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无线充电模组及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0006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无线充电模组及无线充电器,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无线充电线圈外部;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无线充电线圈内部;所述第一磁铁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可以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配合形成磁力线闭合回路,有助于提高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磁吸力,可以更精确的实现耦合线圈的位置对准,从而提高充电效率。从而提高充电效率。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无线充电模组及无线充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磁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无线充电模组及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线圈耦合技术将发射端能量通过感应耦合传输到接收端的非接触式充电技术。由于其便捷、智能、多元化的优点,使得无线充电产品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0003]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对于无线充电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就包含了无线充电效率问题。充电效率是评估无线充电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充电效率越高,充电速度越快、能量损耗越低,充电模组性能就更好。影响无线充电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含无线充电线圈设计、无线充电用隔磁片材料性能提升,以及模组整体结构优化等。除此之外,影响无线充电效率的关键一点是发送端和接收端耦合充电时线圈的位置对准。
[0004]磁定位技术是目前最方便有效的定位技术,并开始逐渐在无线充电技术中应用,但目前应用于无线充电中的磁定位技术方式较为单一,仅可以实现线圈位置的初步匹配,虽然较不加磁定位结构的无线充电方式相对提高了充电效率,但若要大面积推广应用,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无线充电模组及无线充电器,可以实现无线充电线圈间的精准定位,提高充电效率。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0008]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无线充电线圈外部;
[0009]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无线充电线圈内部;
[0010]所述第一磁铁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无线充电线圈所在的平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包括两个以上第三磁铁;
[0014]所述两个以上第三磁铁围绕无线充电线圈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同。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以上第三磁铁拼接成环状。
[0017]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第三磁铁之间紧密贴合。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围绕无线充电线圈的外环设置;
[0019]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无线充电线圈的内环中心。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具有第一通孔。
[002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0022]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包括无线充电线圈和上述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
[0023]进一步地,还包括隔磁片;
[0024]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贴合于所述隔磁片的一侧;
[0025]所述隔磁片具有与所述无线充电线的内环对应的第二通孔;
[0026]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002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第二通孔具有第一间隙;
[0028]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隔磁片具有第二间隙。
[002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0030]所述发射端和接收端均包括上述的无线充电模组;
[0031]所述发射端的第一磁铁的充磁方向和所述接收端的第一磁铁的充磁方向平行。
[003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在无线充电线圈外部设置第一磁铁及在无线充电线圈内部设置第二磁铁的磁定位结构,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可以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配合形成磁力线闭合回路,有助于提高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磁吸力,可以更精确的实现无线充电线圈间的位置对准,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第一磁铁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一磁铁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第一磁铁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模组结构示意图;
[003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样品1的磁力线分布图;
[004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样品2的磁力线分布图;
[004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样品1和样品2的磁吸力对比图。
[0042]标号说明:
[0043]1、无线充电线圈;2、隔磁片;3、第一磁铁;3.1、第三磁铁;4、第一通孔;5、第二间隙;6、第三间隙;7、第二磁铁;8、第一间隙;9、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45]请参照图1,一种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0046]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无线充电线圈外部;
[0047]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无线充电线圈内部;
[0048]所述第一磁铁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
[0049]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
磁定位结构,采用在无线充电线圈外部设置第一磁铁及位于无线充电线圈内部设置第二磁铁的磁定位结构,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可以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配合形成磁力线闭合回路,有助于提高无线充电线圈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磁吸力,可以更精确的实现无线充电线圈间的位置对准,从而提高充电效率。
[005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无线充电线圈所在的平面。
[0051]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设置为垂直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平面,可以使得磁定位结构的定位磁铁在垂直于耦合线圈平面的方向上产生较大的磁吸力,从而可以更精确的实现耦合线圈的位置对准。
[005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
[0053]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均设置为轴向充磁,且第一磁铁充磁方向与第二磁铁相反,能增加磁定位结构的磁吸力。
[005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铁包括两个以上第三磁铁;
[0055]所述两个以上第三磁铁围绕无线充电线圈设置。
[0056]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第一磁铁包括两个以上第三磁铁,且围绕无线充电线圈设置,第一磁铁可以方便的调整为围绕无线充电线圈的对称形状,第一磁铁的中心与无线充电线圈的中心重合,可以更精确的实现耦合线圈的位置对准。
[005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位于无线充电线圈外部;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无线充电线圈内部;所述第一磁铁的充磁方向与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垂直于无线充电线圈所在的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充磁方向为轴向充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包括两个以上第三磁铁;所述两个以上第三磁铁围绕无线充电线圈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铁的充磁方向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第三磁铁拼接成环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无线充电磁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三磁铁之间紧密贴合。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英华周苗苗王磊蔡鹏董泽琳
申请(专利权)人: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