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花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39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花边带,包括中心带,以及交织在中心带两侧边的两条平行的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带包括第一下层基布和第一上层密集纱层;第一下层基布由多条第一织线和多条第二织线交织而成,各条第一织线均纵向密集排列,并且各条第一织线相平行,各条第二织线分别沿纵向交织在相邻的两条第一织线之间;第一上层密集纱层由多条波浪形的第三织线密集地交织在第一下层基布上而成。这种双层花边带能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花边带整体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并且花边带的上下表面光滑,穿着时更为舒适。穿着时更为舒适。穿着时更为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花边带


[0001]本技术涉及花边带,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花边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的贴身衣物也越来越讲究。对于内衣内裤,不再是仅仅从材料和功能上进行各种改进,很多商家会在内衣内裤上加上各种花边带,作为内衣内裤的装饰或连接部件,从而设计出各种款式的内衣内裤。
[0003]为了提高花边带的抗拉能力,现有的花边带通常采用两层布料结合的结构,从而对花边带进行加厚,然而这种花边带通常只在两层布料的边缘进行缝合,这种缝合方式只能加强花边带边缘处的抗拉能力,而无法增强花边带的整体的抗拉能力,每层布料都容易出现撕裂,同时在穿着这种花边带移动时,这两层布料时常会出现相对移动,穿着舒适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花边带,这种双层花边带能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花边带整体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并且花边带的上下表面光滑,穿着时更为舒适。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双层花边带,包括中心带,以及交织在中心带两侧边的两条平行的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带包括第一下层基布和第一上层密集纱层;第一下层基布由多条第一织线和多条第二织线交织而成,各条第一织线均纵向密集排列,并且各条第一织线相平行,各条第二织线分别沿纵向交织在相邻的两条第一织线之间;第一上层密集纱层由多条波浪形的第三织线密集地交织在第一下层基布上而成。
[0007]上述双层花边带中,第一下层基布由多条密集排列的第一织线,以及交织在相邻的两条第一织线之间的第二织线交织而成,并且在第一下层基布上直接交织多条波浪形的第三织线形成第一上层密集纱层,从而使第一下层基布和第一上层密集纱层形成双层的结构,第一下层基布和第一上层密集纱层之间连接紧密,穿着时第一下层基布和第一上层密集纱层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能提升花边带的穿着舒适度,同时由于第一织线和第三织线均密集排列,因此中心带不仅上下两表面光滑,能进一步提升花边带的穿着舒适度,还能够为花边带提供足够的抗拉能力。
[0008]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织线呈Z字型交织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织线之间。第二织线采用Z字型的方式与相邻的两条第一织线进行交织,能使相邻的两条第一织线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提升花边带的抗拉能力。
[0009]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三织线呈方波形,各条第三织线沿纵向密集并排排列,并且各条第三织线的波峰位置均相对应、波谷位置均相对应。第三织线采用方波形并且各条第三织线的波峰位置均相对应、波谷位置均相对应,能进一步提升第一上层密集纱层表面光滑
程度,并提升花边带的斜向抗拉能力。
[0010]优选方案中,各条所述边带均包括蜂窝状网格基布和两条纵向波浪形明纹带,蜂窝状网格基布由多条第四织线和多条第五织线交织而成,各条第四织线均沿纵向并排排列,并且各条第四织线相平行,各条第五织线分别交织在相邻的两条第四织线之间;纵向波浪形明纹带由第六织线交织而成,两条纵向波浪形明纹带分别交织在蜂窝状网格基布的内边缘和外边缘上。通过这种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花边带的美观程度,从而提升花边带的装饰性能。
