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理信息采集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43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理信息采集的无人机,无人机本体底端安装有电动滑轨,滑动架侧端安装有移动块,固定螺栓侧端套接有L型限位板,两个L型限位板之间安装有记录摄像机,安装槽内侧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底端连接有高度记录仪,通过固定螺母和固定螺栓对L型限位板进行固定,快速的对记录摄像机进行安装固定,由复位弹簧推动卡接柱嵌入到卡接孔内侧,从而对高度记录仪进行稳定安装,使得在应对不同的环境时可以快速的对记录摄像机和高度记录仪进行更换,由电动滑轨带动移动块沿滑动架进行移动,使得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对拍摄位置进行调节,保证了最佳的拍摄角度和位置。保证了最佳的拍摄角度和位置。保证了最佳的拍摄角度和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的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信息采集
,具体为一种地理信息采集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顾名思义是无人驾驶的飞机,从20世纪初飞机的诞生起,由于考虑到驾驶飞机的安全性,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提出了无人驾驶飞机的想法,直至20世纪30年代,英国费雷尔公司将一架“女王”双固定翼飞机改造成无人靶机,开启了无人机进入航空史的序幕,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降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经爆发,而民用无人机市场处于爆发前夜。
[0003]但是目前在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时,无法快速的根据实际的环境对摄像机进行快速的更换,同时在采集时无法对摄像机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影响采集的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地理信息采集的无人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在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时,无法快速的根据实际的环境对摄像机进行快速的更换,同时在采集时无法对摄像机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影响采集的数据的准确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理信息采集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一侧安装有采集组件,所述采集组件包括电动滑轨、滑动架、移动块、固定螺栓、L型限位板、固定螺母、记录摄像机、安装槽、固定座、高度记录仪、卡接孔、卡接柱和复位弹簧;
[0006]所述无人机本体底端对称安装有电动滑轨,所述无人机本体底端对应电动滑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侧端对应电动滑轨位置处滑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一端与电动滑轨的滑轨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底端焊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侧端套接有L型限位板,所述固定螺栓侧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螺母,两个所述L型限位板之间安装有记录摄像机,所述无人机本体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嵌入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端固定连接有高度记录仪,所述固定座两端对称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内侧嵌入安装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一端焊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焊接安装于无人机本体一端。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母一端与L型限位板一端贴合,所述电动滑轨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卡接柱一端焊接有拉动杆,所述无人机本体对应复位弹簧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槽。
[0009]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一侧安装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筒、缓冲弹簧、缓冲柱、L型连接杆、扭力弹簧和支撑板;
[0010]所述无人机本体底端等距焊接有若干个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侧焊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底端焊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底端焊接有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底
端焊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一端焊接连接有支撑板。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柱滑动安装于安装筒内侧,所述支撑板与L型连接杆转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缓冲柱长度与安装筒内侧长度相等,所述支撑板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4]1、设置有采集组件,通过固定螺母和固定螺栓对L型限位板进行固定,快速的对记录摄像机进行安装固定,由复位弹簧推动卡接柱嵌入到卡接孔内侧,从而对高度记录仪进行稳定安装,使得在应对不同的环境时可以快速的对记录摄像机和高度记录仪进行更换,由电动滑轨带动移动块沿滑动架进行移动,使得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对拍摄位置进行调节,保证了最佳的拍摄角度和位置,从而避免出现漏拍的情况。
[0015]2、设置有支撑组件,通过扭力弹簧和L型连接杆带动支撑板转动,从而对支撑位置进行快速调整,使得在支撑时支撑位置可以快速的进行调整,并在缓冲弹簧和缓冲柱的双重缓冲作用下进行限位和阻挡,从而保证了下降的稳定性,避免无人机、记录摄像机和高度记录仪受到撞击损坏。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采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高度记录仪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1、无人机本体;
[0023]2、采集组件;201、电动滑轨;202、滑动架;203、移动块;204、固定螺栓;205、L型限位板;206、固定螺母;207、记录摄像机;208、安装槽;209、固定座;210、高度记录仪;211、卡接孔;212、卡接柱;213、复位弹簧;
[0024]3、支撑组件;301、安装筒;302、缓冲弹簧;303、缓冲柱;304、L型连接杆;305、扭力弹簧;306、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理信息采集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一侧安装有采集组件2,采集组件2包括电动滑轨201、滑动架202、移动块203、固定螺栓204、L型限位板205、固定螺母206、记录摄像机207、安装槽208、固定座209、高度记录仪210、卡接孔211、卡接柱212和复位弹簧213;
[0027]无人机本体1底端对称安装有电动滑轨201,无人机本体1底端对应电动滑轨201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滑动架202,滑动架202侧端对应电动滑轨201位置处滑动安装有移动块
203,移动块203一端与电动滑轨201的滑轨座固定连接,移动块203底端焊接有固定螺栓204,固定螺栓204侧端套接有L型限位板205,固定螺栓204侧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螺母206,固定螺母206一端与L型限位板205一端贴合,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两个L型限位板205之间安装有记录摄像机207,无人机本体1一端开设有安装槽208,安装槽208内侧嵌入安装有固定座209,固定座209底端固定连接有高度记录仪210,固定座209两端对称开设有卡接孔211,卡接孔211内侧嵌入安装有卡接柱212,卡接柱212一端焊接有拉动杆,便于拉动卡接柱212,卡接柱212一端焊接有复位弹簧213,无人机本体1对应复位弹簧213位置处开设有放置槽,便于进行固定安装,复位弹簧213一端焊接安装于无人机本体1一端,电动滑轨201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动滑轨201的型号为B110D。
[0028]无人机本体1一侧安装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包括安装筒301、缓冲弹簧302、缓冲柱303、L型连接杆304、扭力弹簧305和支撑板306;
[0029]无人机本体1底端等距焊接有若干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理信息采集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一侧安装有采集组件(2),所述采集组件(2)包括电动滑轨(201)、滑动架(202)、移动块(203)、固定螺栓(204)、L型限位板(205)、固定螺母(206)、记录摄像机(207)、安装槽(208)、固定座(209)、高度记录仪(210)、卡接孔(211)、卡接柱(212)和复位弹簧(213);所述无人机本体(1)底端对称安装有电动滑轨(201),所述无人机本体(1)底端对应电动滑轨(201)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滑动架(202),所述滑动架(202)侧端对应电动滑轨(201)位置处滑动安装有移动块(203),所述移动块(203)一端与电动滑轨(201)的滑轨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203)底端焊接有固定螺栓(204),所述固定螺栓(204)侧端套接有L型限位板(205),所述固定螺栓(204)侧端转动连接有固定螺母(206),两个所述L型限位板(205)之间安装有记录摄像机(207),所述无人机本体(1)一端开设有安装槽(208),所述安装槽(208)内侧嵌入安装有固定座(209),所述固定座(209)底端固定连接有高度记录仪(210),所述固定座(209)两端对称开设有卡接孔(211),所述卡接孔(211)内侧嵌入安装有卡接柱(212),所述卡接柱(212)一端焊接有复位弹簧(213),所述复位弹簧(213)一端焊接安装于无人机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江山图画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