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807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包括骨架支柱和支护底座,骨架支柱包括基柱实体和接顶柱实体,接顶柱实体与基柱实体相连,基柱实体包括基柱纵向骨架、基柱横向箍架、基柱波纹管和基柱填充料,基柱波纹管套设在基柱筋箍外围,基柱填充料充填于基柱波纹管内,接顶柱实体包括接顶柱纵向骨架、接顶柱横向箍架、接顶柱波纹管和接顶柱填充料,接顶柱波纹管套设在接顶柱筋箍外围,接顶柱填充料充填于接顶柱波纹管内,支护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支护板,多个支护板可拆卸地与底板相连,多个支护板围成用于容纳基柱实体的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能够避免支护支柱与巷道地面发生相对位移,提高支护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井下沿空留巷中,一般均采用垛式支架进行支护和泵送充填支柱支护,但垛式支架支护强度较弱,巷道变形大,沿空留巷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且由于巷道变形大,因此,垛式支护只能是一次性的,无法再重复利用。并且,垛式支护往往使用木材,对森林资源消耗较大。泵送充填支柱支护是一种采用粉末状混合材料的巷旁支护技术,具有一定初撑力、让压变形能力和残余支撑强度,然而泵送充填支柱支护在支护时与巷道地面直接接触,存在填支柱与巷道地面发生相对位移的风险,从而导致支护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能够避免支护支柱与巷道地面发生相对位移,提高支护的稳定性。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包括:骨架支柱,所述骨架支柱包括基柱实体和接顶柱实体,所述接顶柱实体与所述基柱实体相连且所述接顶柱实体设在所述基柱实体上方,所述基柱实体包括基柱纵向骨架、基柱横向箍架、基柱波纹管和基柱填充料,所述基柱纵向骨架和基柱横向箍架形成基柱筋箍,所述基柱波纹管套设在所述基柱筋箍外围,所述基柱填充料充填于所述基柱波纹管内,并形成基柱实体,所述接顶柱实体包括接顶柱纵向骨架、接顶柱横向箍架、接顶柱波纹管和接顶柱填充料,所述接顶柱纵向骨架和接顶柱横向箍架形成接顶柱筋箍,所述接顶柱波纹管套设在所述接顶柱筋箍外围,所述接顶柱填充料充填于所述接顶柱波纹管内,并形成接顶柱实体;支护底座,所述支护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支护板,多个所述支护板可拆卸地与所述底板相连,且多个所述支护板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支护板围成用于容纳所述基柱实体的容纳空间。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能够避免支护支柱与巷道地面发生相对位移,提高支护的稳定性。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周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滑槽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径向延伸,多个所述滑槽与多个所述支护板对应设置,且所述支护板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可移动。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板包括支护部和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移动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护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高度方向上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移动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滑槽的底面相接触,所述移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护部的第一端相接触,所述移动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径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护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径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护部的第一侧和所述移动部的第一侧平齐。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上具有沿所述骨架支柱高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移动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至少部分可伸入所述定位孔内以固定所述支护板在所述滑槽内的位置。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护部与所述移动部为一体式结构。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在所述骨架支柱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滑槽和所述支护板均设在所述底板的第一端上,所述底板的第二端设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均布在所述底板的第二端上。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底板的厚度。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在所述骨架支柱径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滑槽在所述骨架支柱径向上的尺寸。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支护板在所述骨架支柱高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顶柱实体可拆卸地与所述基柱实体相连。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骨架支柱中基柱实体的示意图,且未填充基柱填充料。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骨架支柱中基柱实体的示意图,且已填充基柱填充料。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骨架支柱中接顶柱实体的示意图,且未填充基柱填充料。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骨架支柱中接顶柱实体的示意图,且已填充基柱填充料。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支护底座与骨架支柱配合后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支护底座的主视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支护底座中支护板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骨架支柱1,
[0024]基柱实体11,基柱纵向骨架111,基柱横向箍架112,基柱波纹管113,基柱填充料114,
[0025]接顶柱实体12,接顶柱纵向骨架121,接顶柱横向箍架122,接顶柱波纹管123,接顶柱填充料124,
[0026]支护底座2,
[0027]底板21,滑槽211,底板的第一端212,底板的第二端213,
[0028]支护板22,
[0029]支护部221,支护部的第一端2211,支护部的第一侧2212,
[0030]移动部222,移动部的第一端2221,移动部的第一侧2222,定位孔2223,
[0031]凸起3。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包括骨架支柱1 和支护底座2。
[0034]骨架支柱1包括基柱实体11和接顶柱实体12,接顶柱实体12与基柱实体11相连且接顶柱实体12设在基柱实体11上方。基柱实体11和接顶柱实体12可以在地面预制后再运输至巷道内进行安装,也可以在巷道内直接浇筑。
[0035]基柱实体11包括基柱纵向骨架111、基柱横向箍架112、基柱波纹管113和基柱填充料114,基柱纵向骨架111和基柱横向箍架112形成基柱筋箍,基柱波纹管113套设在基柱筋箍外围,基柱填充料114充填于基柱波纹管113内,并形成基柱实体11。
[0036]如图1所示,基柱横向箍架112为多个,多个基柱横向箍架112沿上下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基柱纵向骨架111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最上方的基柱横向箍架112和位于最下方的基柱横向箍架112相连。具体地,基柱横向箍架112与基柱纵向骨架111之间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可以理解地是,基柱纵向骨架111与基柱横向箍架112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
[0037]接顶柱实体12包括接顶柱纵向骨架121、接顶柱横向箍架122、接顶柱波纹管123和接顶柱填充料124,接顶柱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支柱,所述骨架支柱包括基柱实体和接顶柱实体,所述接顶柱实体与所述基柱实体相连且所述接顶柱实体设在所述基柱实体上方,所述基柱实体包括基柱纵向骨架、基柱横向箍架、基柱波纹管和基柱填充料,所述基柱纵向骨架和基柱横向箍架形成基柱筋箍,所述基柱波纹管套设在所述基柱筋箍外围,所述基柱填充料充填于所述基柱波纹管内,并形成基柱实体,所述接顶柱实体包括接顶柱纵向骨架、接顶柱横向箍架、接顶柱波纹管和接顶柱填充料,所述接顶柱纵向骨架和接顶柱横向箍架形成接顶柱筋箍,所述接顶柱波纹管套设在所述接顶柱筋箍外围,所述接顶柱填充料充填于所述接顶柱波纹管内,并形成接顶柱实体;支护底座,所述支护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支护板,多个所述支护板可拆卸地与所述底板相连,且多个所述支护板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周向上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支护板围成用于容纳所述基柱实体的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周向上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滑槽沿所述骨架支柱的径向延伸,多个所述滑槽与多个所述支护板对应设置,且所述支护板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可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包括支护部和移动部,所述移动部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移动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高度方向上相对布置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护部在所述骨架支柱的高度方向上第一端和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锦州王东攀颜丙双赵科伊钟玉刘跃东袁伟茗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