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振兴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的热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9713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的热敷装置,包括多个通过扣具组件相互连接的子热敷件以及多个与扣具组件卡扣连接的弹力带,子热敷件包括发热丝和设置在发热丝外部的散热层,散热层完全包裹发热丝形成一体化结构,且散热层正面与反面均连接有与病患接触的热敷层;扣具组件包括设置在热敷层侧边上的弹力带和与弹力带一一对应的第一扣缝、第二扣缝,且弹力带与第一扣缝、第二扣缝分别分布在热敷层相对的两个侧边,弹力带上固定连接有纽扣,弹力带穿过第一扣缝,使得纽扣与第二扣缝卡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扣具连接子热敷件来改变装置的形状,适应不同部位的热敷需要,改变弹力带与子热敷件之间的连接位置从而达到最佳固定效果。定效果。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的热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的热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医内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它各科的基础。中医内科临床的治疗方式包括内服和外敷两种,其中外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0003]在一些中医内科治疗的方式中,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稍高温度的外敷相较于常温外敷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为了保持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温度,通常需要借助一些装置来辅助病患进行药物外敷。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用于中医内科的外敷装置,多数是利用热水传递热量,来达到一定时间内的较高温度,但这种方式需要不断更换热水来达到保温的效果,比较繁琐,并且多数辅热装置形状比较固定,不适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的热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辅热装置保温效果差和形状固定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的热敷装置,包括子热敷件和多个固定在所述子热敷件上的扣具组件,在每个所述扣具组件的另一端均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有弹力带,所述子热敷件包括发热丝和设置在所述发热丝外表面的散热层,所述散热层完全包裹所述发热丝形成一体化结构,且所述散热层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热敷层;
[0007]所述扣具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热敷层侧边上的固定带和与所述弹力带一一对应的第一扣缝、第二扣缝,且所述固定带与所述第一扣缝、所述第二扣缝分别分布在所述热敷层相对的两个侧边,所述固定带上固定连接有纽扣,所述固定带穿过所述第一扣缝,使得所述纽扣与所述第二扣缝卡扣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扣缝与所述第二扣缝成垂直分布,且不交叉。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敷层的四周边缘与所述散热层固定连接,且在所述热敷层上设置有开口,用于热敷的药包通过所述开口置于所述热敷层和所述散热层之间。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力带两端分别设置有弹力带纽扣和弹力带扣缝,所述弹力带扣缝与所述热敷层上的所述纽扣连接,且所述弹力带纽扣与所述热敷
层上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扣缝连接,使得所述弹力带与所述子热敷件连接。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利用发热丝的电热达到提升温度的效果,温度持续效果好,且易于控制,同时利用扣具组件和弹力带的作用使得子热敷件能够紧密贴合在患者身上,并且通过设置的子热敷件和弹力带的作用来适应患者需要热敷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贴合程度,提高热敷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0017]1‑
扣具组件;2

子热敷件;3

弹力带;
[0018]101

弹力带;102

纽扣;103

第一扣缝;104

第二扣缝;
[0019]201

发热丝;202

散热层;203

热敷层;204

开口;
[0020]301

弹力带纽扣;302

弹力带扣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的热敷装置,包括子热敷件2和多个固定在所述子热敷件2上的扣具组件1,在每个所述扣具组件1的另一端均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有弹力带3。
[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子热敷件2具有塑性结构,即类似于电热毯的结构,其可以根据需要热敷的部位进行灵活的改变,从而在扣具组件1 和弹力带3的作用下更好的贴合在患者身上,以达到更好的热敷效果。
[0024]子热敷件2包括发热丝201和设置在发热丝201外部的散热层202,散热层202完全包裹发热丝201形成一体化结构,且散热层202正面与反面均连接有与病患接触的热敷层203。
[0025]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发热丝201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增加或者缩减,从而满足患者不同位置的热敷,如需要对整个手臂进行热敷时,此时需要通过组合的方式增加发热丝的数量,如仅仅需要对手肘进行热敷时,此时通过组合的方式缩减发热丝的数量,而散热层202和热敷层203 均为柔软的布料,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收纳起来,不影响整体的使用。
[0026]发热丝201的组合具体可为插扣式,即不仅仅是结构上的连接,还包括电性连接,组合起来后通过插扣式实现结构连接的同时还能够以串联的方式联系起来进行加热。该插扣方式类似于插头和插线板的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在本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对此不再进行详述。
[0027]扣具组件1包括设置在热敷层203侧边上的固定带101和与弹力带一一对应的第一扣缝103、第二扣缝104,固定带101与第一扣缝103、第二扣缝 104分别分布在热敷层203相对的两个侧边,固定带101上固定连接有纽扣 102,固定带101穿过第一扣缝103,使得纽扣102与第二扣缝104卡扣连接。
[0028]本实施方式针对传统的热敷装置的不可更改的特点,将热敷装置设计成可以自由拼接的形式,从而来适应不同部位的使用,例如,膝盖部分、肩部、和腰部需要的辅热装置的加热面积是不同的,膝盖部分需要的加热面积较小,而肩部以及腰部需要的加热面积较大,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辅热装置做不到视情况改变形状,因此能够改变加热面积的辅热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的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子热敷件(2)和多个固定在所述子热敷件(2)上的扣具组件(1),在每个所述扣具组件(1)的另一端均通过卡扣活动连接有弹力带(3),所述子热敷件(2)包括发热丝(201)和设置在所述发热丝(201)外表面的散热层(202),所述散热层(202)完全包裹所述发热丝(201)形成一体化结构,且所述散热层(20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热敷层(203);所述扣具组件(1)包括设置在所述热敷层(203)侧边上的固定带(101)和与所述弹力带(3)一一对应的第一扣缝(103)、第二扣缝(104),且所述固定带(101)与所述第一扣缝(103)、所述第二扣缝(104)分别分布在所述热敷层(203)相对的两个侧边,所述固定带(101)上固定连接有纽扣(102),所述固定带(101)穿过所述第一扣缝(103)使所述纽扣(10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高振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