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侧吹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816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侧吹炉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新型侧吹炉,自下而上包括炉缸、炉身和炉顶,炉缸上设有虹吸金属放出口和熔渣放出口,在炉缸的下侧,设有安全口,炉身包括熔池区和再燃烧区,熔池区由一层水套、二层水套围成,在一层水套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一次风咀,一次风咀连接一次风管,再燃烧区由三层水套、四层水套围成,在三层水套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二次风咀,二次风咀连接二次风管,炉顶包括炉顶水套,炉顶水套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个加料管,炉顶水套中央开设排烟口。本新型针对现有侧吹炉处理能力受限及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就设备结构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单个侧吹炉的处理能力、解决了生产的中一些问题。解决了生产的中一些问题。解决了生产的中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侧吹炉


[0001]本技术涉及侧吹炉
,特别提供了一种新型侧吹炉,改变了侧吹炉的结构,增加了侧吹炉的处理能力,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些问题。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侧吹炉在金属冶炼领域的运用非常广泛,如铜冶炼、铅锌冶炼、危废处理等领域。但随着企业处理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侧吹炉的处理能力偏小,致使需要建设多套生产系统才能满足规模要求,难以适应规模化、大型化的生产要求。
[0003]在规模相同的情况下,多套生产系统与一套生产系统相比,存在以下不足:
[0004]1、主要设备投资、项目占地、工人数量、辅助配套设施、管理费用、建设周期等均会增加,导致成本大幅增加,竞争力降低;
[0005]2、环集烟气及冶炼产生的烟气量增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0006]3、水、电、汽、煤等消耗增加,能耗增加;
[0007]4、设备维护、检修工作量增加,影响生产效率;
[0008]5、炉子循环水量大,炉体热量损失大,补水量大;
[0009]6、受规模限制不利于行业技术推广及装备大型化的发展。
[0010]因此,亟需改进侧吹炉的结构,在不使用多套生产系统的情况下,提高单套侧吹炉的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侧吹炉,针对现有侧吹炉处理能力受限以及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就设备结构进行了改进。
[001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新型侧吹炉,自下而上包括炉缸、炉身和炉顶,炉缸上设有虹吸金属放出口和熔渣放出口,在炉缸的下侧,设有安全口,炉身包括熔池区和再燃烧区,熔池区由一层水套、二层水套围成,在一层水套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一次风咀,一次风咀连接一次风管,再燃烧区由三层水套、四层水套围成,在三层水套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二次风咀,二次风咀连接二次风管,炉顶包括炉顶水套,炉顶水套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个加料管,炉顶水套中央开设排烟口。
[0013]优选地,所述炉缸上端中央位置设凹槽,所述一层水套、所述二层水套设置在炉缸的凹槽中,在所述虹吸金属放出口和所述熔渣放出口上侧的炉缸上,分别设有补热结构。
[0014]进一步优选,所述补热结构为电极或燃烧口。
[0015]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炉缸与所述一层水套接触的位置,设有炉台水套;在所述补热结构所在位置的炉缸上,设有井盖水套。
[0016]进一步优选,所述四层水套和所述炉顶水套为汽化水套。
[0017]进一步优选,所述一层水套竖直设置,所述二层水套的前有两侧向外倾斜一定角
度,所述三层水套与二层水套向外倾斜同样的角度,所述四层水套竖直设置。
[0018]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炉缸的下端,设有炉基,在所述四层水套上,设有观察孔。
[0019]进一步优选,在所述侧吹炉的周围,分别设有支撑架,设有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支撑架上,另一端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所述一层水套、所述二层水套、所述三层水套和所述四层水套上。
[0020]进一步优选,所述炉缸为平底炉缸。
[0021]进一步优选,在所述排烟口中段位置的侧吹炉内,设置隔墙。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3]1、现有侧吹炉单台设备最大处理物料量在150

