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扰动清理河流水沉积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999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扰动清理河流水沉积物的装置,装置包括固定锚、第一弹簧连接器、圆柱型整流装置、第二弹簧连接器、滚筒型扬泥装置、第三弹簧连接器、滚笼型扬泥装置、第四弹簧连接器和飘旗型漂泥器,所述圆柱型整流装置包括第一圆筒、第一连接板、双绞互绕管、第一连接线和第一连接环,方法包括步骤一,组装装置;步骤二,选择装置安装点;步骤三,固定装置;步骤四,整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清淤装置使用材料简易,低耗能,低人力消耗,除淤泥效果明显,不会对河底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充分利用装置的物理结构扰动携泥水流,来实现无动力清理河流水沉积物,适用于农村以及城市老旧河道沉积物淤积的清理。旧河道沉积物淤积的清理。旧河道沉积物淤积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扰动清理河流水沉积物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清淤
,具体为一种无动力扰动清理河流水沉积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流水沉积物俗称淤泥,指的是在静水和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的细粒土,成分主要为粘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现有人工清理清淤技术虽然可以解决河道淤泥沉积问题,但工程量大,在施工中需大量消耗能源、人力,且会破坏河道底层生态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动力扰动清理河流水沉积物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扰动清理河流水沉积物的装置,包括固定锚、第一弹簧连接器、圆柱型整流装置、第二弹簧连接器、滚筒型扬泥装置、第三弹簧连接器、滚笼型扬泥装置、第四弹簧连接器和飘旗型漂泥器,所述固定锚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连接器,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型整流装置;
[0005]所述圆柱型整流装置包括第一圆筒、第一连接板、双绞互绕管、第一连接线和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圆筒的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圆筒的内部分布套接有双绞互绕管,且双绞互绕管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环,且第一弹簧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一连接线,且第一连接线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圆柱型整流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连接器,且第二弹簧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筒型扬泥装置;
[0006]所述滚筒型扬泥装置包括第二圆筒、第二连接板、连接管、捕能旋置挡板、第二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圆筒的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圆筒的内部分布套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内壁上分布固定有捕能旋置挡板,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内壁上套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环,且第二连接线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环的一侧外壁上,第二弹簧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环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滚筒型扬泥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弹簧连接器,且第三弹簧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环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三弹簧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笼型扬泥装置;
[0007]所述滚笼型扬泥装置包括双螺旋滚笼、凸点、第三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环,所述双螺旋滚笼的一侧内壁上套接有第三连接线,所述双螺旋滚笼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连接环,且第三连接线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环的一侧外壁上,第三弹簧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
三连接环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滚笼型扬泥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弹簧连接器,且第四弹簧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环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四弹簧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飘旗型漂泥器。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锚的外壁上分布固定有倒刺。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圆筒的外壁上分布固定有花冠型凸出扰泥结构。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双螺旋滚笼的内壁上分布固定有“凹”字型捕能板。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双螺旋滚笼的外壁上分布固定有凸点。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飘旗型漂泥器由仿鱼尾鳍状多簇结构组成,鳍状物的内部设置有空气柱。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设计的清淤装置使用材料简易,低耗能,低人力消耗,除淤泥效果明显,不会对河底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充分利用装置的物理结构扰动携泥水流,来实现无动力清理河流水沉积物,适用于农村以及城市老旧河道沉积物淤积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圆柱型整流装置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滚筒型扬泥装置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滚笼型扬泥装置立体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锚侧视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滚筒型扬泥装置侧视图;
[0021]图中:1、固定锚;2、第一弹簧连接器;3、圆柱型整流装置;4、第二弹簧连接器;5、滚筒型扬泥装置;6、第三弹簧连接器;7、滚笼型扬泥装置;8、第四弹簧连接器;9、飘旗型漂泥器;31、第一圆筒;32、第一连接板;33、双绞互绕管;34、第一连接线;35、第一连接环;51、第二圆筒;52、第二连接板;53、连接管;54、捕能旋置挡板;55、第二连接线;56、第二连接环;71、双螺旋滚笼;72、凸点;73、第三连接线;74、第三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动力扰动清理河流水沉积物的装置,包括固定锚1、第一弹簧连接器2、圆柱型整流装置3、第二弹簧连接器4、滚筒型扬泥装置5、第三弹簧连接器6、滚笼型扬泥装置7、第四弹簧连接器8和飘旗型漂泥器9,固定锚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连接器2,第一弹簧连接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型整流装置3;
[0024]圆柱型整流装置3包括第一圆筒31、第一连接板32、双绞互绕管33、第一连接线34和第一连接环35,第一圆筒31的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一连接板32,第一圆筒31的内部分布套接有双绞互绕管33,且双绞互绕管33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2的一侧外壁上,第一连接板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环35,且第一弹簧连接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35的一侧外壁上,第一连接板32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一连接线34,且第一连接线34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35的一侧外壁上,圆柱型整流装置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连接器4,且第二弹簧连接器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35的一侧外壁上,第二弹簧连接器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筒型扬泥装置5;
[0025]滚筒型扬泥装置5包括第二圆筒51、第二连接板52、连接管53、捕能旋置挡板54、第二连接线55和第二连接环56,第二圆筒51的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二连接板52,第二圆筒51的内部分布套接有连接管53,且连接管53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52的一侧外壁上,连接管53的一侧内壁上分布固定有捕能旋置挡板54,连接管53的一侧内壁上套接有第二连接线55,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扰动清理河流水沉积物的装置,包括固定锚(1)、第一弹簧连接器(2)、圆柱型整流装置(3)、第二弹簧连接器(4)、滚筒型扬泥装置(5)、第三弹簧连接器(6)、滚笼型扬泥装置(7)、第四弹簧连接器(8)和飘旗型漂泥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锚(1)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连接器(2),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柱型整流装置(3);所述圆柱型整流装置(3)包括第一圆筒(31)、第一连接板(32)、双绞互绕管(33)、第一连接线(34)和第一连接环(35),所述第一圆筒(31)的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一连接板(32),所述第一圆筒(31)的内部分布套接有双绞互绕管(33),且双绞互绕管(33)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2)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环(35),且第一弹簧连接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35)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一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一连接线(34),且第一连接线(34)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35)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圆柱型整流装置(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连接器(4),且第二弹簧连接器(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35)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器(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筒型扬泥装置(5);所述滚筒型扬泥装置(5)包括第二圆筒(51)、第二连接板(52)、连接管(53)、捕能旋置挡板(54)、第二连接线(55)和第二连接环(56),所述第二圆筒(51)的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第二连接板(52),所述第二圆筒(51)的内部分布套接有连接管(53),且连接管(53)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52)的一侧外壁上,所述连接管(53)的一侧内壁上分布固定有捕能旋置挡板(54),所述连接管(53)的一侧内壁上套接有第二连接线(55),所述第二连接板(5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华高一然雷丁懿赵可韩在刚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