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19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其包括电控锁和用于控制电控锁的远程控制电路模块,还包括用于唤醒远程控制电路模块中远程通信功能的唤醒开关、与远程控制电路模块匹配的远程程序进入二维码。此款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设有用于唤醒远程控制电路模块中远程通信功能的唤醒开关,由于远程通信模块大部分时间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减少耗电,因此,多功能共享陪护床可以不考虑长期连接外部电源的问题,适合在室内应用的共享陪护床上使用,即使没法实现如太阳能充电等无线充电,也可以长效工作。可以长效工作。可以长效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陪护床,特别是一种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号201921669412.9于2020年9月8日公开了一种具有沙发陪护床的共享床头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侧面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通过二维码扫码开锁,所述柜体的内部具有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中滑动设置有可折叠的沙发陪护床,所述沙发陪护床与柜体的底板之间安装有伸缩导轨组件,通过扫描二维码开启柜门,沙发陪护床经伸缩导轨组件拉出柜体,根据需求展开沙发陪护床。但是,该结构的共享锁需要进行网络连接,与网络连接的通信模块长期处于通电状态,不断收发信号,导致电池的电量消耗严重,因此,需要长期插电使用。但是,由于陪护床主要在医院使用,医院供电插头资源有限,并且,采用充电的电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此共享锁不适合本共享床头柜上使用,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节能耐用的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包括电控锁和用于控制电控锁的远程控制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唤醒远程控制电路模块中远程通信功能的唤醒开关、与远程控制电路模块匹配的远程程序进入二维码。
[0006]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0007]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远程控制电路模块包括主控电路、与云端通讯的通信模块、用于唤醒通信模块的唤醒电路、用于控制电控锁的驱动电路和电源,主控电路分别与唤醒电路、驱动电路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唤醒开关与唤醒电路电性连接。
[0008]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为电池。
[0009]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池为干电池。即使在没有配套电源插座的位置,也适用;并且,更加安全。
[0010]作为进一步的另一方案,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远程控制电路模块还设有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
[0011]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控锁上设有关闭到位感应开关,关闭到位感应开关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
[0012]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远程控制电路模块还设有蜂鸣器,蜂鸣器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
[0013]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陪护床为折叠陪护床,折叠陪护床包括主移动架、坐垫移动架和靠背折叠架,主移动架的一侧设有用于收纳坐垫移动架的避让区;靠背折叠架包括两块以上的靠垫,各块靠垫依次折叠翻转连接,位于两端的靠垫外端分别与主移动架和坐
垫移动架的一端铰接,所述电控锁设置在与坐垫移动架相对运动的位置上。
[0014]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控锁设置在主移动架与坐垫移动架之间,以限制坐垫移动架移出主移动架外;或者,电控锁设置在主移动架与靠背折叠架之间,以限制靠背折叠架翻起及打开;或者,电控锁设置在坐垫移动架与靠背折叠架之间,以限制靠背折叠架翻起及打开。
[0015]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陪护床还包括柜体,柜体设有用于收纳折叠陪护床的收纳腔,所述电控锁设置在主移动架与收纳腔之间。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此款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设有用于唤醒远程控制电路模块中远程通信功能的唤醒开关,由于远程通信模块大部分时间处于关闭状态,所以,减少耗电,因此,多功能共享陪护床可以不考虑长期连接外部电源的问题,适合在室内应用的共享陪护床上使用,即使没法实现如太阳能充电等无线充电,也可以长效工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陪护床收纳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打开凳板形成平凳功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将折叠陪护床拉出并打开为椅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折叠陪护床展开后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柜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中导轨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中导轨组件缩短后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中导轨组件伸长后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收纳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图10的B

B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图11的D

D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为图12中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14为图11的E

E剖视后导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2]图15为图14中G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16为图10的C

C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17为图16中H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18为图16中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图19为本技术中凳板及承重支撑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7]图20为本技术另一角度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8]图21为本技术中共享锁结构框图。
[0039]图22为本技术中折叠陪护床完全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0040]图23为本技术中折叠陪护床完打开为椅子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0041]图24为本技术中折叠陪护床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42]图25为本技术功能转变示意图。
[0043]1为柜体、10为折叠陪护床、11为侧板、111为加强条、112为导向槽、113为节点凹槽、12为弹性拉手、13为挂钩、14为顶盖、141为台面、15为底板、151为垫条、152为上凸凹槽、16为收纳腔、161为固定挡片、17为背板;
[0044]2为远程控制电路模块、20为主控电路、21为唤醒开关、22为电控锁、221为锁舌、23为支撑座、24为卡座、25为卡槽、26为弹性凸起、27为通信模块、28为驱动电路、29为电源;
[0045]3为抽屉;
[0046]4为装饰盖板、41为上盖板、411为枢轴、42为下盖板、421为导向销、43为第一拉手、44为第一合页;
[0047]5为承重尾板、51为隐形拉手、52为承重支撑件、53为滚轮、54为承重支撑架、55为限位铰座、551为销轴、56为扭簧、57为铁板、58为加固条、59为第二合页;
[0048]6为导轨组件、61为第一固定座、62为固定导向杆、621为内缓冲垫圈、622为外缓冲垫圈、63为活动连接块、631为第一套孔、632为内缓冲垫环、633为第二套孔、634为第一存油槽、635为第二存油槽、64为第二固定座、641为让位槽、65为插销、66为滑套、661为U型开口、662为连接翼、67为活动导向杆、671为外缓冲垫环、672为限位垫圈;
[0049]7为主移动架、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包括电控锁(22)和用于控制电控锁(22)的远程控制电路模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唤醒远程控制电路模块(2)中远程通信功能的唤醒开关(21)、与远程控制电路模块(2)匹配的远程程序进入二维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电路模块(2)包括主控电路、与云端通讯的通信模块(27)、用于唤醒通信模块(27)的唤醒电路、用于控制电控锁(22)的驱动电路(28)和电源(29),主控电路分别与唤醒电路、驱动电路(28)和电源(29)电性连接,所述唤醒开关(21)与唤醒电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9)为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干电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远程控制电路模块(2)还设有充电电路,充电电路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锁(22)上设有关闭到位感应开关,关闭到位感应开关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共享陪护床用共享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电路模块(2)还设有蜂鸣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一好掌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