[0011]优选方案中,所述双层花边带还包括两条装饰带,两条装饰带分别交织在两条边带的外侧;装饰带包括第二下层基布、第二上层密集纱层和纵向波浪形边缘带,第二下层基布由多条第七织线和多条第八织线交织而成,各条第七织线均沿纵向密集并排排列,并且各条第七织线相平行,各条第八织线分别交织在相邻的两条第七织线之间;第二上层密集纱层由多条波浪形的第九织线密集地交织在第二下层基布上而成;纵向波浪形边缘带由第十织线交织而成,纵向波浪形边缘带交织在第二下层基布的外边缘。装饰带技能提高花边带的美观程度,也能进一步提高花边带两端的抗拉性能。
[0012]上述双层花边带中,第一织线、第四织线和第七织线可以为相同的丝线,也可以为不同的丝线;第二织线、第五织线和第八织线可以为相同的丝线,也可以为不同的丝线;第三织线、第六织线和第十织线可以为相同的丝线,也可以为不同的丝线。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双层花边带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花边带整体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并且花边带的上下表面光滑,穿着时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层花边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下层基布或第二下层基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下层基布和第二上层密集纱层相结合或中心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8]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双层花边带,包括中心带1、交织在中心带1两侧边的两条平行的边带2和分别交织在两条边带2外侧的两条装饰带3,中心带1包括第一下层基布101和第一上层密集纱层102;第一下层基布101由多条第一织线1011和多条第二织线1012交织而成,各条第一织线1011均纵向密集排列,并且各条第一织线1011相平行,各条第二织线1012分别呈Z字型交织在相邻的两条第一织线1011之间;第一上层密集纱层102由多条波浪形的第三织线密集地交织在第一下层基布101上而成,第三织线呈方波形,各条第三织线沿纵向密集并排排列,并且各条第三织线的波峰位置均相对应、波谷位置均相对应。
[0019]上述双层花边带中,第一下层基布101由多条密集排列的第一织线1011,以及交织在相邻的两条第一织线1011之间的第二织线1012交织而成,并且在第一下层基布101上直接交织多条波浪形的第三织线形成第一上层密集纱层102,从而使第一下层基布101和第一上层密集纱层102形成双层的结构,第一下层基布101和第一上层密集纱层102之间连接紧
密,穿着时第一下层基布101和第一上层密集纱层102之间不会产生相对移动,能提升花边带的穿着舒适度,同时由于第一织线1011和第三织线均密集排列,因此中心带1不仅上下两表面光滑,能进一步提升花边带的穿着舒适度,还能够为花边带提供足够的抗拉能力。第二织线1012采用Z字型的方式与相邻的两条第一织线1011进行交织,能使相邻的两条第一织线1011连接更加牢固,进一步提升花边带的抗拉能力。第三织线采用方波形并且各条第三织线的波峰位置均相对应、波谷位置均相对应,能进一步提升第一上层密集纱层102表面光滑程度,并提升花边带的斜向抗拉能力。
[0020]各条边带2均包括蜂窝状网格基布201和两条纵向波浪形明纹带202,蜂窝状网格基布201由多条第四织线2011和多条第五织线2012交织而成,各条第四织线2011均沿纵向并排排列,并且各条第四织线2011相平行,各条第五织线2012分别交织在相邻的两条第四织线2011之间;纵向波浪形明纹带202由第六织线交织而成,两条纵向波浪形明纹带202分别交织在蜂窝状网格基布201的内边缘和外边缘上。通过这种设置,能够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花边带,包括中心带,以及交织在中心带两侧边的两条平行的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带包括第一下层基布和第一上层密集纱层;第一下层基布由多条第一织线和多条第二织线交织而成,各条第一织线均纵向密集排列,并且各条第一织线相平行,各条第二织线分别沿纵向交织在相邻的两条第一织线之间;第一上层密集纱层由多条波浪形的第三织线密集地交织在第一下层基布上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花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织线呈Z字型交织在相邻的两条所述第一织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花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织线呈方波形,各条第三织线沿纵向密集并排排列,并且各条第三织线的波峰位置均相对应、波谷位置均相对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花边带,其特征在于:各条所述边带均包括蜂窝状网格基布和两条纵向波浪形明纹带,蜂窝状网格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创雄李锦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雄兴内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