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结构电梯井的廊桥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937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结构电梯井的廊桥连接件,属一种连接件,包括基板体,基板体上具有基本部,基本部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外侧还具有第三折叠部,第一折叠部与第三折叠部均设有多个固定孔,且第一折叠部与第三折叠部上的多个固定孔均呈规则分布;所述第一折叠部与第三折叠部用于与槽钢的槽底相契合。通过在基板体上设计多个折叠部,使得折叠部可与钢结构电梯井道的立柱与廊桥层的槽钢相契合,从而可通过螺栓固定,进而可利用其拼接组件在施工现场拼接完成廊桥层,无需预制拼接组件,更无需使用吊车与焊接的施工方式,从而可适应各种施工环境,降低廊桥层的施工难度,更有利于提升钢结构电梯井道的施工效率。井道的施工效率。井道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钢结构电梯井的廊桥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电梯井的廊桥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旧城改造项目的不断普及,大量的老旧居民楼都需要加装电梯,这类电梯与在建筑物中预留的混凝土井道中的安装方式不同,一般需在建筑物旁另行加装钢结构电梯井独立承载电梯,使得这类电梯具有施工周期短,美观性好,且不会破坏原有建筑的结构等优点。前述钢结构电梯井需要使用立柱进行支撑,较为常规的一类钢结构电梯井是使用四根立柱安装形成电梯井道;目前采用的廊桥层安装方式是采用积木式安装,即先将廊桥的拼装模块预制成型,然后将预制成型的廊桥安装模块吊装至立柱上的安装位,并通过焊接方式完成固定,但这样的施工方式由于需要使用到吊车,因此对于施工场所的地势环境要求较高,并且高空焊接固定的方式亦会增大施工难度,降低效率,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类电梯井的廊桥连接件的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电梯井的廊桥连接件,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吊装、焊接的积木式安装方式对施工场所安装地势要求高,且施工难度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电梯井的廊桥连接件,包括基板体,所述基板体上具有基本部,所述基本部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二折叠部外侧还具有第三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与第三折叠部均设有多个固定孔,且第一折叠部与第三折叠部上的多个固定孔均呈规则分布;所述第一折叠部与第三折叠部用于与槽钢的槽底相契合。
[0006]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反向折叠,且均与基本部呈90度折叠。
[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折叠部的宽度与基本部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折叠部的宽度大于基本部,所述第三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的宽度相同。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板体平铺后的形状为L形。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板体在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第三折叠部均折叠后,在侧面呈M形。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本部与第二折叠部用于与钢结构电梯井立柱的外缘相契合。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在基板体上设计多个折叠部,使得折叠部可与钢结构电梯井道的立柱与廊桥层的槽钢相契合,从而可通过螺栓固定,
进而可利用其拼接组件在施工现场拼接完成廊桥层,无需预制拼接组件,更无需使用吊车与焊接的施工方式,从而可适应各种施工环境,降低廊桥层的施工难度,更有利于提升钢结构电梯井道的施工效率,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电梯井的廊桥连接件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且适于在各类规格的钢结构电梯上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折叠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0015]图中,1为基板体、11为基本部、12为第一折叠部、13为第二折叠部、14为第三折叠部、15为固定孔、2为槽钢、3为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17]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钢结构电梯井的廊桥连接件,包括基板体1,该基板体1上设置有一个基本部11,然后以该基本部11为基准,在其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折叠部12与第二折叠部13,相应的,还需在第二折叠部13外侧设计一个第三折叠部14,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前述第一折叠部12与第三折叠部14上均设有多个固定孔15,且为保证螺栓与螺母固定的稳定性,第一折叠部12与第三折叠部14上的多个固定孔15需呈规则分布,例如图1所示的呈直线排列;同时前述第一折叠部12、第三折叠部14还需与槽钢2的槽底相契合,从而方便嵌入安装固定。通过前述结构的基板体1,可将钢结构电梯立柱3与廊桥层的槽钢2用螺栓固定为一体,进而无需焊接,且无需使用吊车将廊桥层的拼装模块整体吊装至立柱3的上方。正如图2所示出的,为适应立柱2与廊桥层槽钢3的一般结构,前述第一折叠部12与第二折叠部13需呈反向折叠,且均与基本部11呈90度折叠,基板体1在前述第一折叠部12、第二折叠部13、第三折叠部14均折叠后,在侧面呈M形。同时正如图1所示出的,当基板体1完全展开时,其平铺后的形状为L形,从而使得连接件的生产工艺变得简单,采用具有韧性的钢板材料均可加工,加工完成后再按实际的需求进行折叠,冲孔的操作。
[0018]正如上述所提到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基板体1上设计多个折叠部,使得折叠部可与钢结构电梯井道的立柱3与廊桥层的槽钢相契合,从而可通过螺栓固定,进而可利用其拼接组件在施工现场拼接完成廊桥层,无需预制拼接组件,更无需使用吊车与焊接的施工方式,从而可适应各种施工环境,降低廊桥层的施工难度,更有利于提升钢结构电梯井道的施工效率。
[0019]为适应钢结构电梯井道与廊桥槽钢规格的不同,一般而言井道内使用的槽钢规格要大于廊桥层槽钢的规格,因此专利技术人还对上述连接件进行适应性的尺寸调整,具体为将上述第一折叠部12的宽度设计为与基本部11的宽度相同,然后将第二折叠部13的宽度设计为大于基本部11,并使第三折叠部14与第二折叠部13的宽度相同,以便于第三折叠部14与第一折叠部12能顺利的分别嵌入井道与廊桥层的槽钢内。于此同时,当第三折叠部14与第一折叠部12嵌入井道与廊桥层的槽钢内后,上述基本部11与第二折叠部13则与钢结构电梯井立柱3的外缘相契合,具体如图3所示。
[0020]参考图1与图3所示,本技术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按图1所示加工好基板体1后,将第一折叠部12、第二折叠部13、第三折叠14部按图2折叠为M形,然后在安装时,将第一折叠部12放入廊桥层槽钢的槽内,再通过螺栓固定,将第三折叠14放入井道立柱3之间槽钢的槽内,也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完成后如图3所示,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基本部11与第二折叠部13紧贴在立柱3的外缘上,进而安装完成,在其他立柱的位置亦可采用前述同样的方式安装廊桥层,因此廊桥层可采用单根槽钢的形式在现场拼装,无需整体吊装与焊接,不仅便于安装,亦便于拆卸与更换,适于在老旧小区的电梯改造中使用。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借助本技术的结构,根据不同的钢结构电梯结构,设计出更多类似结构的连接件,用以替代整体吊装、焊接固定的电梯廊桥安装方式,简化钢结构电梯施工工序。
[0021]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结构电梯井的廊桥连接件,包括基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体(1)上具有基本部(11),所述基本部(11)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折叠部(12)与第二折叠部(13),所述第二折叠部(13)外侧还具有第三折叠部(14),所述第一折叠部(12)与第三折叠部(14)均设有多个固定孔(15),且第一折叠部(12)与第三折叠部(14)上的多个固定孔(15)均呈规则分布;所述第一折叠部(12)与第三折叠部(14)用于与槽钢(2)的槽底相契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结构电梯井的廊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部(12)与第二折叠部(13)反向折叠,且均与基本部(11)呈90度折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川田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开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