部进行移动时,移动部一端便可卡住波浪管的一侧,并从波浪管的一侧对其进行回拉,利用对波浪管局部的回拉便可改变波浪管的弯折曲,使得波浪管形成的弧度能够顺利的适配耳道以及口鼻内的曲线,并能够顺利的对伤口的进行药物的涂抹。并能够顺利的对伤口的进行药物的涂抹。并能够顺利的对伤口的进行药物的涂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官科护理用药物喷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五官科护理用药物喷头。
技术介绍
[0002]五官科包括眼科和耳鼻喉科,五官科疾病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日常的正常生活,对我们人体有很大的伤害。如五官科疾病鼻炎,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各异,危害极大,当影响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它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而出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靡等,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而当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影响嗅觉粘膜时,就会出现嗅觉障碍,导致闻不着香臭等气味。当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就会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而并发如额骨骨髓炎、眶骨壁骨炎及骨膜炎、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球后视神经炎、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多种危重急症。
[0003]在五官科的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喷雾给药和喷雾清洗操作,目前在进行这项操作时通常都是使用注射器连接喷头来完成,然而在涂药头输送时,受到口鼻和耳部内部曲度的影响,常遇到涂药头在输送到患处的过程中无法前行,输送力量无法向前传导而导致涂药头无法准确的到达患处,降低了喷雾给药的成功率,难以满足治疗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五官科护理用药物喷头,旨在解决在涂药头输送时,受到口鼻和耳部内部曲度的影响,常遇到涂药头在输送到患处的过程中无法前行,输送力量无法向前传导而导致涂药头无法准确的到达患处,降低了喷雾给药的成功率,难以满足治疗需要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五官科护理用药物喷头,包括输送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衔接部、波浪管和涂药头,所述波浪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接部和涂药头,且三者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环、转杆和移动部,所述转杆贯穿转环外壁,并转动连接于转环,所述转环转动连接于衔接部,所述移动部位于衔接部内部,且移动部的一端滑动连接于转环,并啮合连接于转杆,另一端卡接于波浪管靠近涂药头的一端。
[0006]优选的,所述衔接部包括连接头和衔接管,所述衔接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头和波浪管,且所述连接头、衔接管和波浪管之间相互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波浪管远离衔接管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端管,所述涂药头固定连接于端管。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部包括齿板、连杆和卡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齿板和卡杆,所述齿板位于衔接管内部,所述连杆位于波浪管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端管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卡杆收容于内槽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转环的内部设置有齿轮,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齿轮,所述齿轮转动连接于转环内壁,所述转杆通过齿轮啮合连接于齿板。
[0011]优选的,所述转环的内部开设有流通孔和放置槽,所述齿轮收容于放置槽内部,所述齿板通过放置槽滑动连接于转环,且流通孔和放置槽之间相互隔开。
[0012]优选的,所述齿板上表面开设有齿槽,所述齿轮通过齿槽啮合连接于齿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五官科护理用药物喷头,通过设置衔接部、移动部、转环和转杆,在使用的过程中,便可根据曲线的方向不同控制转盘进行转动,而转盘的转动带动移动部在衔接部以及波浪管内进行转动,而移动部在进行转动时,移动部一端与波浪管所接触的位置便发生改变,随后利用转杆带动移动部进行移动时,移动部一端便可卡住波浪管的一侧,并从波浪管的一侧对其进行回拉,利用对波浪管局部的回拉便可改变波浪管的弯折曲,使得波浪管形成的弧度能够顺利的适配耳道以及口鼻内的曲线,并能够顺利的对伤口的进行药物的涂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的端管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输送组件;11、连接头;12、衔接管;13、波浪管;14、涂药头;15、端管;16、内槽;2、调节组件;21、转环;22、转杆;23、齿轮;24、齿板;25、连杆;26、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五官科护理用药物喷头,包括输送组件1和调节组件2,输送组件1包括衔接部、波浪管13和涂药头14,波浪管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接部和涂药头14,且三者之间相互连通,调节组件2包括转环21、转杆22和移动部,转杆22贯穿转环21外壁,并转动连接于转环21,转环21转动连接于衔接部,移动部位于衔接部内部,且移动部的一端滑动连接于转环21,并啮合连接于转杆22,另一端卡接于波浪管13靠近涂药头14的一端。
[00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波浪管1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端管15,并且连杆25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杆26,卡杆26与连杆25呈九十度垂直设置,且卡杆26的一端伸入到端管15内部的内槽16之中,当连杆25进行转动时,便会带动卡杆26在内槽16中进行转动,而卡杆26的转动便会改变其一端在端管15上的对应位置。
[00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便可将药水管安装在连接头11上,随后通过药水管将所需要药水通过连接头11注入到衔接管12的内部,并在衔接管12的内部流动,并流入到波浪管13的内部,其次,涂药头14安装在波浪管13的一端,进而波浪管13内的药水便会流入到涂药头14内部,而药水进入到涂药头14的内部便会浸湿涂药头14,此时医护人员便可手持衔接管12将涂药头14伸入到患者的口鼻或者耳道内部,利用涂药头14对患
者的伤口进行药水的涂抹,其次,当涂药头14在伸入的过程中遇到口鼻以及耳道内部的曲度时,此时医护人员便可转动转环21,利用转环21的转动带动内部的齿板24以及连杆25进行转动,而连杆25在进行转动的过程中,便会带动一端设置的卡杆26在端管15内部的内槽16之中进行转动,而卡杆26一端位于内槽16之中,进而卡杆26随着连杆25的转动便会使其一端沿内槽16进行运动,同时转环21所转动的角度不同,卡杆26一端在内槽16之中所对应以及接触的位置便不同,而医护人员控制转杆22的转动幅度调节便对应波浪管13所需要弯曲的方向,当调节完毕之后,工作人员便可转动转杆22,利用转杆22带动转环21内部设置的齿轮23进行转动,而齿轮23的转动便会带动齿板24在转环21的内部滑动,同步带动连杆25进行移动,而连杆25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便会拉动卡杆26进行回拉移动,而卡杆26对应到端管15上的某一位置,连杆25带动卡杆26一端的回拉便会使得波浪管13的一侧进行收缩,利用波浪管13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官科护理用药物喷头,包括输送组件(1)和调节组件(2),所述输送组件(1)包括衔接部、波浪管(13)和涂药头(14),所述波浪管(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衔接部和涂药头(14),且三者之间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转环(21)、转杆(22)和移动部,所述转杆(22)贯穿转环(21)外壁,并转动连接于转环(21),所述转环(21)转动连接于衔接部,所述移动部位于衔接部内部,且移动部的一端滑动连接于转环(21),并啮合连接于转杆(22),另一端卡接于波浪管(13)靠近涂药头(14)的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五官科护理用药物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包括连接头(11)和衔接管(12),所述衔接管(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头(11)和波浪管(13),且所述连接头(11)、衔接管(12)和波浪管(13)之间相互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五官科护理用药物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管(13)远离衔接管(1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端管(15),所述涂药头(14)固定连接于端管(1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五官科护理用药物喷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