180t/h,本新型单台设备处理物料量达到250

300t/h,单台设备处理能力大幅提高;
[0024]2、炉子大型化后,炉子及配套的余热锅炉、烟气收尘、制氧、制酸等设备占地减小,整个项目用地面积节约30%以上;
[0025]3、炉子的铜水套用量、耐火材料用量、钢材用量均减少,与之配套的上料系统、余热回收、烟气收尘、烟气制酸等设备数量均可减少,投资大幅降低,整个项目建设投资可以节约30%以上;
[0026]4、设备大型化后,厂房施工、设备加工及安装周期均可缩短,整个项目建设期缩短2个月以上,建设期的成本降低20%;
[0027]5、设备大型化后,生产系统集中,操作、维护、检修更为简便,且工人数量减少,用工成本大幅降低;
[0028]6、设备大型化后,生产环节减少,环集排烟点、环境集尘点、炉子漏风量、炉子产生烟气量均减少,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0029]7、设备大型化后,炉子热损失减少,配煤率降低,且配套设备数量减少,整个生产的用水、用电、用气、用煤均会减少,节约了能源,同时减少了碳排放;
[0030]8、设备大型化后,生产效率、金属回收率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
[0031]9、本专利技术技术在现有侧吹炉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将四层和炉顶循环水冷却改为汽化冷却,耗水量节省1/3,同时汽化冷却产生的蒸汽可用于余热锅炉除氧器,节省了蒸汽消耗;
[0032]10、规模效应显著,有利于技术的推广,同时带动行业装备大型化的发展;
[0033]11、能够适应冶炼行业设备大型化、污染物及能源减量化的发展趋势;
[0034]12、能够在多领域进行推广应用,如钢铁行业,符合国家鼓励非高炉炼铁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政策。
附图说明
[003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6]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0]参考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侧吹炉,自下而上包括炉缸2、炉身和炉顶,炉缸2上设有虹吸金属放出口22和熔渣放出口23,在炉缸2的下侧,设有安全口17,炉身包括熔池区和再燃烧区,熔池区由一层水套4、二层水套5围成,在一层水套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一次风咀3,一次风咀3连接一次风管19,再燃烧区由三层水套6、四层水套10围成,在三层水套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二次风咀13,二次风咀13连接二次风管20,炉顶包括炉顶水套7,炉顶水套7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个加料管8,炉顶水套7中央开设排烟口21。
[0041]炉缸2的作用是使渣相与金属相分层,由耐火材料砌筑在外围钢板焊接的钢槽内构成,耐火材料根据熔体的性质进行选择,内层与外层选择不同的材质。炉底砌体呈倒拱形,在耐火材料与钢制外壳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炉缸2上沿铺以钢板,支承炉身下层水套的重量,炉缸内砖是不承重的。虹吸金属放出口22和熔渣放出口23根据生产需求,灵活布置在炉缸2的侧面。
[0042]一层水套4、二层水套5、三层水套6均为铜水套,铜水套采用电解铜浇铸成型,其内铸入电解铜管,生产时通入循环水对铜套进行冷却,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炉的第四层区域炉壁由内砌耐火材料砖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侧吹炉,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包括炉缸(2)、炉身和炉顶,炉缸(2)上设有虹吸金属放出口(22)和熔渣放出口(23),在炉缸(2)的下侧,设有安全口(17),炉身包括熔池区和再燃烧区,熔池区由一层水套(4)、二层水套(5)围成,在一层水套(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一次风咀(3),一次风咀(3)连接一次风管(19),再燃烧区由三层水套(6)、四层水套(10)围成,在三层水套(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二次风咀(13),二次风咀(13)连接二次风管(20),炉顶包括炉顶水套(7),炉顶水套(7)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个加料管(8),炉顶水套(7)中央开设排烟口(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侧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缸(2)上端中央位置设凹槽,所述一层水套(4)、所述二层水套(5)设置在炉缸(2)的凹槽中,在所述虹吸金属放出口(22)和所述熔渣放出口(23)上侧的炉缸(2)上,分别设有补热结构(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侧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热结构(24)为电极或燃烧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侧吹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缸(2)与所述一层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爱民刘英杰王永军曲俊月侯启昊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