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新型休息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54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式新型休息舱,包括舱体组件,舱体组件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前端安装有舱门;所述舱体组件内部设有折叠床组件,折叠床组件的非活动端连接在连接部的后端,非工作状态时,折叠床组件的活动端向后折叠,并通过收纳组件进行收纳;工作状态时,折叠床组件的活动端向前拉伸打开,并通过安装组件与左挡板、右挡板配合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折叠床组件、投影组件、灯源组件、闹铃和蓝牙方便使用者进行临时休息和娱乐,并且费用只是一般酒店的20%-30%,真正解决了现有的公共场所休息的问题。场所休息的问题。场所休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新型休息舱


[0001]本技术涉及共享休息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式新型休息舱。

技术介绍

[0002]交通等候厅是一个中转站的枢纽,汇集了五湖四海的旅客,在这里等候着一班班交通工具,等候的过程中必然要要有放松姿态,以良好的状态等候交通工具,去往下一站目的地。但是目前交通等候厅这里积聚了形形色色的人,在这等候的时间段里,很难有良好的休息环境与个人空间,特别是比如赶夜班机、凌晨的火车,连续性赶交通工具,在这疲惫的状态下只能睡在公共场合的椅子上或者地板上,这样存在公共场所环境管理、旅客个人财产安全、旅客个人隐私暴露等问题,虽然现有的交通等候厅有VIP贵宾休息室,但是VIP贵宾休息室价格昂贵,并不适合普通人群。
[0003]目前,虽然世面上出现了一些专供人员短暂休息的睡眠舱,但鉴于睡眠舱的技术不成熟,如在舱体内部直接放置床垫、休息空间较为密封、空气流通性差、卫生状况不佳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使用者的睡眠环境较差,难以真正发挥睡眠舱的功效,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鉴于睡眠舱使用时为封闭状态,还存在缺氧窒息的风险和消防风险。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一种休息仓,公开号为CN 110356309 A,公开日为2019.10.22,公开了一种休息仓,包括仓体、床体、 仓门、滚轮和无人驾驶系统,所述仓体的内部安 装有床体,且仓体上远离床体的一端设有仓门, 所述仓体的底部安装有滚轮,且仓体内设有无人驾驶系统,所述无人驾驶系统驱动滚轮控制仓体 移动,所述仓体的顶部安装有包围式屏幕和红外 摄像头,所述红外摄像头能够感应人体手势,与 包围式屏幕相配合,实现包括送风空调控制在内 的功能选择控制,该休息仓内设置有贴附式送风 空调,贴附式的通风方式使风沿着仓体内壁缓缓 吹出来,通过空气流动到达仓体的各个角落,同时与仓体的内部空气进行对流交换,此送风方式 极大地降低了狭小空间内气体流动不畅导致的不适感,提高了用户体验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主要解决狭小空间内气体流动不畅的问题,没有涉及本申请中折叠床组件的安装与收纳问题,技术方案与本申请有区别。
[0005]中国技术一种多段拼接式共享休息舱,公开号为CN 209891774 U,公开日为2020.01.03,涉及一种多段拼接式共享休息 舱,休息舱包括休息舱本体和若干根导线,休息 舱本体包括多段用于依次拼接的预制舱体;若干 根导线均被铺设固定在休息舱本体上,若干根导 线中的全部根或部分根在需要铺经不同段的预 制舱体时,该根导线对应前述不同段预制舱体的 部分被分割出来且分割出的每段导线仍按原整 根导线的铺设方案单独对应地铺设在前述不同 段的预制舱体上,相邻段导线的对接处分别设置 有用于插接的公母插头,每根被分割成多段的导 线能够通过公母插头的插接导通还原。本技术中的多段拼接式共享休息舱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有利于共享休息舱的拆解和转移。上述技术方案主要解决多段拼接式共享休息舱,有利于共享休息舱的拆解和转移,没有涉及到本申请中折叠床组件的安装与收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便捷式新型休息舱,包括舱体组件,舱体组件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前端安装有舱门,所述舱体组件内部设有折叠床组件,折叠床组件的非活动端连接在连接部的后端,非工作状态时,折叠床组件的活动端向后折叠,并通过收纳组件进行收纳;工作状态时,折叠床组件的活动端向前拉伸打开,并通过安装组件与左挡板、右挡板配合安装。
[0008]进一步,所述折叠床组件包括头部框架、臀部框架、腿部框架和脚部框架,所述头部框架与臀部框架之间、臀部框架与腿部框架之间、腿部框架与脚部框架之间分别通过韧带进行连接,所述头部框架、臀部框架、腿部框架和脚部框架上均包裹安装有帆布,头部框架上包裹的帆布上还设有护颈枕。
[0009]进一步,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头部框架、臀部框架、腿部框架和脚部框架上向左挡板和右挡板两端凸出设置的安装块,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上设有与安装块配合使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槽安装完毕后,折叠床组件呈现S形。
