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18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载雷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包括下壳体、上封盖,所述上封盖的一侧与下壳体的一侧连接,所述上封盖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壳体的侧面上连接有矩形固定板,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5G模块、控制器和雷达本体。该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在雷达本体上设置的第一雷达探头、第二雷达探头、第三雷达探头、第四雷达探头、第五雷达探头和第六雷达探头,第一雷达探头、第二雷达探头、第三雷达探头、第四雷达探头、第五雷达探头和第六雷达探头可以均与的分布在汽车的四周,避免了一些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的探测范围不够的情况发生,提升了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的使用效果。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的使用效果。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载雷达
,具体为一种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

技术介绍

[0002]车载雷达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的,用于实现障碍物测量、预测碰撞、自适应巡航控制等功能的雷达,其可以有效地降低驾驶难度、减少驾驶员负担以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因而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车载雷达安装在汽车上时大多采用螺栓螺母固定,但由于车载雷达和汽车安装平面大多是光滑的,因而接触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就比较小,导致它们之间的贴合就不那么紧密,容易出现相对滑动,稳定性较差,配合精度低。现在市场上有头部或尾部带孔的螺栓,几个螺栓阵列分布,用钢丝穿过螺栓上的孔来防止螺栓松动,这种方法只是使几个螺栓起相互制约的作用,不仅操作复杂,需要钢丝来协助,而且并不能增加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稳定性较差,工作效率低,所以需要用到一种车载雷达
[0004]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
[0005](1)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一些车载雷达的雷达探头较少的原因,现有的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会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包括下壳体(1)、上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盖(2)的一侧与下壳体(1)的一侧连接,所述上封盖(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下壳体(1)的侧面上连接有矩形固定板(3),所述下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5G模块(17)、控制器(16)和雷达本体(14),所述5G模块(17)、控制器(16)和雷达本体(14)上均连接有L型固定挡板(15),所述下壳体(1)上开设有以太网接口(4),所述以太网接口(4)与5G模块(17)连接;所述雷达本体(14)上设置有第一雷达探头(12)、第二雷达探头(11)、第三雷达探头(10)、第四雷达探头(9)、第五雷达探头(8)和第六雷达探头(7),所述第一雷达探头(12)、第二雷达探头(11)、第三雷达探头(10)、第四雷达探头(9)、第五雷达探头(8)和第六雷达探头(7)均通过第一电缆(21)与雷达本体(14)连接,所述第一雷达探头(12)、第二雷达探头(11)、第三雷达探头(10)、第四雷达探头(9)、第五雷达探头(8)和第六雷达探头(7)均与第一电缆(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缆(21)的另一端与穿过下壳体(1)与雷达本体(14)连接;所述控制器(16)上设置有第一摄像头(5)和第二摄像头(6),所述第一摄像头(5)和第二摄像头(6)均通过第二电缆(20)与控制器(16)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5)和第二摄像头(6)均与第二电缆(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缆(20)的另一端穿过下壳体(1)上的通道与控制器(1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5G模块(17)、控制器(16)和雷达本体(14)均通过L型固定挡板(15)与下壳体(1)的内底部可拆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车联网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固定挡板(15)包括L型挡板(1503)和螺钉(1501),所述L型挡板(1503)上开设有与螺钉(1501)相适配的孔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国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基格伽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