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B通信系统的LED路灯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883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36
基于NB通信系统的LED路灯控制装置,属于路灯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LED路灯控制存在无法根据使用需求智能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红外传感器采集是道路是否有车辆经过,将检测桩设置在其控制的LED路灯的来车侧,实现检测到有车通过就控制LED路灯调亮,人或车经过后延时固定时间后路灯调暗,采用驱动器HV9931实现对LED路灯的亮度调节,采用断电时间延时继电器有效的保证了在车辆等经过时间保持路灯调亮,经过后未检测到红外信号,达到延时时间,断电时间延时继电器输出低电平,LED路灯调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路灯亮度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路灯亮度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路灯亮度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NB通信系统的LED路灯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路灯控制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生活中LED路灯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节能、环保、寿命长、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被我们城市照明大量应用,但是,由于路灯覆盖面越来越广,能量的消耗还是越来越大,因此,路灯的节能成为LED路灯应用中不可忽略的主题,尤其每个城市都存在深夜人员较少的街道,大量路灯的照明,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若是直接关闭路灯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而现有路灯亮度调节装置通常都是定时开关,在深夜为最低亮度或者直接关闭,该种方式虽然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但是,无法根据使用需求智能控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LED路灯控制存在无法根据使用需求智能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B通信系统的LED路灯控制装置。
[0004]本技术所述基于NB通信系统的LED路灯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和调光驱动电路;
[0005]检测单元包括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与门芯片、断电时间延时继电器和检测桩;
[0006]所述检测桩设置在路边,且设置在LED路灯的来车方向;
[0007]所述检测桩包括球形透明保护壳和柱体;
[0008]球形透明保护壳设置在柱体的顶端,所述柱体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设置在球形透明保护壳内,且所述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沿球形透明保护壳水平截面圆周设置;
[0009]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与门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
[0010]断电时间延时继电器连接在电源VCC与调光驱动电路的开关控制引脚之间;
[0011]所述调光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器HV9931、电阻R1

R7、电容C1

C3、电感L1

L2、开关管Q1、整流桥VD和二极管D1

D4;
[0012]驱动器HV9931的5号引脚作为调光驱动电路的开关控制引脚;
[0013]驱动器HV9931的2号引脚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驱动器HV9931的7号引脚;
[0014]驱动器HV9931的2号引脚还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器HV9931的1号引脚,所述驱动器HV9931的1号引脚还连接整流桥VD的一个信号输出端;
[0015]电容C1的一端还连接整流桥VD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
[0016]所述整流桥VD的一个信号输出端还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
感L1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
[0017]所述感L1的另一端还连接开关管Q1的漏极,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驱动器HV9931的4号引脚,驱动器HV9931的4号引脚还通过电阻R4连接驱动器HV9931的8号引脚;
[0018]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驱动器HV9931的3号引脚;
[0019]开关管Q1的源极还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VD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
[0020]驱动器HV9931的3号引脚还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阳极;
[0021]驱动器HV9931的3号引脚还连接电源地;
[0022]二极管D3的阳极还连接电感L2的一端,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LED路灯的正向供电端;
[0023]驱动器HV9931的3号引脚还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LED路灯的负向供电端;
[0024]电阻R5的另一端还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驱动器HV9931的7号引脚;
[0025]驱动器HV9931的6号引脚通过电容C3连接电源地,所述驱动器HV9931的6号引脚还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
[0026]进一步地,本技术中,检测桩包括防雨盖,所述防雨盖呈锥形,扣设在球形透明保护壳的上侧,所述防雨盖下边沿位于球形透明保护壳中心与顶端之间。
[0027]进一步地,本技术中,还包括一号NB通信系统、远程控制平台和亮度传感器,所述亮度传感器设置在检测桩上,用于检测当前环境的亮度,并将检测的亮度信号通过一号NB通信系统传输至远程控制平台,所述远程控制平台通过所述亮度信号控制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是否供电。
[0028]进一步地,本技术中,每个检测桩内均设置有控制器和二号NB通信系统,所述控制器的亮度调节信号输入端连接与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控制器的延时调亮信号输出端同时连接二号NB通信系统信号发送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所述二号NB通信系统与临近的一个检测桩进行无线通信,所述临近的一个检测桩位于其车行驶方向侧。
[0029]本技术采用红外传感器采集是道路是否有车辆经过,将检测桩设置在其控制的LED路灯的来车侧,实现检测到有车通过就控制LED路灯调亮,人或车经过后延时固定时间后路灯调暗,采用驱动器HV9931实现对LED路灯的亮度调节,采用断电时间延时继电器有效的保证了在车辆等经过时间保持路灯调亮,经过后未检测到红外信号,达到延时时间,断电时间延时继电器输出低电平,LED路灯调暗,避免了夜深环境下路灯一直保持高亮度,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路灯定时调暗后,有车或人经过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了根据使用需求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所述调光驱动电路与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连接的电路图;
[0031]图2是检测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基于NB通信系统的LED路灯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和调光驱动电路;
[0035]检测单元包括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与门芯片、断电时间延时继电器和检测桩;
[0036]所述检测桩设置在路边,且设置在LED路灯的来车方向;
[0037]所述检测桩包括球形透明保护壳2和柱体3;
[0038]球形透明保护壳2设置在柱体3的顶端,所述柱体3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NB通信系统的LED路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和调光驱动电路;检测单元包括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与门芯片、断电时间延时继电器和检测桩;所述检测桩设置在路边,且设置在LED路灯的来车方向;所述检测桩包括球形透明保护壳(2)和柱体(3);球形透明保护壳(2)设置在柱体(3)的顶端,所述柱体(3)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设置在球形透明保护壳(2)内,且所述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沿球形透明保护壳(2)水平截面圆周设置;多个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P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与门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门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断电延时时间继电器的开关控制信号输入端;断电时间延时继电器连接在电源VCC与调光驱动电路的开关控制引脚之间;所述调光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器HV9931、电阻R1

R7、电容C1

C3、电感L1

L2、开关管Q1、整流桥VD和二极管D1

D4;驱动器HV9931的5号引脚作为调光驱动电路的开关控制引脚;驱动器HV9931的2号引脚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驱动器HV9931的7号引脚;驱动器HV9931的2号引脚还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器HV9931的1号引脚,所述驱动器HV9931的1号引脚还连接整流桥VD的一个信号输出端;电容C1的一端还连接整流桥VD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所述整流桥VD的一个信号输出端还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感L1的一端,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所述感L1的另一端还连接开关管Q1的漏极,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驱动器HV9931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培谷王梓儒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应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