[0010]进一步,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收纳卡槽夹和收纳袋;所述收纳卡槽夹包括安装在连接部上的卡槽和安装在收纳袋上与卡槽配合使用的卡夹。
[0011]进一步,所述卡槽为V形结构,卡槽的V形开口面向收纳袋设置,卡槽V形结构一端安装在连接部上,卡槽V形结构另一端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夹为与卡槽适配的V形结构,卡夹V形结构一端凸出设有与卡口配合安装的卡爪。
[0012]进一步,所述舱体组件内部还设置有投影组件、新风系统、闹铃、紫外线消毒灯和灯源组件;
[0013]所述投影组件包括位于舱体组件内部且安装在舱门上的投影屏,投影屏配合设置有投影仪。
[0014]进一步,所述投影仪放置在多功能投影架上,所述多功能投影架为设置在舱体组件内部的左挡板或右挡板上的折叠架。
[0015]进一步,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上均安装有舱体玻璃和音箱,音箱位于舱体玻璃下方。
[0016]进一步,所述灯源组件包括安装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上位于舱体玻璃上方的C形磨砂灯带和位于音箱下方的S形磨砂灯带。
[0017]进一步,所述舱门与连接部配合安装处安装有隔音橡胶。
[0018]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本技术为一种便捷式新型休息舱,通过设置折叠床组件、投影组件、灯源组件、闹铃和蓝牙方便使用者进行临时休息和娱乐,并且费用只是一般酒店的20%-30%,充分体现资源节约与空间创意,符合如今人们倡导的环保、低碳的理念;同时休息舱配套简单,员工可以一人多岗,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并通过减少一些大型辅助设施,真正解决了现有的公共场所休息的问题。
[0020]2. 本技术通过采用折叠床组件,可以节约空间,同时配合收纳组件、安装组件进行使用,收纳后折叠床组件压缩在收纳组件内,保证休息舱内的使用空间,打开后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两端,折叠床组件呈现S形,S形符合人机工程学,使得休息
者躺在上面可以放下疲惫的身心。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打开舱门右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打开折叠床组件的休息舱内部右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收纳折叠床组件的休息舱内部右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折叠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中卡槽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中卡夹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打开折叠床组件的休息舱内部俯视图;
[0029]图9为本技术收纳折叠床组件的休息舱内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新型休息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组件,舱体组件包括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前端安装有舱门;所述舱体组件内部设有折叠床组件,折叠床组件的非活动端连接在连接部的后端,非工作状态时,折叠床组件的活动端向后折叠,并通过收纳组件进行收纳;工作状态时,折叠床组件的活动端向前拉伸打开,并通过安装组件与左挡板、右挡板配合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新型休息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床组件包括头部框架、臀部框架、腿部框架和脚部框架,所述头部框架与臀部框架之间、臀部框架与腿部框架之间、腿部框架与脚部框架之间分别通过韧带进行连接,所述头部框架、臀部框架、腿部框架和脚部框架上均包裹安装有帆布,头部框架上包裹的帆布上还设有护颈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新型休息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头部框架、臀部框架、腿部框架和脚部框架上向左挡板和右挡板两端凸出设置的安装块,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上设有与安装块配合使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块与安装槽安装完毕后,折叠床组件呈现S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捷式新型休息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包括收纳卡槽夹和收纳袋;所述收纳卡槽夹包括安装在连接部上的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倩董瑞云吴一青王杨昌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